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面部色素代谢异常对称性皮肤病,呈浅褐色或深褐色的色素斑点,一般对称地分布在眼周围附近、额部、颧颊部、鼻旁和口唇周围,边界清楚,未凸出皮肤,无皮屑脱落。
别名: 妊娠面斑   黑斑病   面尘   肝斑   mask of pregnancy   黧黑斑   黑斑症   妊娠斑  
英文名: Melasma
发病部位: 颜面部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妊娠斑   为边界不清楚的褐色或黑色的斑片,多为对称性。  
多发人群: 中青年女性多见  
治疗手段: 物理治疗、外用药物、中药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典型皮损表现: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颜面部及颊部而呈蝴蝶形,亦可累及前额、鼻、口周或颊部。皮损为大小不一,边缘清楚的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受紫外线照晒后颜色加深;常在春夏季加重,秋冬季减轻。多无自觉症状,病程不定,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2)黄褐斑根据色素积聚的部位可分为三种组织学类型: 表皮型、真皮型和混合型。

病因

(1)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主要是由于黑色素在皮肤内增多而引起,黑素细胞增多和黑色素生成增多是引起黑色素增多的两个主要因素,紫外线、内分泌因素、口服避孕药、遗传因素、化妆品、子宫卵巢疾病、氧自由基、血清铜含量、甲乙型肝炎、胆囊炎、酪氨酸功能障碍、光毒性药物、抗癫痫药及情绪波动等也是引起黑色素增多的因素,其中,紫外线、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是主要因素。男性黄褐斑与遗产具有密切的关系。 
(2)中医则认为脏腑不和、情志失调、气血失调、女子冲任功能失调是产生黄褐斑的根本原因。

检查

(1)组织病理学:损害处基层中黑素形成活跃,黑素增加,但无黑素细胞的增殖,真皮上部可见游离的黑色颗粒或被嗜黑素细胞所吞噬,无炎症浸润。 
(2)如果是在短期内出现或者黄褐斑在短期内加重可检查肝功能,甲状腺功能,以及血常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诊断

(1)根据典型的皮损表现诊断即可 
(2)黄褐斑的分型对指导治疗方案和预后很重要,因为真皮型的黄褐斑往往对治疗不敏感,尤其是外用药物治疗

治疗

(1)外用药物:氢醌、皮质类固醇、维甲酸等,需注意的是激素的长期使用能引起面部萎缩。 
(2)物理疗法:激光,强光脉冲;化学换肤:氨基果酸换肤 
(3)口服药物:维生素c 
(4)中医药: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方剂,针灸疗法。

预后

黄褐斑是属于难治性皮肤病,持续时间长,但无严重的并发症,预后良好。

预防

(1) 避免日晒,外出时做好防晒工作。 
(2)调畅情志,勿生气。 
(3)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4)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健康问答

  • 情志与黄褐斑的关系是什么?
    医生头像
    宋志强 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 - 皮肤科
    现今研究表明抑郁和焦虑是黄褐斑患者的主要情志障碍,在黄褐斑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女性以肝为先天,更易受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情志失调,进而出现黄褐斑,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形成浊阴,从而导致面部气血失和,又或肝的疏泄太过火不及,津液输布代谢障碍,化生痰浊阻滞脉络,以致痰瘀浊气停留,均会使颜面肌肤出现黄褐斑。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1】 汤楠等.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Diagn Ther Dermato-Venereol(J).2013-20(4)302-304.

【2】 李芸等.黄褐斑的治疗进展.协和医学杂志(J).2014-04-025.

【3】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M).2013.

词条标签

皮肤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宋志强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9910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3月13日 17:2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