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腹腔肺吸虫病

腹腔肺吸虫病(celiac paragonimiasis)因并殖吸虫感染而引致的免疫性疾病是并殖吸虫的囊蚴经肠道进入腹腔、肺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和脏器生长虫体不同发育期抗原诱发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改变
别名: 腹腔并殖吸虫病  
英文名: celiac paragonimiasis
发病部位: 腹部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症状: 低热   咳嗽   咳烂桃样痰和血痰   乏力、盗汗   食欲不振   腹痛、腹泻   胸痛   腹部压痛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荨麻疹   肝大 NOS   肝功能异常   胸腔积液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肺吸虫病的早期可有腹痛、腹泄、食欲不振、皮疹、发热、胸闷、咳嗽等。因本虫可以侵犯全身各处,依侵犯部位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一) 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最短可于食蟹后4小时发病,多数在15~30天。
(二) 急性并殖吸虫病:初发症状为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继之出现畏寒、发热,稍后出现咳嗽、胸痛、咳痰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到肺部病变、胸腔积液等。
(三) 慢性并殖吸虫病:大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已进入慢性期。主要症状是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并伴有乏力、消瘦、盗汗等。

病因

当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肺吸虫活囊蚴的蟹,蜊蛄,沼虾,水生昆虫红娘华等可获得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人和动物(犬、猫、猪和野生动物)是肺吸虫的终宿主。排出虫卵至水中,经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在第二中间宿主(石蟹、蜊蛄)体内发育成囊蚴。

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增高。
(2)检查虫卵:痰、胸水、肺泡灌洗液、胃液、粪便中查到肺吸虫卵可确定诊断。对可疑病例要反复检查。
(3)免疫血清学诊断:皮内试验。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为即时型反应,阳性率高达98.3%~100%,但与华枝睾吸虫、姜片虫有交叉反应,若将皮试液稀释为1:100 000~600 000,其特异鉴别率接近100%。   
二、X线检查:肺部可有浸润、囊肿结节及硬结阴影。有时发现胸膜粘连增厚、胸水、气胸或水气胸等征象。多数病例肺内呈混合型阴影,部分病例X线检查无异常所见,或仅有两肺中、下纹理增粗。治疗前后应定期摄片比较。脑型者,可做脑血管造影,脊髓造影等可显示病变部位。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凡生长在并殖吸虫病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有进食生或半生的溪蟹或蜊蛄等,或饮过生的溪水史者,都有感染腹腔肺吸虫病的可能。 
2、临床表现:早期有腹泻、腹痛,继而咳嗽、发热、咳铁锈色痰伴胸膜腔积液,或有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均应考虑腹腔肺吸虫病。如有头痛、癫痫、瘫痪等,应考虑腹腔肺吸虫病脑型的可能。 
3、实验室检查:痰、粪及各种体液内找到虫卵是确诊腹腔肺吸虫病的依据。对有皮下结节或包块病人,可作活组织病理检查。免疫学检查如皮内试验及血清学检测,均有辅助诊断的价值。尤其对四川(或斯氏)并殖吸虫病的诊断意义更大。 

治疗

1、抗感染治疗  
首选吡喹酮(praziquantel):吡喹酮是治疗并殖吸虫病的首选药,适用于各期患者,对成虫、童虫、虫卵均有作用,口服吸收迅速,0.5~1.0h血药浓度达高峰,门静脉血药浓度10倍于周围血液,无积蓄作用。硫氯酚(硫双二氯酚):又名别丁,成人每天3g儿童50mg/kg分3次口服连续服用10~15天或间日服用20~30天为一疗程近期治愈率为84%~100%一年后复查约有5%复发可进行第2个疗程脑脊髓型治愈率较低常需2~3个疗程。
2、手术治疗   
剖腹探查术:肺部症状经药物治疗大多可以消失,但某些腹部表现,尤其是腹部肿块和粘连性肠绞痛,常需要剖腹探查才能确定诊断。包块切除术:皮下包块可在局麻下切除切开包块取出虫体如无虫体可组织切片供诊断参考。

预后

常因病人所感染的虫种、寄生部位及感染轻重而异。一般感染者预后好对生命威胁不大,但脑型者预后较差,可致残疾。四川(或斯氏)并殖吸虫侵犯脑部较卫氏为轻且较易恢复后遗症少,预后较好。

预防

1、防止人体感染 
在流行区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革除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蜊蛄的习惯,不饮用溪流生水。
2、控制传染源 
彻底治疗病人和患有本病的家畜。捕杀对人有害或保虫宿主的动物。 
3、切断传播途径 
管理粪便,杀灭痰、粪中虫卵,防止虫卵入水。不用生溪蟹、生蜊蛄喂犬、猫,以防家畜感染。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腹腔肺吸虫病的发生?
    医生头像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 外科
    1.防止人体感染 在流行区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革除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蜊蛄的习惯,不饮用溪流生水。 2.控制传染源 彻底治疗病人和患有...本病的家畜。捕杀对人有害或保虫宿主的动物。 3.切断传播途径 管理粪便,杀灭痰、粪中虫卵,防止虫卵入水。不用生溪蟹、生蜊蛄喂犬、猫,以防家畜感染。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宪付

随州市中医医院 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449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9日 19:1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