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排尿功能障碍伴排便功能紊乱(如便秘,大便失禁等)者,有神经病变的经源性膀胱的可能。
2. 注意有无外伤、手术、糖尿病,脊髓灰质炎等病史或药物应用史。
3. 注意有无尿意,膀胱膨胀等感觉的减退或丧失,如膀胱的感觉有明显减退或增丧失,即可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下尿路神经肌肉失调的诊断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1)神经病变的诊断,如病变的性质、部位、程度、范围等;
2)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诊断,如功能 障碍的类型、程度、上尿路状况、有否尿路并发症 等;
3)其他相关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诊断。膀胱 尿道功能障碍的诊断,除了根据病史、体征和其他 常规检查外,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中占有极重要的 位置,它不仅可显示出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各种表 现,还可揭示出障碍的发病机制,为病因分析和治 疗提供重要依据。
1. 治疗神经源性膀胱主要是保护上尿路功能,防止发生肾盂肾炎、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其次是改善排尿障碍症状以减轻患者生活上的痛苦。
2. 治疗的具体措施是采用各种非手术或手术方法减少残余尿量,残余尿量被消除或减至很少(〈50mL)之后可减少尿路并发症。
3. 药物治疗
1)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的药物,如受体阻滞剂。
2)治疗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药物,受体激动剂。
3)降低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如受体阻滞剂。
4)增加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受体激动剂。
5)减少尿液产生的药物,如去氨加压素等。
6)其他药物。
4.手术治疗
其作用是提高膀胱顺应性及容量,改变膀胱出口阻力。需经非手术治疗证明无效,并在神经病变稳定后进行。下尿路机械性梗阻患者应考虑首先去除梗阻因素。 手术方法分为治疗储尿功能障碍的术式,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术式、同时治疗储尿和排尿功能障碍的术式和尿流改道术式四大类。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