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神经源性膀胱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别名: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神经原性膀胱障碍  
英文名: neurogenic bladder
发病部位: 神经系统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症状: 尿急   尿频   夜尿次数增多   排尿困难   膀胱排空不全   尿痛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尿失禁 NOS   尿潴留   男性勃起障碍   性欲减退或缺失   便秘   肢体无力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1)下尿路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
2)性功能障碍症状:生殖器区域敏感性,勃起功能障碍、性高潮异常、射精异常、性欲减退等。
2、其他症状
1)除排尿症状外,可伴有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便秘,大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肢体瘫痪等。当有会阴部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增强时就可确诊为神经原性膀胱,但缺乏这些体征也不能排除神经原性膀胱的可能。
2)注意有无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发育不良等畸形。
3)有残余尿,但无下尿路机械性梗阻。
4)电刺激脊髓反射试验,此法主要试验膀胱和尿道的脊髓反射弧神经是否完整(即下运动神经元有无病变)以及自大脑皮质至阴部神经核(脊髓中枢)的神经元有无病变(上运动神经元有无病变)。因此,这个试验即可诊断是滞为神经原性膀胱,又可区分下运动神经元病变(逼尿肌无反射)和上运动神经元病变(逼尿肌反射亢进)。

病因

脑干网状结构被认为是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 肌协调活动的主要控制中枢所在地,其准确定位 尚不清楚。基底神经节、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 及小脑等也参与膀胱尿道功能调节,但其功能尚 未被充分认识。它接受来自大脑皮层及小脑等许 多排尿相关神经核团的往返纤维,通过其下行纤 维对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活动进行协调,当其 受损时将出现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常见有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栓塞、颅内动脉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及基底动脉瘤破裂出血等,以颅内出血最为常见。研究显示控制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神经传导束与支配躯体感觉和运动的神经行走途径几乎相同,因此常同时受到损害。大脑中有许多参与排尿控制的神经核团,如基底节、小脑、苍白球、纹状体、丘脑等,当上述神经通路或核团受到损害时患者除有特殊的意识、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外,常有排尿功能紊乱。排尿功能异常的类型因损害部位不同而异。

检查

1.尿流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经尿 道排出的尿量。尿流率的大小与膀胱压成正比,与尿道阻力成反比。尿流率受双因素的影响,单位时间降低和/或尿道阻力升高,尿流率均可降低。若膀胱压明显升高而尿道阻力轻度增加,尿流率可正常,这即是临床所见的尿道梗阻较轻而膀胱充分代偿。
2.尿道压强图:
该检查是在恒速尿道灌注和恒速牵引下连续 记录尿道各段在储尿期的压强,主要反映储尿期 后尿道尿液控制能力,对后尿道梗阻的确定和定 位也有一定的价值。 男性和女性后尿道组织结构不同,尿道压强 图形态也不相同。异常尿道压强图主要 有尿道关闭功能不全和尿道梗阻两大类。典型的 尿道关闭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道长度缩短、尿道压 降低、尿道关闭面积减少;尿道梗阻者则在梗阻的相应部位出现异常的压强峰或压强升高。 
3.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指在 普通尿动力学检查显示和记录尿动力学参数的同 时,显示和摄录X线透视或B超下尿路动态变 化图形,以流体力学结果反映功能变化,以形态 学结果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 检查主要方法:灌注液含15%泛影葡胺。 按膀胱测压安置各种测压管,需行肌电图检查者 放置好电极,采用点拍摄方式录制同步透视影 像。如需了解下尿路梗阻及其梗阻的解剖水平, 病人体位为45。斜坐位,在最大尿流率附近进行 点拍摄;如需了解膀胱输尿管返流与膀胱压力或 顺应性的关系,病人体位为正坐位,对充盈期和排尿期进行定期透视监视,尽量在出现返流前后 进行点拍摄,以准确了解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时 的膀胱压力;如需了解尿失禁病因,出现尿失禁 时进行点拍摄,了解尿失禁时膀胱颈或膜部尿道 是否开放;在行应力性漏尿点压力测定时,如需 了解膀胱颈控尿功能,可在刚刚出现膀胱颈开放 时进行点拍摄,即可准确评估膀胱颈控尿的能 力。在充盈期膀胱首次排尿感,首次急迫排尿感 时均应进行点拍摄。

诊断

 

1. 排尿功能障碍伴排便功能紊乱(如便秘,大便失禁等)者,有神经病变的经源性膀胱的可能。

2. 注意有无外伤、手术、糖尿病,脊髓灰质炎等病史或药物应用史。

3. 注意有无尿意,膀胱膨胀等感觉的减退或丧失,如膀胱的感觉有明显减退或增丧失,即可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下尿路神经肌肉失调的诊断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1)神经病变的诊断,如病变的性质、部位、程度、范围等;

2)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诊断,如功能 障碍的类型、程度、上尿路状况、有否尿路并发症 ;

3)其他相关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诊断。膀胱 尿道功能障碍的诊断,除了根据病史、体征和其他 常规检查外,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中占有极重要的 位置,它不仅可显示出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各种表 现,还可揭示出障碍的发病机制,为病因分析和治 疗提供重要依据。


治疗

1. 治疗神经源性膀胱主要是保护上尿路功能,防止发生肾盂肾炎、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其次是改善排尿障碍症状以减轻患者生活上的痛苦。

2. 治疗的具体措施是采用各种非手术或手术方法减少残余尿量,残余尿量被消除或减至很少(〈50mL)之后可减少尿路并发症。

3. 药物治疗

1)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的药物,如受体阻滞剂。

2)治疗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药物,受体激动剂。

3)降低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如受体阻滞剂。

4)增加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受体激动剂。

5)减少尿液产生的药物,如去氨加压素等。

6)其他药物。

4.手术治疗

其作用是提高膀胱顺应性及容量,改变膀胱出口阻力。需经非手术治疗证明无效,并在神经病变稳定后进行。下尿路机械性梗阻患者应考虑首先去除梗阻因素。 手术方法分为治疗储尿功能障碍的术式,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术式、同时治疗储尿和排尿功能障碍的术式和尿流改道术式四大类。


预后

平衡膀胱是指通过调整达到一种膀胱尿道在功能上的新的平衡,其基本的要求为:膀胱能低压储尿并有较大的膀胱容量; 能在不用导尿管下排空膀胱;无尿失禁、上尿路功 能不受损害。与“恢复”膀胱尿道功能不同,平衡 膀胱并不一定是恢复生理上的平衡,而只是强调 在功能上的平衡,如降低尿道阻力以适应逼尿肌 收缩无力,获得膀胱排空;用人工尿道括约肌替代关闭功能不全或关闭功能亢进的尿道括约肌等。

预防

所有神经系统的病变都可以影响膀胱功能,而控制膀胱功能的神经系统,是包括中枢和周边的各种神经组织,所以只要有一部分的神经组织受到伤害,就可能影响膀胱的功能,如中风,巴金森症,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脊髓膨出,脊髓外伤或手术,骨盆腔的外伤或手术等等,都可能影响膀胱功能。 此外,不良的排尿习惯,器官老化,发炎或焦虑等因素所造成的神经机能退化,都会影响膀胱功能,造成了神经源性膀胱。

健康问答

  • 神经源性膀胱有哪些症状?
    医生头像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 外科
    1.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1)下尿路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 (2)性功能障...碍症状:生殖器区域敏感性,勃起功能障碍、性高潮异常、射精异常、性欲减退等。 2.其他症状 除排尿症状外,可伴有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便秘,大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肢体瘫痪等。当有会阴部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增强时就可确诊为神经原性膀胱,但缺乏这些体征也不能排除神经原性膀胱的可能。②注意有无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发育不良等畸形。③有残余尿,但无下尿路机械性梗阻。④电刺激脊髓反射试验,此法主要试验膀胱和尿道的脊髓反射弧神经是否完整(即下运动神经元有无病变)以及自大脑皮质至阴部神经核(脊髓中枢)的神经元有无病变(上运动神经元有无病变)。因此,这个试验即可诊断是滞为神经原性膀胱,又可区分下运动神经元病变(逼尿肌无反射)和上运动神经元病变(逼尿肌反射亢进)。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宪付

随州市中医医院 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6161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2月12日 17:0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