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老年人胆囊癌

老年人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 of the aged)是老年人胆道最常见的恶性病变,大多数病人发病年龄超过50岁。女性发病约为男性的3-4倍。
别名: 老年胆囊癌  
英文名: Gallbladder carcinoma of the aged
发病部位: 胆囊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症状: 右上腹疼痛   食欲下降   腹部肿块   腹胀   体重减轻   消瘦   食欲差   黄疸  
多发人群: 老年人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腹水   全身衰竭   肝大 NOS   胆囊穿孔   急性腹膜炎   急性肝衰竭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深度可有不同的症状。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如原有的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引起的腹痛、恶心呕吐、腹部压痛等,部分病人因胆囊切除标本病理 检查意外发现胆囊癌。当肿瘤侵犯至浆膜或胆囊床,则出现定位症状,最常见为右上腹 痛,可放射至肩背部,食欲可下降,胆囊管受阻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能触及右上腹肿物 时往往已到晚期,常伴有腹胀、体重减轻或消瘦、食欲差、贫血、肝大,甚至出现黄疽、 腹水、全身衰竭。少数肿瘤穿透浆膜,发生胆囊急性穿孔、腹膜炎,或慢性穿透至其他脏 器形成内瘩;还可引起胆道出血、肝弥漫性转移引起肝衰竭等。

病因

无明确病因,但是流行病学显示,70%的病人与胆结石存在有关,胆囊结石至发生胆囊癌长达10-15年;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石的13.7倍,直径3cm的结石 发病是1cm的10倍,说明老年人胆囊癌的发生是胆囊结石长期的物理刺激,加上粘膜的慢性炎症、感染细菌的产物中有致癌物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可能的致癌因素还有:多年以前的胆囊空肠吻合,完全钙化的“瓷化”胆囊,胆囊腺瘤,胆胰管结合部异常,溃疡性结肠炎等。

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一般无特殊异常情况。肿瘤标志物检查会有明显升高的情况,较为敏感,但无特异性。
2.影像学检查:超、CT检查对胆囊癌的诊断率为75%-88%,均可显示胆囊壁增厚不均匀,腔内有位置及形态固定的肿物,或能发现肝转移或淋巴结肿大;B超检查回声不均匀、不伴声影。增强CT或核磁共振能较清楚显示胆囊肿块,且可见较丰富血供。

诊断

老年人胆囊癌合并坏死、感染需要与胆囊炎或胆囊坏疽形成的脓肿鉴别,但胆囊癌血供丰 富,肿瘤标志物升高。为避免腹腔镜或剖腹探查作诊断,可考虑作B超导引下的细针抽吸活检,有助于获得诊断。本病应与胆石病、肝癌、胰腺癌、胆管与壶腹癌相鉴别。

治疗

首选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根据病变的程度选择手术方法。 
1、单纯胆囊切除术:病变一般因胆囊结石 胆囊炎行胆囊切除后病理检查发现胆囊癌,如局限于胆囊粘膜层,不必再行手术。如病理 检查切缘浆膜阳性,应行再次手术切除浆膜和清除局部淋巴结。 
2、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切除范围除 胆囊外还包括距胆囊床2 cm以远的肝楔形切除及胆囊引流区域的淋巴结清扫术。
3、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国内、外均有越来越多成功手术治疗的报告,除根治性切除外,切除范围还包括右半肝或右三叶肝切除、 胰十二指肠切除、肝动脉或(和)门静脉重建术,但手术创伤大。 
4、姑息性手术:适用于晚期胆囊癌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梗阻性黄疽、十二指肠梗阻等,以缓解症状。引流胆道可行肝总管空肠吻合、经圆韧带入路 的左肝管空肠吻合、或切开胆管外引流手术;不能手术的病人可经皮、肝穿刺 或经内镜在狭窄部位放置内支撑管引流。有十二指肠梗阻者可行胃空肠吻合术。

预后

能否早诊断早治疗直接影响其预后。早期术后5年生存率为60%~80%,10年生存率44%。而晚期癌3年生存率为5%~7%。  

预防

老年人胆囊结石引起老年人胆囊癌的发生率虽相当低,但老年人胆囊癌即使手术治疗,预后也差, 故预防其发生甚为重要。胆囊息肉多为胆固醇息肉、直径<1cm、常多发,对无症状的胆 囊结石或小的息肉不需要行预防性胆囊切除。对有症状的病人,胆囊结石直径>3cm,胆 囊息肉单发、直径>1cm或广基息肉,或临床诊断为腺瘤样息肉,或“瓷化”胆囊才应行胆囊切除。

健康问答

  • 老年人胆囊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医生头像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 外科
    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深度可有不同的症状。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如原有的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引起的腹痛、恶心呕吐、腹部压痛等,部分病人因胆囊切...除标本病理 检查意外发现胆囊癌。当肿瘤侵犯至浆膜或胆囊床,则出现定位症状,最常见为右上腹 痛,可放射至肩背部,食欲可下降,胆囊管受阻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能触及右上腹肿物 时往往已到晚期,常伴有腹胀、体重减轻或消瘦、食欲差、贫血、肝大,甚至出现黄疽、 腹水、全身衰竭。少数肿瘤穿透浆膜,发生胆囊急性穿孔、腹膜炎,或慢性穿透至其他脏 器形成内瘩;还可引起胆道出血、肝弥漫性转移引起肝衰竭等。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宪付

随州市中医医院 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812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30日 19:0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