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脱肛

脱肛是直肠粘膜 、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向肛门外移位。
别名: 直肠脱垂  
英文名: prolapse of anus
发病部位: 直肠  
就诊科室: 中医肛肠科   普外科  
症状: 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  
多发人群: 小儿   老年人   多次分娩的女性。  
治疗手段: 生活调理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感染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再后在咳嗽、喷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由于肛括约肌松弛,很少发生嵌顿,一但嵌顿发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剧痛,肿物不能用手托复位,脱出肛管很快出现肿胀、充血和紫绀、黏膜皱襞消失,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绞窄和坏死。未脱出时,体检可见肛口呈散开状,指检往往发现肛括约肌松弛,收缩力减弱。

病因

一、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小儿,坐骨直肠窝内脂肪消失,使直肠失去周围支持固定作用,括约肌群收缩力也减弱,直肠容易自肛门口脱出。
二、局部组织解剖因素:
1、骶骨弯曲度未形成:婴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支持,压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动。
2、周围肌肉支持力弱: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较弱。
3、黏膜松弛:直肠黏膜附着在肌层上较松弛,黏膜容易滑脱。
三、其它疾病因素:以下几种常见疾病也会导致脱肛的发生。
1、内痔:便时内痔脱出肛门外,便后痔团自行回纳者;痔团紫红或鲜红色,似草莓状,粘膜菲薄易出血。内痔久拖不治,可导致直肠粘膜脱垂,引起脱肛。
2、便秘:由于便秘患者排便困难,用力排便时常可导致直肠粘膜外翻,引起脱肛。
3、直肠粘膜松弛:直肠粘膜松弛是脱肛的早期症状,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直肠、肛管及乙状结肠外翻。

检查

脱肛患者首先要接受肛门的指诊,然后是蹲位的视诊,试诊以后做一些包括电子的直肠镜或者是全结肠镜,排粪造影,磁共振,这些检查都可以对整体的直肠周围的盆底做一个评估,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或者对病人整个预后,手术后的预后评估,都具有指导意义。

诊断

脱肛一般通过指诊就可以确诊,指诊医生可以摸到直肠黏膜它在肛管直肠的情况,如果里面手指有一个拥塞的感觉,视诊的时候可以看到黏膜的外翻、脱出,当表现为直肠全层脱出的时候,病人下蹲位用力排便的时候整个直肠脱垂的病变部分就会脱出来,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诊断的。

治疗

1.脱肛的治疗,主要分两大类,一个就是非手术治疗,就是保守治疗,在非手术治疗里面,有一个传统方法叫做手法复位,还有一个非手术治疗方法叫做注射治疗,注射治疗就是通过硬化剂,对部分病人是会有一定的效果,第二类就是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大概有一百到两百多种,大体分为经腹手术和经肛手术。
2、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还有病史的长短,以及身体状况,脱肛的严重程度,有没有合并解剖异常,这些综合起来判断,所以一定要经过专科医生的综合评估以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每一个脱肛患者,可能原因都不同,所以术式可能都不尽相同,要针对每一个病人个体化的选择手术方式。

预后

脱肛患者的预后还是非常好的,如果采用正确的方法,像保守治疗,采用正确的方法还是挺好的。另外就是对于手术治疗来说,手术的方式如果选择对,手术的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预防

脱肛的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注意休息;调理大便、防止便秘及腹泻,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尤其注意不要蹲便时间过长;避免负重远行,积极治疗慢性腹泻、便秘、慢性咳嗽等,防止腹压过度增高;脱肛患者,应及时治疗,防止发展到严重程度,局部可采用丁字形托带垫棉固定,或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脱肛?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脱肛的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注意休息;调理大便、防止便秘及腹泻,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尤其注意不要蹲便时间...过长;避免负重远行,积极治疗慢性腹泻、便秘、慢性咳嗽等,防止腹压过度增高;脱肛患者,应及时治疗,防止发展到严重程度,局部可采用丁字形托带垫棉固定,或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3719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8日 17:0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