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腺病毒性肺炎

腺病毒性肺炎主要由3、7、11型腺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且病情较重。以6个月至2岁儿童最为严重,5个月以下小婴儿病情很轻。本病患儿可有病毒血症,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及中毒症状。
别名: 小儿腺病毒肺炎   小儿腺性病毒性肺炎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肺部  
就诊科室: 小儿呼吸内科  
多发人群: 6个月至2岁儿童  
治疗手段: 肺部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起病:初有上感症状最高热,至3-4日多呈不规则或稽留高热,3-5日内出现肺炎,1周左右进入极期,呼吸症状及中毒症状严重,出现多系统损害,轻症7-11日退热,重症10-15日发热骤降、缓解或死亡。 
2.呼吸系统症状:病初即多有频咳,呼吸困难及发绀,多数开始于3-6日,逐渐加重,重症病例出现鼻扇、三凹征、喘憋。 
3.神经系统症状:一般于第3-4病日以后出现嗜睡、委靡,有时烦躁与嗜睡交替。严重病例极期以后出现惊厥、半昏迷。有些患儿头向后仰、颈部强硬。 
4.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较常见,重者面色发灰,心率增快,重症多在160-180次/分。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肝脏逐渐肿大,可达肋下3-6厘米,质较硬。 
5.消化系统症状:半数以上有轻度腹泻和呕吐,严重者常有腹胀。 
6.血液系统症状:重症者常有脾肿大,严重者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7.其他症状:可有结膜炎、红色丘疹、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扁桃体上石灰样小白点的出现率虽不高,也是本病比较特殊的体征。

病因

本病的病原体为腺病毒,已知腺病毒有42个血清型别,其中很多与人类上、下呼吸道感染密切有关。我国流行的腺病毒肺炎多数由3型及7型引起,但11、5、9、10、21型亦有报道。临床上7型重于3型。

检查

1、X线检查:
1)肺部X线改变较肺部啰音出现早,故强调早期摄片;
2)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甚至一个大叶;
3)病灶吸收较慢,需数周或数月。
2、血象:
白细胞总数在早期(第1~5天)大部减少或正常,约62%病例在10×109/L以下,36%在(10~15)×109/L,分类无任何特殊改变。晚期白细胞数值与早期类似,惟有继发细菌感染时才升高。血涂片检查,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及四唑氮蓝染色,一般较正常小儿或细菌性肺炎患儿为低,虽白细胞总数高达15×109/L,但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指数仍明显降低。 
3、病原学检查:
确诊要依据鼻咽洗液病毒分离、双份血清抗体测定,部分病儿血清冷凝集试验可为阳性。目前采用免疫荧光法(间接法较直接法更为适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特异性IgM测定,免疫酶技术作快速诊断有助于及时确诊。但不能对腺病毒进行分型。而常规咽拭子病毒分离及双份血清抗体检查,只适用于实验室作为回顾诊断。

诊断

本病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确立诊断。

治疗

腺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及综合治疗措施。加强护理,保证休息、营养、新鲜空气及液体入量,积极防治感冒,危重患儿应注意纠正缺氧、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时进行治疗,包括镇静、止咳平喘、强心、氧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1)加强护理,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整洁,室温20~22℃,相对湿度55%~56%。急性期应保持小儿安静休息,以减低身体对氧的消耗。  
2)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清除呼吸道痰液,使小儿取侧卧位,以免引起痰液堵塞呼吸道而窒息。并应经常抱起患儿或更换体位,翻身,以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3)保证入量,注意营养:每天热量209.2~251.0kJ/kg,液体量60~80ml/(kg·d),婴幼儿用量可偏大,较大儿童则应相对偏少。对高热及喘息或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患儿,由于不显性失水过多,总液量可偏高。急性期患儿易发生钠潴留,故钠的入量不宜过多,一般不合并腹泻者,不应超过3mmol[相当于生理盐水20ml/(kg·d)],静滴液可以10%葡萄糖与生理盐水配制成4∶1或5∶1的混合液。静滴速度应控制在5m1/(kg·h)以下。有明显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可用1/2~1/3等渗含钠液补足累积丢失量,然后用上述液体维持生理需要。 
4)早期给氧:有轻度呼吸困难,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8.0kPa或氧饱和度<90%,应给氧。   
2、抗病毒治疗   
1)利巴韦林:是一种合成核苷,对RNA和DNA病毒均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可超声雾化吸入,剂量5mg/(kg·d),分2~3次加蒸馏水10ml稀释后喷雾,每次15~20min,5~7天为1疗程。也可静脉注射或者肌内注射15~20mg/ (kg·d),疗程5~7天,静脉滴注浓度为0.1%。   
2)人血白细胞干扰素: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广谱抗病毒活性蛋白,作用表现为抑制病毒而不是杀灭病毒,对DNA和R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机制为阻止病毒蛋白合成,方法: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每次5万U,2次/d;或者干扰素10万U,肌内注射,1次/d,5~7天为1疗程,对轻症或腺病毒性肺炎早期有一定疗效,但因其纯度差、效价低对重症病例疗效不肯定。有人用干扰素治疗重症腺病毒性肺炎,取得一定效果。  
3)高纯度、高效价腺病毒马血清:治疗早期腺病毒性肺炎有较好的效果,使用高效价3、7型混合腺病毒抗体血清:第1天用6ml,第2天用4ml,第3天用2ml,降温快,症状消失早,后遗症少,但需注意血清反应。   
3、对症治疗   
1)退热与镇静:腺病毒性肺炎时,因体温可高达39.5~42℃,以致患儿烦躁不安或发生惊厥,应及时给予降温及镇静治疗。如头部冷敷、冰枕、酒精擦浴,或用比体温低2~3℃的温水浴,或者用药物降温,对严重高热病例可用亚冬眠疗法,每次氯丙嗪与异丙嗪备0.5~1mg/kg,每6~8小时1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2)止咳平喘:清除分泌物,酌情应用氨茶碱、氢溴酸山莨菪碱、异丙肾上腺素;有呼吸道梗阻、喘憋严重、中毒症状重者,可应用短暂激素疗法。 

预后

在我国北方腺病毒肺炎的病情较为严重,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死率降至5%~10%。近10年来没有明显流行,病情减轻,病死率为5%以下。流行时死亡大多发生在病程第10~15天,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 
1)年龄 年龄幼小缺乏特异抗体,死亡多发生于6~18个月儿童,2岁以上者几乎没有死亡。 
2)继发感染 如并发或继发于麻疹、一般肺炎或其他重症的过程中,病死率较高,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杆菌等感染时预后也较严重。 
3)病原体与3型、11型腺病毒比较,7型所致肺炎,重症及死亡者较多。

预防

平日可以加强小儿护理和体格锻炼,防止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间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托幼集体机构有腺病毒感染时,需采取隔离措施,观察咽部病毒阳性持续时间,隔离期应为2周以上。

健康问答

  • 小儿腺病毒肺炎可以中药治疗吗?
    医生头像
    宫雪 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 内科
    小儿腺病毒肺炎一般是可以采用中药治疗的。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宫雪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620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1月24日 15:3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