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s),是由充满血液的血窦和薄壁静脉所构成的皮下暗红、蓝色或紫色病灶,有的表浅,有的深在,且不波及皮肤。
别名: 暂无  
英文名: cavernous hemangiomas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整形外科  
症状: 皮下暗红   蓝色或紫色病灶  
多发人群: 婴幼儿   成人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感染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有的表浅,有的深在,且不波及皮肤,形状及大小亦不规则,肢、躯干以及颈部均可发生,范围广泛的常可累及骨骼及肌肉,甚至关节腔,在肝、胃肠道等处亦可发生。局限性的海绵状血管瘤有时有界限清晰的包膜,给手术摘除带来方便,但有的则与周围组织毫无明显界限。海绵状血管瘤质地柔软而有弹件,有压缩性,体位试验阳性。部分病例在血管造影中未能见与周围正常较大血管的明确交通,病灶内血流缓慢,腔内血栓形成,机化的过程易反复发生,致钙质沉积,形成静脉石。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发生于肌肉组织内, 称为肌间血管瘤,以股四头肌最常累及,易被误诊;有时累及骨骼,表面粗糙不平,如虫咬状,累及骨髓腔者,X片中可见骨小梁被破坏后的多腔空泡样征 上、下颌骨的海绵状血管瘤发病率虽不高,但应予重视,有时因拔除一个松动的牙齿可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当血管瘤受外界刺激时,可引起血管周围组织炎性反应.患者自觉皮肤发热、肿胀、疼痛,或在病灶表面发生破溃。位置较深则皮肤、粘膜颜色正常,位置表浅则呈蓝色或紫色。

病因

此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检查

1.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局部B超检查即可了解瘤体的范围及血供情况。     
2.组织病理可见大片相互吻合,大小不一的微小静脉构成的薄壁血腔,有时可见血栓形成、机化和钙化现象。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常增殖。

诊断

成人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较为明确,可在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发现,多数表现为较稳定而缓慢的发展过 程。关于海绵状血管瘤的本质仍然存有争议,近年来的研究日益倾向于其性质为先天性的血管Jg形,因此,畸形的血管结构与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可以解释包括“浸润”骨骼在内的许多现象。但这一结论与许多传统观念 不一致,因此尚未在不同学科间达成共识。 相比较而言,婴幼儿的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复杂,有些在出生后短期内迅速生长,并对激素治疗有效,还有自然消退的病例;有些则在出生后即发现,并较稳定地持续到成年,即使早期进行激素治疗也无效。在婴幼儿血管瘤中,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是仅次于草莓状血管瘤的常见类型,也被称为混合型血管瘤。一般认为这是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体,往往出生时即已发现,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快 速生长;有时是先表现为草莓状血管瘤,以后较快地扩展为真皮深层或皮下肿块,有的则反之。其中有少数生 长特别迅速.易于侵人周围正常组织,造成破坏容貌、影响进食与呼吸,或器官移位、阻塞甚至损坏 等严重后果,称为婴幼儿致命性血管瘤或重症血管瘤。对混合型血管瘤的病理观察证实,所谓的两种血管成 分十分难以区分,而以毛细血管瘤的病理特征为主。其自然病程也与草莓状血管瘤相似,有自然消退的倾向 ,对激素治疗有效,消退的结果有时是不完全的,代之以脂肪和纤维组织。

治疗

手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是目前比较好的方法,另外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但是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

预后

通过手术治疗或者激光治疗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需要注意术后复发的情况。  

预防

此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

健康问答

  •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 有哪些症状?
    医生头像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 外科
    海绵状血管瘤有的表浅,有的深在,且不波及皮肤,形状及大小亦不规则,肢、躯干以及颈部均可发生,范围广泛的常可累及骨骼及肌肉,甚至关节腔...,在肝、胃肠道等处亦可发生。局限性的海绵状血管瘤有时有界限清晰的包膜,给手术摘除带来方便,但有的则与周围组织毫无明显界限。海绵状血管 瘤质地柔软而有弹件,有压缩性,体位试验阳性。部分病例在血管造影中未能见 与周围正常较大血管的明确交通,病灶内血流缓慢,腔内血栓形成,机化的过程 易反复发生,致钙质沉积,形成静脉石。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发生于肌肉组织内, 称为肌间血管瘤,以股四头肌最常累及,易被误诊;有时累及骨骼,表面粗糙不 平,如虫咬状,累及骨髓腔者,X片中可见骨小梁被破坏后的多腔空泡样征 上、下颌骨的海绵状血管瘤发病率虽不高,但应予重视,有时因拔除一个松动的牙齿可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当血管瘤受外界刺激时,可引起血管周围组织炎 性反应.患者自觉皮肤发热、肿胀、疼痛,或在病灶表面发生破溃。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宪付

随州市中医医院 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703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8日 17:1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