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是以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甚至失明及视神经乳头苍白或蜡黄为特征的眼病。
英文名: optic atrophy
发病部位: 眼  
就诊科室: 眼底病科  
症状: 视力丧失   眼睛   夜盲   视野改变  
多发人群: 男性   女性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眼失明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 本病初起,眼外观无异常改变,但觉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视野缩小,随着病情的发展,视力日渐减退,甚至完全失明。瞳孑L也有相应的变化,早期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后期则对光反应消失。 
  2. 眼底变化,由于致病原因和发病部位不同,眼底表现亦有差异。 原发性者,视乳头可显苍白,边界清楚,并清晰可见筛板灰白斑,血管一般变细,若仅视乳头黄斑束受损,则表现为视乳头颞侧苍白。 
  3. 继发性者,视乳头灰白而混浊,或呈蜡黄色,边界模糊,生理凹消失,巩膜筛板不清,视网膜动脉管径变细,或血管旁伴有白鞘。如有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等原发病时,则还可见到相应的眼底改变。

病因

1.视神经萎缩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的视神经纤维的退行性变。诸如眶内、颅内肿瘤、视神经的炎症、缺血、外伤、眼底炎症、血管疾病、中毒、代谢性与营养不良性疾病以及遗传因素等均可引起。一般而言,儿童的视神经萎缩以脑部肿瘤或颅内炎症较多;青年者,以遗传性为主;在中年人,则多为视神经炎,视神经外伤或颅内视交叉区肿瘤;而对老年患者来说,常与青光眼或血管性疾病有关。
2.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多由七情内伤,肝气郁结,疏泄失常,玄府郁闭,目系失养;或脾气虚弱,心营亏损,生化不足,气血亏虚,目失所养,神光日衰;或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目失濡养;或阴损及阳,肾阳不能温煦脾阳,脾肾两亏,目失温养;或头眼外伤,气血受损,脉络瘀阻,精气无以灌目,目失所养而成。

检查

1.视野检查:
原发性者则多呈向心性缩小,以红、绿色视野为明显,或中心暗点,双眼颞侧偏盲等。继发性者,则依原发病而有相应的视野改变。
2.视觉电生理检查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时视诱发电位(VEP),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 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时VEP异常,还可有视网膜电图(ERG)异常。

诊断

1.视力明显减退而不能矫正,并伴色觉障碍。
2.眼底视乳头颜色苍白或蜡黄。
3.视野向心性缩小和其他特征性视野缺损。
4.瞳孔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5.视诱发电位(vEP)检查异常。
6.对原因不明者,应做头颅CT或磁共振,以删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治疗

1.一般疗法 
临床上以病因治疗为主,其次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一般病变在球后, 萎缩过程是下行性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原发病变在视乳头、视网膜或脉络膜,萎缩过程是上 行性的。由于各种药物的应用,多数未能采用严格的双盲试验,其疗效难以肯定。常用多种神经 营养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ATP、辅酶A等。针灸、高压氧或体外反搏等证明有一定 疗效。其他血管扩张药及活血化瘀中药,如烟酸、地巴唑、维生素E、丹参滴丸等均有一定疗效。 对原因已查明的视神经萎缩可给予较长时间治疗观察。应该着重指出,未经详细全面检查就给 多种药物治疗是不可取的。
2.手术疗法 
对眶内、颅内占位性病变压迫所致者应尽早手术,术后如视神经尚未完全破坏,则视力可迅速提高,术前、术后可用视诱发电位等监测,以了解病情。

预后

本病预后多属不良,古今认为是难治之症。部分病例经长期中药与针灸治疗可恢复有用视力,但苍白的视乳头不易改变。继发性者解除原因后视神经萎缩可以停止发展。

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 急性视神经炎、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等眼病的发展,均 可累及视神经,引起视神经萎缩。因此,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控制病情发展,防止视神经萎缩的发生。
2.饮食清淡 选择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 物,补充视神经的营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适当增加动物肝、牛奶、蛋黄;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吸烟及饮烈性酒。
3.生活有规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加强锻炼,增 强体质;生活要有规律,不经常熬夜,注意休息,合理用眼,长时 间上网、看电视,会造成眼高度疲劳,导致视神经病变或其他眼 病的发生。

健康问答

  • 外伤如何引起该病?
    医生头像
    赵彦鹏 主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不孕症科
    头颅外伤,特别是颅底骨折或视神经管骨折可 , 撕裂视交叉或视神经,引起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受伤后患眼立 刻失明.3~6周...后视乳头出现苍白。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赵彦鹏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不孕症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882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5月02日 11:1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