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黑布拉痒疹

本病好发于多发于8~10个月或1~2岁时,初发为风团样红斑,或淡红色扁平小丘疹。临床上以圆顶丘疹、苔藓样结节和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病。
英文名: Hebra’s Prurigo
发病部位: 四肢伸侧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风团样红斑  
多发人群: 急性型多发于10个月至2-3岁小孩,亚急性痒疹好发于中老年妇女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皮肤色素沉着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床表现常见于1~3岁婴幼儿,以男孩为多,好发于四肢伸侧尤以下肢为著,也可发生于腹部及臀部,重者皮疹可遍布全身,但很少累及咽窝及手掌足跖,初发为风团样或无明显风团样丘疹以及丘疱疹,时隐 时现,反复发作,皮疹逐渐增多,随 风团消退后,遗留粟粒至高梁粒大小 淡红、褐黄或类似正常肤色坚硬丘疹或小结节(痒疹小结节),由于剧痒而搔抓,皮疹表面常有表皮剥脱,抓痕血痂及皮肤增厚和色素沉着等,也可继发湿疹样变或化脓感染,但无明显苔藓样变,病程慢性,依症状轻重可分为轻型和重型痒疹。 
①轻型痒疹较为常见,.般损害数目较少,瘙痒较轻,浅部淋巴结可肿大,但不疼痛,也不化脓,常在青春期后痊愈, 
②重型痒疹:又称恶性痒疹,症状较重皮损广泛,瘙痒剧烈,湿疹样变显著,浅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尤其腹股沟淋巴结可同鸽蛋大小,反复发作,患儿 营养不良、消瘦、失眠、烦躁、易怒虽至青春期亦不痊愈,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病因

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的确切病因和机制尚未确定,可能与个人的遗传过敏性体质有关,常在一家之中有数个病例,其他与变态反应、自身免疫、精神因素等的关系不容忽视,自身条件、社会环境及营养不良等可促使本病发生。

检查

按临床上分类的不同表现考虑本病,可通过实验室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来确诊本病,如组织病理:呈一般炎性组织像,无特异改变等

诊断

诊断根据本病发病年龄,风团样丘疹消退后遗留坚实小丘疹或小结节,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慢性病程可初步诊断,但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
①丘疹性荨麻疹:初起与hbra痒疹相似,但本病病程较短皮疹数目较少,且不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易于鉴别,
②疥疮:病人有接触感染病史,皮损为丘疹及丘疱疹,多分布于皮肤细嫩部位,如指间隙腕屈侧,下腹部及会阴部位,在指间隙隧道中找出疥虫可以确诊,
③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皮疹多形,分布 对称,伴有渗出倾向,在短期内可以 消失或复发

治疗

治疗对患儿应当爱护和关心保持清洁卫生,改善营养及精神情绪,尽量祛除各种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如防止虫咬,避免局部刺激
①内用药物治疗:如给予抗组胺药物,普鲁卡因`维生素C、钙剂以及自血或自家溶血等治疗。 
②外用药物治疗:可斟酌外用止痒剂,角质促成剂和角质剥胶剂,根据皮损性质、范围大小配制适当剂型,如水粉剂、乳剂等外用。 
③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可据病情,酌给钙剂,抗组胺剂,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A等。局部治疗原则为止痒、消炎、防止继发感染。

预后

一般预后多不良,本病不易被治愈,往往到青春期才自然消退,有的甚至终生不愈,剧烈瘙痒往往引起长期失眠影响学习与工作。

预防

注重饮食护理,
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去除病因,对伴发病给予相应治疗限制糖果,补充新鲜的蔬菜还有水果,对营养不良的人应该多多的去加强营养

健康问答

  • 黑布拉痒疹饮食方面如何护理?
    医生头像
    党延玲 副主任医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 皮肤科
    对伴有胃肠功能还有障碍性或者有结核患者,应该给相应治疗。限制吃糖果,补充新鲜的蔬菜还有水果,对营养不良的人应该多多的去加强营养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党延玲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956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5月02日 17:2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