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诺氟沙星胶囊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通用名制剂名称: 诺氟沙星胶囊
别名: 氟哌酸胶囊
药品种类: 西药(化药)
药品分类: 喹诺酮类抗感染药
药品剂型: 胶囊剂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泌尿系感染   急性胃肠炎   尿路感染   前列腺炎  
用药途径: 口服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罗志坚

住院医师

适应症:
泌尿系感染

疗效:

安全性:

使用便捷性:

医生头像

罗志坚

住院医师

适应症:
泌尿系感染、急性胃肠炎

疗效:

对一般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有良好疗效

安全性:

部分患者会引起过敏反应,过敏者禁用;会引起骨髓抑制,18岁以下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详情

使用便捷性:

一般药店均可买到,口服剂型,服用方便。

药品说明

禁忌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 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 
  4. 偶可发生: 
  • 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幻觉、震颤。
  • 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 静脉炎。
  • 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 关节疼痛。 
  • 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成分

诺氟沙星。

性状

胶囊剂。

主治功能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
  •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4g(4粒),一日2次,疗程3日。
  • 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日。
  • 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 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单次0.8~1.2g(8粒~12粒)。 
  • 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0.4g(4粒),一日2次,疗程28日。
  • 肠道感染:一次0.3~0.4g(3粒~4粒),一日2次,疗程5~7日。
  • 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0.8~1.2g(8粒~12粒),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注意事项

  1. 本品宜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 
  2. 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标本培养,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3. 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4. 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5. 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发生中、重度光敏反应。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6.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服用本品,极个别可能发生溶血反应。 
  7. 喹诺酮类包括本品可致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呼吸肌无力而危及生命。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喹诺酮类包括本品应特别谨慎。 
  8. 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9. 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10. 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曾用猴进行繁殖研究,剂量高达人用量的10倍,发现本品可致流产。该剂量在猴的血浆峰浓度(Cmax)约为人的2倍。本品在动物中并未证实有致畸作用。 然而,在孕妇并未进行合适的、有良好对照的研究,因此本品不宜用于孕妇。 本品是否经乳汁分泌尚缺乏资料。当乳妇应用200mg本品时,乳汁中不能检出该药。 然而,由于研究剂量较小,且本类药物的其他品种经乳汁分泌,加之对新生儿及婴幼儿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乳妇应避免应用本品或于应用时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18岁以下患者禁用。

老人用药

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词条标签

感染  抗生素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罗志坚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影像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781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2月27日 17:3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