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临床表现不均一,主要与BCKD复合体活性降低的程度有关,而BCKD复合体活性是由E1、E2和E3基因的突变所决定。出生后即可发病,患者的尿、汗和耵聍中有特殊的枫糖臭味。临床表现从典型表现到只有轻微症状。下面按临床表现分型描述。
一、典型型
出生后24h内婴儿正常,一周后则出现酮酸中毒症状,表现为喂食困难、呕吐、代谢性酸中毒及神经系统受损表现。如惊厥、肌张力增高,甚至肌肉强直,呈角弓反张状,也可肌张力增高与松弛交替出现,嗜睡或昏迷。患者可有低血糖,但惊厥和昏迷并非低血糖所致,因为低血糖纠正后,这些症状并无改善。如果未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患者常在数周或数月内死亡。本型是枫糖尿病中最严重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即使经治疗而存活,也可有智力低下和神经系统受损的后遗症。
二、间歇型
此型病人常在应激情况下而诱发,如手术、感染和频繁呕吐等。发作时临床表现与典型型相似,并有共济失调,故症状较轻,严重者也可于发作后死亡。
三、轻型(或称中间型)
在新生儿期尿中也有枫糖臭味和轻微症状,以后在患其他疾病时而诱发枫糖尿病。主要是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与典型型相同,但较轻,对用大剂量维他命B1治疗有反应。
四、硫胺素反应型 临床表现也较轻,对大剂量(200mg/24h)维生素B1治疗3周才显示出疗效,但也有婴儿患者只要用维生素B1 10mg即有效。
五、E3缺乏型
此型由于BCKD复合体特异性激酶缺乏,引起新生儿发生有机酸中毒,肌张力低下,进行性共济失调和严重的神经受损症状和体征,可在儿童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