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检查
(一)随机GH
人GH 呈脉冲式分泌,具昼夜节律性,每日约有10个左右分泌高峰,峰值可高达30μg/L,峰谷多小
于0.2μg/L。正常人在运动、应激、急性低血糖时,GH 可明显升高。肢端肥大症患者的GH 分泌丧失昼
夜节律性,24小时GH 水平总值较正常人高10~15倍,GH 分泌脉冲数增加2~3 倍,基础GH 水平增加
达16~20 倍。许多新诊断的肢端肥大症患者,随机GH 水平是持续增高的,但通常保持在2~10μg/L,
这就与正常人的GH 脉冲式分泌难以区分。此外,在糖尿病控制不佳、肾功能衰竭、营养不良,以及应激
或睡眠状态下,基础GH 水平也可增高。因此,随机GH 水平不能作为肢端肥大症诊断的可靠依据。
(二)血IGF-1
IGF-1 是一种GH 调节肽,在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正常人,IGF-1 水平与24h
平均GH 浓度相关。肢端肥大症患者,血GH 与IGF-1 水平呈对数相关而非直线关系,当血GH 水平高于
20μg/L时,血IGF-1 水平即达高峰平台期。血IGF-1 可作为筛选、疾病活动及评价预后的指标。IGF-1 在
疾病活动期增高,成功治疗后恢复至正常。此外IGF-1 测定只需单次采样,这主要是由于IGF-1 生物半衰
期长,随机获得的IGF-1 水平较单次随机GH 水平更能代表整体GH 水平。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血IGF-1 正常范围不同,儿童的血IGF-1 水平较高,老年人轻度肢端肥大症患者
的血IGF-1 水平可在正常值范围,因此需设定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血IGF-1 参考值。另外,糖尿病、营
养不良、饥饿、肝功能异常、妊娠等均能影响IGF-1 分泌,因此,在诊断时须除去其他影响因素,以免出
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三)口服葡萄糖抑制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后GH抑制试验为临床确诊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的金标准,
亦为目前判断各种药物、手术及放射治疗疗效的常用指标。患者口服82.5g 葡萄糖,分别于服葡萄糖前
30min,服葡萄糖后30、60、90 和120min 采血测GH 浓度,多数肢端肥大症患者GH 水平不被抑制,呈
反向升高。目前最新的诊断标准是口服葡萄糖耐量后GH 不能被抑制至<1μg/L。对于手术以后的患者,
GH<1μg/L被用于评价疾病的活动性。
其他动态试验,如GHRH 兴奋试验、TRH兴奋试验、多巴胺抑制试验、精氨酸抑制试验等对诊断肢端
肥大症有一定价值,但均不如口服葡萄糖抑制试验。
二、影像检查
(一)颅骨X 线多数肢端肥大症患者蝶鞍显著扩大,鞍底呈双重轮廓,肿瘤巨大时可破坏鞍背和鞍底。
(二)垂体MRI MRI 不但能发现垂体腺瘤,更能显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视交叉、海绵窦等是否受
压,肿瘤是否侵犯临近组织。垂体MRI组织分辨率高,能显示肿瘤内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因此,常作为
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三)垂体CT 垂体 CT对评价蝶鞍骨质破坏情况、发现病变内或周边的钙化灶较敏感,但在显示微腺瘤
方面敏感性较差。
(四)胸部和腹部CT 主要用于诊断或排除垂体外肿瘤。
(五)其他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用111In 标记的奥曲肽扫描,或正电子断层扫描(PET)等协助诊断和
观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