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性眼病一般指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于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多发症状,本词条主要解释“糖尿病性白内”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是并发于糖尿病患者的晶状体混浊,属于代谢性白内障之一。
别名: 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E10-E14+伴有共用第四位数.3)  
英文名: diabetic cataract
发病部位: 眼   眼底  
就诊科室: 眼科   眼底病科  
症状: 前后囊下出现典型的白点状或雪片状混浊  
多发人群: 老年人   糖尿病患者  
治疗手段: 手术 药物
并发疾病: 眼失明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成年性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症状和体征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只是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临床上此型多见。 
2.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发生于严重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晶状体完全混浊。开始时在前后囊下出现典型的白点状或雪片状混浊,迅速扩展为完全性白内障。常伴有屈光变化,血糖升高时,血液内无机盐含量减少,渗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内,使之变凸,屈光度增加,形成近视j血糖降低时,晶状体内水分渗出,晶状体变扁平,屈光度降低,形成远视。

病因

1.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含量亦随之增高,致使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葡萄糖被转化成山梨醇而在晶状体内堆积,使晶状体渗透压增加吸收水分,形成纤维肿胀和变性,最后产生混浊。 
2.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素体阴虚,以致燥热偏胜,阴精亏耗,肾阴不足,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目,晶珠失养而混浊。

检查

1.血糖检查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
2.视力 测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明确屈光情况。 
3.裂豫灯检查 典型表现为晶状体前、后囊下出现无数的小空泡,继之成为浓密大小不等的小点状和小片状混浊,有如雪花, 同时也可有白色条状混浊沿着晶状体纤维分布的方向扩散,这些 混浊可扩展到全部晶状体,引起全晶状体混浊。 
4.眠底检查 明确有无视神经疾病、视网膜血管疾病、黄斑 疾病等。 
5.B超检查 当晶状体混浊严重无法窥见眼底时,明确有无玻璃体混浊,有无视网膜脱离等病变。 
6.眼部评估 视网膜电生理检查异常者显示有眼底损害。 
7.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可明确眼底改变的增殖型或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诊断

1.有糖尿病史。 
2.晶状体混浊发生较早,有些发展极快,视力减退。 
3.部分病人随着血糖的升降,其屈光状态可发生相应的改变。

治疗

1. 西医治疗 
(1)发病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并滴用白内停、治障宁等眼液。 
(2)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时,可考虑手术摘除,如无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但手术时易发生出血和感染,所以术前必须控制血糖和尽量祛馀周身感染病灶。术后应积极预防感染与出血。
2. 中医治疗 
阴虚火炎 , 证候晶状体混浊早期,视力减退,形体消瘦,尿频量多,口干欲饮,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熟地 山药 山萸肉 丹皮 茯苓 知母 黄柏 枸杞 桑椹。 若口渴多饮,加石斛、花粉养阴生津,加芦根清热;心烦易躁,加麦冬、玄参养心滋阴,加栀子清热除烦;眼底出血,加生地、赤芍、白茅根、田三七凉血止血;晶状体混浊发展较快者,加石决明、磁石、珍珠母平肝明目。

预后

现代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多待其接近成熟时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或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只要掌握好手术时机,手术效果多较满意。

预防

1.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体内某些酶 (如半乳糖激酶)的活性降低,血糖浓度增高,导致眼内房水的渗透 压增高,晶状体纤维肿胀,进而断裂、崩解,最终晶状体完全混浊。 
2.目前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尤其是先天性半乳糖激酶缺乏所致的白 内障的发生机制比较清楚,如早期发现,治疗较有效。在早期半乳 糖激酶缺乏性白内障中,可使用醛糖还原酶的抑制药,以中断白内障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使病情逆转的作用,即混 浊的晶状体可能变得清晰透明起来。 
3.目前正在研究醛糖还原酶抑制药,只是效果还未达到理想的水平。不过已患糖尿病的人只要 按医生的嘱咐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把血糖浓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能使发生白内障和其他眼底病的机会减少;如果出现白内 障,只要糖尿病控制得好,治疗是有希望的。

健康问答

  •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应与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如何鉴别?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除有糖尿病外,其特点为发病较早,发展甚速,初期多在前后囊下皮质最表层出现白点状及雪片状混浊。发展过程中,随着血糖的...升降,晶状体的屈光状态可发生相应的改变。 老年性白内障发病较晚,多在45岁以后发病,发展缓慢。晶状体混浊多开始于皮质深层,特别在赤道部皮质发生点片状混浊,逐渐发展成放射状混浊,晶状体膨胀,屈光力增加。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495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8日 17:1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