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阿司匹林肠溶片

缓解神经性头痛,抗炎,对于肌肉疼痛或者是出现了感冒,发烧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可以起到一定的抗血栓方面的作用,也能够有效地治疗儿童的一些皮肤性疾病。
通用名制剂名称: 阿司匹林肠溶片
别名: 阿司匹林肠溶片
药品种类: 西药(化药)
药品分类: 解热镇痛药
药品剂型: 片剂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衰   短暂性脑缺血[阿尔瓦雷斯氏综合征TIA]   肺栓塞  
用药途径: 口服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适应症:
冠心病、脑血管病、静脉血栓

疗效:

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

安全性:

主要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过敏性哮喘等副作用

使用便捷性:

饭前口服

药品说明

禁忌

  1.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 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3.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1. 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能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 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可产生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成分

阿司匹林。

性状

本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主治功能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
  1. 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
  2. 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3. 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但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此外,本品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但近年在这些疾病已很少应用本品。
  4. 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 用于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口服。 
  • 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敏4小时1次。 
  • 抗风湿,一日3~6g,分4次口服。 
  • 抑制血小板聚集则应用小剂量,如每日80g~300mg,一日1次。 
  • 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2、小儿常用,口服。 
  • 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 
  • 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用于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热退2~3天后改为每日30mg/kg,分3~4次服,连服2月或更久,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期间,每日5~10mg/kg,1次服。

注意事项

  1.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 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 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 
  4. 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6. 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 
  7. 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 
  8.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9.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3.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1. 本品不宜与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 
  2. 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本品自尿中的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不宜同用。 
  3. 本品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 
  4. 本品可加强口服降糖药及甲氨蝶呤的作用,不应同用。 
  5.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在妊娠头3个月应用本品可致畸胎,如脊椎裂、头颅裂、面部裂、腿部畸形,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和骨骼的发育不全。在人类也有报道在应用本品后发生胎儿缺陷者。此外,在妊娠后3个月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使妊娠期延长,有增加过期产综合征及产前出血的危险。在妊娠的最后2周应用,可增加胎儿出血或新生儿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用药也有可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曾有报道,在妊娠晚期因过量应用或滥用本品而增加了死胎或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可能由于动脉导管闭锁、产前出血或体重过低)。但是应用一般治疗剂量尚未发现上述不良反应。本品可在乳汗中排泄,哺乳期妇女口服650mg,5~8小时后乳汁中药物浓度可达173~483μg/ml。故长期大剂量用药时婴儿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

小儿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本品,可能与发生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有关,中国尚不多见。

老人用药

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服用本品易出现毒性反应。

词条标签

心绞痛  心肌梗死  脑血管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冯晔子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8071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2月27日 19:3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