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 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别名: 双相情感障碍  
英文名: bipolar disorder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精神科  
症状: 躁狂   抑郁  
多发人群: 18岁主要人群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 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兴趣与动力增加,言语行为增多; 
  2. 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疲乏,思维行为迟滞等核心症状。
  3. 病情严重者常共患/共病焦虑症状和物质滥用,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敏感、多疑甚或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4. 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等多样形式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躁狂发作持续 1 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 2 周以上。
  5. 病程多形演变,发作性、循环往复性、 混合迁延性、潮起潮落式的病程不一而足,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多次发作之后会出现发作频率加快、病情越发复杂等现象。

病因

双相障碍发病危险因素 
  1. 年龄 双相障碍主要发病于成人早期。一般而言,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早于抑郁障碍。 调查资料显示,双相障碍I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8岁,而双相障碍Ⅱ型稍晚,平均约为22岁。也有学者提出,双相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在15~19岁
  2. 性别 双相障碍I型男女患病机会均等,性别比约为1:1;而快速循环、双相障碍Ⅱ型 则以女性多见。男性患者多以躁狂发作的形式发病,而女性患者首次发作大多表现 为抑郁发作,或者病程中更多出现抑郁发作和混合发作,更易在更年期和产后发作, 这种差异可能与内分泌系统(如性腺和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产后抑郁、闭经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是双相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3. 季节 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的发作形式可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即初冬(10~11月)为 抑郁发作,而夏季(5~7月)出现躁狂发作。有资料显示,女性患者具有夏季发作高峰的特点,而男性患者缺乏明显的高发季节。
  4. 社会经济状况 与抑郁障碍多见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不同,双相障碍发病似乎与社会经济 状况缺乏明显的关系。但国外有少数调查结果发现,双相障碍较多发生在高社会阶层人群中。
  5. 婚姻及家庭因素  与普通人群相比,双相障碍在离婚或独居者中更常见,双相障碍患者离婚率比 普通人群高3倍以上。
  6. 人格特征 虽然有较多的证据显示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对于抑郁的发病有预测作用,但目前仍缺乏证据显示有特定人格特质对于双相障碍的发病有影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有学者提出,具有环型人格、情感旺盛性人格特征(明显外向性格、精力充沛、睡眠 需要少)者易患双相障碍。临床上,遇有这类人格特征的患者出现抑郁发作时,应警 惕是否属于双相障碍,或是否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在使用抗抑郁剂治疗时应特别注 意诱发躁狂发作的可能,建议按双相障碍处理为宜。 
  7. 代谢综合征 双相障碍患者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 1.6~2.0倍,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代谢异常导致双相障碍标准化死亡率提高1.9~2.1 倍,代谢综合征也会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自杀风险。双相障碍患者发生代谢综合 征的可能原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药物引起体重增加以及共同的病理机制,后者包 括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和异常激活的免疫/炎性通路等。 
  8. 双相障碍与物质滥用障碍共病率约42.3%,双相 障碍I型、II型及阈下双相与物质滥用障碍的共病率依次是60.3%、40.4%和35.5%。

检查

1 病史收集
2 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3 精神检查
4 结构化临床访谈
5 急症状况识别、检查
6 量表评定与辅助检查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特征以及临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确诊。

治疗

  1. 综合治疗原则:应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等)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 合运用,在疾病的不同治疗阶段因需组合、主次有序,其目的在于提高疗效、改善 依从性、预防复燃复发、减少自杀和攻击行为,改善社会功能和更好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2. 治疗措施/药物不能只针对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对症处理,而需要考虑以全面提 高情绪稳定性作为治疗要点,因此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药物是针对各种发作类型的核心选择。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癫痫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它们又被称为心境稳定剂
  3. 治疗依从性是维持疾病持续缓解的关键,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良反应、自知力不全、病耻感、经济因素以及服药简便性和药物可获得性等诸因素都会影响患 者对治疗的依从。尽可能地消除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合理用药、心理健康教育、鼓 励药物与心理治疗结合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4. 急性期治疗时对于那些妊娠期妇女的严重抑郁发作(需要系统评估,权衡利弊)、 存在高度自杀风险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或躯体状态危及生命的患者(需系统评 估,权衡利弊),可以优先考虑改良电抽搐治疗。存在谵妄、明显的 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的躁狂症状、高度自杀风险及攻击风险、拒食行为的患者优先考虑精神科住院治疗。
  5. 患方共同参与治疗 由于双相障碍呈慢性反复间歇或循环发作性病程,需要长期治疗,为取得患方 的认同与合作,应与患者及家属商讨治疗方案,讲解可能达到的效果、用药方案、 相关药物知识、复发的早期表现及复发的影响、疾病自我管理,使其了解长期治疗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患者及家属教育应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可以是定期的、或根 据需要而安排,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鼓励患者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强调患方共 同参与治疗,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预防复发效果。 此外,这种互动方式也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预后

  1. 虽然双相障碍可有自限性,但如果不加治疗,复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2. 未经治疗者中,50%的患者能够在首次发作后的第一年内自发缓解,其余的在以后的岁月里缓解的不到 1/3,终生复发率达90%以上,约有15%的患者自杀死亡,10%转为慢性状态。
  3. 在应用锂盐治疗双相障碍以前,患者一生平均有9次发作。 长期、反复的情感发作,可导致患者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1/3 的双相 I 型障碍患者有慢性症状和明显的社会功能缺损。只有躁狂发作的双相 I 型比有抑郁发作者预后好,但双相 I 型伴混合特征或伴快速循环特征的预后更差。
  4. 对双相 I 型障碍患者病前职业状况不良、酒依赖、有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特征、发作间歇期的抑郁特征和男性与不良预后有关;躁狂发作期短暂、发病晚、 无自杀观念和共病情况者预后较好。

预防

1、一级预防不仅仅指特异性病因预防,通过消除或减少病因或危险因素,促进保护因素来防止或减少双相障碍发生,还包括非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即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一级预防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也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应给予特别重视。
2、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 疗,它是在疾病初期采取的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复发或 慢性化。做好二级预防需要向群众宣传防病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建立灵敏可靠的疾病监测系统。
3、三级预防针对发病后所采取的临床措 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精神残疾;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此外还要对双相障碍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康复治疗,以减少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促进康复、防止疾病复发。为 此,需要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康复工作。其侧重点之一是心 理与社会功能训练必须适应双相障碍的特点和固有规律;其二是调整周围的环境和 社会条件,以加强或支持患者现有的功能水平。

健康问答

  • 双相障碍是遗传引起的吗?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等更为 突出,遗传度高达 85%,但其遗传方式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属多基因遗传。 群体遗传学研究表明,中、重度双相障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 1~2%,而双相障碍 先证者亲属患病的概率高出一般人群 10~30 倍,并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风险越高, 以及有早发遗传现象(即发病年龄逐代提早、疾病严重性逐代增加)。家系研究发现, 双相障碍I型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患双相障碍I型者的可能性较健康人群高 8~18 倍。约半数双相I型障碍患者,其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患心境障碍,且常常是抑郁症 (重症抑郁)。父母中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 25%; 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达 50%~75%。双生子 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双相障碍I型的同病率达 33%~90%,而双卵双生子约 5%~ 25%。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抑郁 曹秋云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3314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8年05月02日 10:4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