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ALPS)又称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伴自身免疫,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多出现溶血性贫血,全身的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成人出现恶性肿瘤。可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别名: pediatric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 with autoimmunity   小儿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伴自身免疫   小儿Canale-Smith综合征  
英文名: 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ALPS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儿科  
多发人群: 儿童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脾功能亢进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多出现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肾小球肾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荨麻疹,非特异性皮肤血管炎等。 
(2)淋巴细胞增生性:患者出现全身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于5岁内出现程度不一的脾脏肿大,也有严重患者出现脾破裂。肝大伴有轻度的异常。 
(3)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成人,有乳腺多发性腺癌,肝细胞癌,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病因

当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时,发生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分化增值,使病原体得到清除。当病原体清除后,淋巴细胞可以通过Fas分子与FasL配体结合,发出死亡信号,多余的淋巴细胞可以自身凋亡。当APT1基因突变时,APT1基因转录产物CD95/Fas/Apo-1蛋白不能转录,不能表达CD95/Fas/APO-1,淋巴细胞不能通过Fas分子与FasL配体结合,故不发生凋亡,且淋巴细胞增生,出现自身免疫。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流式细胞检测:当存在CIM- CD8- T细胞亚群时CD3+细胞异常增多。IL-4、IL-5和IL-10型细胞因子活性增高。IL-2,IL-12和IFN-γ细胞因子活性降低。T细胞多数表达HLAⅡ或DR抗原。血清IgA,IgM和IgG单克隆性升高。 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试验和间接试验阳性。 血液检测:血小板数量下降,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嗜酸性细胞增多。 Coombs实验多为阳性。其他自身抗体有抗中性粒细胞抗体、低滴度的抗平滑肌抗体、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 基因序列分析:发现APT1突变,可诊断此病。 
(2)辅助检查:X线射影,B超:可检测肝脾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

诊断

(1)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肾小球肾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荨麻疹,非特异性皮肤血管炎等免疫性疾病。 
(2)出现全身的淋巴结肿大,程度不一的脾脏肿大,也有严重患者出现脾破裂。肝大伴有轻度的异常。
(3)成人出现恶性肿瘤,有乳腺多发性腺癌,肝细胞癌,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4)当存在CIM- CD8- T细胞亚群时CD3+细胞异常增多。IL-4、IL-5和IL-10型细胞因子活性增高。IL-2,IL-12和IFN-γ细胞因子活性降低。T细胞多数表达HLAⅡ或DR抗原。血清IgA,IgM和IgG单克隆性升高。 
(5)血小板数量下降,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嗜酸性细胞增多。Coombs实验多为阳性。其他自身抗体有抗中性粒细胞抗体、低滴度的抗平滑肌抗体、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 
(6)基因序列分析发现APT1突变,可诊断此病。 
(7)鉴别诊断:与溶血性贫血相鉴别,此病出现营养不良,以及各种出血的症状,基因序列分析未发现APT1突变。

治疗

(1)激素治疗: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结肿大可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可合并IVIG,细胞毒性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明显。 
(2)脾切除:患者如果有严重的溶血性贫血或者顽固性血小板减少症时可考虑脾脏切除。 
(3)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用于Fas完全缺陷的患者,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合并化疗。 
(4)骨髓移植:应去除T细胞在进行移植。

预后

此病的病情视就医及时与否而定,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患者一般预后良好,在药物、手术干预下,淋巴结肿大一般随年龄可逐渐缩小,如果不发生脾功能亢,则不需要切除脾脏,患者一般能正常生活。手术预后情况不一,部分患者存在因切除脾脏患者患细菌性败血症的情况。对于较晚就诊的病人可能因全身的并发症导致病情复杂,治疗后预后较差。

预防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属于遗传性疾病,与遗传性因素、环境性因素以及妊娠、饮食、作息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对于有本病家族病史的夫妻应做好产前咨询,优生优育是本病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对于妊娠期确诊的患儿可采取流产措施,对于产后发现病情的患儿应及早治疗,可大大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完全治愈。

健康问答

  • 本病若采取激素治疗后将出现什么不良反应?[问题不全,不明确,无重点]
    医生头像
    杨见辉 主治医师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儿科
    激素治疗后有些患者可出现心跳骤停、急性精神病、癫痛和过敏反应的症状,一般激素冲击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长期使用的后遗症包括身体发胖、骨...质酥松和骨头坏死等。应监测血电解质的变化和密切进行心脏监护。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儿科  内科  基因突变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杨见辉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124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28日 09:5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