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热衰竭

热衰竭是高温重症中暑中三大类型(热痉挛、热衰竭、热 射病)中的一种,主要是高温环境下机体大量丢失水、盐及心血管功能对外界高热环境不能 适应的一种表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循环功能障碍。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多部位  
就诊科室: 急诊科  
症状: 出汗   恶心   胸闷   心悸   意识水平降低   面色白   抽搐   烦躁   血压低   口渴   休克  
多发人群: 老年   高温下作业者  
治疗手段: 内科治疗
并发疾病: 休克 NOS   急性心衰   肾功能衰竭   中暑衰竭   脱水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前驱症状:高温环境中,患者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注意力 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尚能坚持正常工作、生活。此时症状可能不被注意,也 难以与其他疾病的初期表现相区别。如果此时能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得到充分的休息及补充 水分,上述的症状就能得到缓解。
2.热衰竭期:起病较急,先有眩晕、头痛,继之口渴、胸 闷,可突然昏倒,当平卧并离开高温场所时即清醒。患者可面色苍白,皮肤冷汗,脉弱或缓 慢,血压偏低但脉压正常。本期也常是热射病或热痉挛的过渡表现。当病况持续时间较长而 未及时处理,患者可由于缺水或缺盐比例不同而发生下列任一临床表现:
①脱水为主的热衰 竭,即由于大量出汗而未及时补充水分,失水超过失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致细胞脱水。 患者有口渴、虚弱、烦躁及判断力不佳,甚至有手足抽搐,肌肉共济失调。
②失盐为主的热衰 竭,由于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后仅补充水分,此时水分虽足够但缺乏盐的补充,患者表现为 眩晕、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腹泻、软弱无力、昏倒或短暂神志不清,患者面色苍白,皮肤冷 汗而并无高热。脉搏细弱,血压降低,肌肉痛性痉挛。缺水性热衰竭与缺盐性热衰竭的症状 相似不易鉴别,但前者口渴明显,后者无口渴而呈极度疲劳。
3.并发症:可发生休克、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病因

主要是高温环境。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生活,热耐力下降导致。高温环境可以引起人体发生一系列特异和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包括机体应激与适应 机制、热平衡与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心血管系统功能、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水平、呼吸 和泌尿系统功能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发生随环境热强度和机体承受热负荷的能力 而异。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机体应对环境高热的一种保护机制。而当环境热强度超过机体 自我调节的生理极限,就可能导致机体发生多种病理变化,严重影响机体健康。 热衰竭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机体过热或头部受热辐射导致脑膜、脑组织等损伤和代谢紊 乱、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内毒素血症、凝血障碍、组织缺氧等病理变化。

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在一定范围内其增高的程度与中暑的严重程度相关。有血小板减少,往往与凝血功能有关,应密切动态观察,预防DIC的发生。可因脱水而血液浓缩,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增加,血细胞比容增高。
2.尿常规:尿量可有减少;尿内含盐量过少(<0.1 g/L)、尿的比重低,成人任意尿标本比重<1.003;蛋白(+)~(++),有颗粒管型、红细胞和白细胞等时, 有可能发生了急性肾功能衰竭。
3.电解质:电解质的测定不仅能帮助分型,而且对中暑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有帮助。热衰竭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和血液浓缩;而高钾血症的发生则 提示预后不良。
4.肾功能:当发生肾功能损害时可出现高氮质血症,如尿素氮、血肌酐增高。 
5.肝功能:血清ALT、AST、LDH可增高。
6.凝血功能:在中暑伴发休克后2~3d可出现:
①进行性血小板减少。
②凝血酶原时间 较正常延长3s以上。
③纤维蛋白原少于1g/L(正常值2~4g/L)。
④纤维蛋白溶解试验阳 性。上述检查有三项异常者,即应采取措施,按DIC处理。
7.血气分析:血气分析可有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降低、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等。
8.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可呈现各种心律失常和ST段压低、T波改变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如患者存在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时,前者出现明显u波,后者则T波高尖。

诊断

1、高温下作业史及生活史。
2、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先有眩晕、头痛,突然昏倒,如及时 平卧并立即离开高温场所即可清醒。患者体温稍高或正常。面色苍白,皮肤冷汗,脉弱或 缓,血压偏低但脉压正常,心律紊乱,脱水等。
3、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浓缩,低钠血症、低钾血 症等。
4、应与热痉挛、热射病、及其他相关疾病(如脓毒血症、脓毒 性休克)相鉴别。热痉挛主要表现有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昏迷。其他疾病如在高温下发病,易忽略中暑的存在,应予警惕。

治疗

1、中暑前驱症状的对症处理: 一般经过积极的休息和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可采取如下措施。
(1)患者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迅速转移到阴凉和通风场所休息,并饮用清凉饮料或凉 盐开水。
(2)选用下列药物口服,如人丹、十滴水、避瘟丹(每次服1/2~1包)、解暑片(每次服1— 4片)、霍香正气丸或涂清凉油。亦可用民间刮痧法。
(3)针刺合谷、太冲、大椎、风池、足三里,采用中刺激。
(4)体温略有升高者,可用冷敷或用冷水擦身,以助散热。
(5)有早期循环衰竭及显著脱水者,应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兴奋 不安者,给予镇静剂。
(6)适当吸氧。
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多数有高渗性脱水,可静滴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血容量低时可应用 全血、血浆或冷藏新鲜血浆,禁用右旋糖酐40,以免加重出血倾向。如果血压不低而代谢性酸中毒持续时,可静滴5%碳酸氢钠。急性 期低钾血症很常见,注意纠正。如无尿而有高血钾时或明显尿毒 症者,应及早腹膜或血液透析。
3、降温措施:热衰竭患者的体温远不如热射病患者高,为防止高温对机体组织的损害,必须积极采取 降温措施并加强降温监测。 
(1)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包括使患者处于空调室内,可冷水或温水浴,必要时冷水浴。当有可能或者出 现脑损害时,必须使用亚低温治疗。
(2)药物降温: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必须同时使用,效果更好。可使用地塞米松、氯丙嗪、山莨菪碱、纳络酮等。
4、积极处理并发症:如纠正休克,防治脑水肿,维持循环功能及呼吸功能、保护肝肾功能、积极防治DIC等。

预后

热衰竭患者,只要及时发现并立即针对水、电解质紊乱及循环功能障碍进行正确处理, 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当出现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时,尚有10%的病死率。

预防

1.老年人、体弱者,孕妇、热耐受力下降等人群,避免高温下生活。
2.加强劳动防护,高温下从事重体力劳动者要多饮冷开水,并酌量补充盐分。劳动时工作服要轻薄、宽松,以利于汗液蒸发。
3.高温下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诊治,导致不良后果。

健康问答

  • 我国中暑的多发人群有哪些?
    医生头像
    韩顺利 副主任医师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 肺科
    以前高温中暑者多为高温下的生产者,随着劳动保护设施的逐步完善,生产者中暑日渐减少。城市居民中暑比例急剧上升,目前常见的高危人群有老年...人,慢性病者,孕妇、高温下劳动者、运动员、新入伍训练的新兵等。此类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及慢性病者,应注意中暑防护。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顺利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肺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4426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0月18日 15:3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