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是一种以耳内胀满感、呼吸或吞咽时听到耳内有异样的吹气样声音、自听增强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英文名:
abnormal patency of eustachian tube
发病部位:
咽喉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失眠症
是否遗传:
否
是否传染:
否
疾病知识
症状
1、自听过强: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与呼吸、讲话或咀嚼同步的耳内轰鸣声。该声音由咽腔传至内耳的过程不仅受咽鼓管口径影响,且与中耳腔及乳突体积有关,气化不良的乳突导致更大的声音传到内耳,在低频率尤为明显。
2、耳闷塞感:耳闷塞感症状主要包括耳内堵塞感、耳内压迫感、鼓膜紧张感等。
3、耳鸣:可出现低调性耳鸣,因呼吸时空气自由的从开放的咽鼓管进入中耳,患者感觉耳内有持续或间歇性的“劈啪”声,且与呼吸节律相一致。
4、耳痛: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时产生自发性耳痛,擤鼻时可加重。当压颈或体位改变(从坐/站位到卧位),翼静脉丛压力增加,可使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症状减轻。
5、其他症状:此病患者多数焦虑不安,病程长者往往因怀疑自己得了疑难杂症而产生焦虑、失眠、多梦、心悸、头痛等神经衰弱症状。
病因
本病病因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咽鼓管软骨周围的淋巴组织或脂肪垫的萎缩有关。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点:
1、咽鼓管萎缩:衰老、鼻咽癌放疗、萎缩性鼻炎以及鼻咽部术后瘢痕可引起咽鼓管黏膜、黏膜下层弹力纤维及Ostomann脂肪垫萎缩,咽鼓管失去维持其闭合状态所需要的组织压力,引起咽鼓管不能闭合或闭合不良。
2、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增多:当妊娠、口服雌激素、口服避孕药时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使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增多,咽鼓管开放压降低,使得咽鼓管异常开放。
3、其他:包括变态反应、胃食管反流、颞下颌关节半脱位、颞颌关节综合征、Wegemer庆l芽肿、鼻硬结病、麻风病等。
检查
1、功能检查:听力正常或有轻度传导性聋;咽鼓管功能测定,鼓膜声顺值增大,鼓室压曲线为超限形,可见到呼吸时波浪形压力曲线。
2、鼓膜检查:外观正常或变薄,捏鼻鼓气时可见鼓膜外膨(光锥减弱),甚者如泡状;捏鼻吸气时则鼓膜向内凹陷,亦可用鼓室分析仪(tympanometry)定量测定鼓膜移动情况;
3、听诊管检查:将听诊管一端置于患者外耳道口,另一端插入检查者外耳道口,从听诊管内可听到患者呼吸时耳内的气流声;
4、听力学测试:纯音听力图正常,声导抗鼓室曲线呈锯齿状;
5、Valsalva吹张咽鼓管阻力测定:健康人直立时咽鼓管阻力为20-40mmHg(2.7—5.3kPa,1mmHg=0.133kPa),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阻力小于15mmHg;
6、咽鼓管声测法:通过橄榄头由患者前庭导入6,7或8kHz纯音测试声,将麦克风置于耳背,配装尺寸合适的探头置于同侧外耳道中以接收由同侧咽鼓管传来的声音,麦克风将声音放大,声音通过滤波器时除去背景噪声,最后由水平记录仪将其记录下来。咽鼓管开放时声压水平最大,关闭时声压水平突降,中间值反映咽鼓管部分开放。
诊断
1、诊断:具有耳胀满、耳痛、耳阻塞、耳内有呼呼声或拍击声、自听增强等;声测仪、声阻抗仪、电耳镜、纤维鼻咽镜四项检查中有两项以上符合者,既可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依据临床即可诊断,无需鉴别。
治疗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症状常有自限性,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治疗,少数症状严重、心理治疗无效、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干预。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保守疗法
1)吹粉法:将水杨酸和硼酸粉按1:4混合,经咽鼓管咽口吹至管腔,可引起管腔阻塞或黏膜肿胀缩窄,但此方法治疗复发率高。
2)局部涂药法:将20%硝酸银或石炭酸等化学腐蚀剂烧灼咽鼓管咽口,可造成咽鼓管机械性阻塞,但此法易导致中耳积液。经鼻滴入生理盐水也可使咽鼓管管腔机械关闭并减少鼻腔分泌物中的炎症介质,有效率达63.5%,且治疗成本少、可由患者自行操作、无并发症,可作为初始治疗方法。
3)管周注射法:半坐位,表面麻醉后,用细硅胶管从两侧鼻孔插入,口腔引出,向前悬吊软腭后缘,在鼻内镜监控下用弯针头向咽鼓管前下方注射1-2mL石蜡油或聚四氟乙烯糊,注意勿过量,以防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4)充塞法:通过咽鼓管导管向咽鼓管内注入可吸收明胶海绵糊。注意推注力量及用量均要适当。
5)管腔电凝法: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后,平卧仰头,肩下垫枕,将顶端有透热头的导管经可弯性纤维鼻咽镜管道伸出,并由该镜引导插入咽鼓管咽口深入1.5cm,以微弱电流电凝数秒。须注意部位准确,切勿损伤下颌神经或颈内动脉。
2、手术治疗
1)咽鼓管软骨部塌陷术:从鼻咽部作咽鼓管软骨内外板接合部的切断术,或将该接合部剪去一“v”形边缘并将缺口边缘缝合,这样既使咽鼓管软骨部塌陷,又保持软骨外板与腭帆张肌的附属关系及咽鼓管壁弹力纤维网罗。
2)腭帆张肌改道术:为Misurya所推荐。该肌有垂直及水平两部,垂直部起于蝶骨翼突舟状窝,咽鼓管软骨外板及蝶骨嵴内侧,沿翼内肌内侧垂直向下形成肌腱以直角绕过翼突钩,再将肌束呈扇形散开形成水平部,止于腭骨后缘以及软腭的腱膜,司紧张腭帆及开大咽鼓管鼓口,其功能与手术时腭帆提肌相反。手术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先用手指触摸到翼突钩,然后在其表面作纵形的黏膜切口,长约1-2cm,暴露钩突后,在其根部外侧找到腭帆张肌腱,仔细分离松解,然后将肌腱轻轻提起,将其从钩突前外侧移位至钩突内侧,以缩短肌腱跨越的距离,使该肌张力得以松弛,咽鼓管恢复其经常闭合的状态,腭帆张肌改道后若仍不够松弛则可以将其完全切断。
3)翼突钩内折术:局部麻醉下摸清钩突,在其表面作1.2cm的黏膜纵切口,钝性分离,显露钩突,用平凿凿断此钩突,以达到减低腭帆张肌张力而缩窄咽鼓管之目的。
4)咽鼓管鼓口半堵管术:于外耳道前壁的鼓环外3cm作切口,分离并翻开鼓膜显露咽鼓管鼓口,刮除鼓口上壁黏膜,取大小合适的同种异体锤骨头或自体骨片塞入,以医用胶粘合。其优点是咽鼓管鼓口被半堵而鼓室分泌物仍可从骨片的下方排向鼻咽部。
预后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预后良好。其症状常常是短暂的,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仅限于少数症状严重,造成极度不安,经解释无效,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患者。
预防
1、积极治疗可能导致本病的原发病,如变态反应、胃食管反流、颞下颌关节半脱位、颞颌关节综合征、Wegemer庆l芽肿、鼻硬结病、麻风病等。
2、加强营养,增强体质,调理情志,勿过度紧张、疲劳。
健康问答
-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应该如何护理?
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
...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等刺激物。下拉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