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肠气囊肿

肠气囊肿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囊肿可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如肠源囊肿、结肠系膜浆液性囊肿、皮样囊肿等;或属于新生物类,如囊性淋巴管瘤;另外尚有寄生虫性嚢肿、外伤性(出血性囊肿、炎性囊肿)等。
别名: 膜气肿   囊样积气征   性淋巴气肿   囊样肠积气   肠气囊肿病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回肠系膜   空肠系膜   小肠系膜根部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症状: 肿物   腹部胀痛  
多发人群: 儿童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腹腔内出血   腹腔感染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本病自觉症状轻,含糊,可能长期没有得到治疗。多数肠气囊肿是继发于溃疡合并幽门梗阻、炎症性肠病、胃肠道肿瘤以及慢性肠梗阻等,其症状则主要为原发疾病的表现。少数特发性肠气囊肿症,在疾病某一时期可出现胃肠症状,也有偶然在体检或其他疾病的相关检查时发现者,主要症状为便血和腹痛。
1.便血多见泡沫状血便,黏膜下肿瘤样隆起的病变顶部的黏膜菲薄发生出血。
2.腹痛多在下腹部或左季肋部,疼痛程度轻。
3.其他还可出现腹胀、便秘、腹泻、体重下降和里急后重。如肠气肿位于小肠而广泛,可发生吸收不良综合征。

病因

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气体可能自破裂的肺泡进入纵隔,并沿主动脉及肠系膜血管周围到达肠系膜、胃肠韧带和肠壁浆膜下。也有些作者认为肠道气囊肿系由于肠壁淋巴管内细菌感染形成。还有一些作者认为,营养不良食物中缺乏某些物质或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等导致肠腔内酸性产物增多,可能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加,酸性产物与肠壁淋巴管内碱性碳酸盐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血中的氮气交换而形成气体囊肿。

检查

(1)腹部平片:2/3的患者可以通过腹平片诊断。采取卧位及直立位平片,摄片前宜清洁灌肠。当气囊小、数量又少时,多无特征性表现。若气囊大而多,尤其位于浆膜下,则可见: ①充气肠曲的边缘可见聚簇或波浪状的连续囊状透光区,大小不等,自粟粒至葡萄大小,直径通常1~2cm。 ②气囊破裂形成气腹时,立位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发生率在小肠型约为15%,结肠型约为2%。 ③间位肠曲征(Chilaiditi’s sign)是气腹时气体积于横膈和肝或胃底之间,使膈升高,肝或胃底下降,造成相当大的间隙,充气的肠曲易上升而进入间隙内,形成间位肠曲,气囊肿的肠曲更易形成间位,使肠壁的囊状透光区显示更清晰,此征出现对该病诊断帮助甚大。
(2)钡灌肠:可明确气囊肿的分布部位及范围,表现为在充钡肠腔边缘有大小不等的囊状透光区,成串成簇分布,位于肠壁各层,其透光度不同于息肉和肿瘤,如气囊在浆膜下,透光区常位于充钡肠腔轮廓之外缘。若气囊凸入肠腔之内,则在肠腔边缘可见较透亮的息肉样的充盈缺损。 
(3)腹部超声:表现为在增厚的肠壁中可见多发和固定的线状或不规则形高回声区。若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则更加有利于诊断。
(4)腹部CT:可显示黏膜下或浆膜下多个囊样透光区,有助于与腹部、盆腔其他疾病鉴别。如应用螺旋CT多层次扫描,并口服造影剂可提高PCI的诊断率。
(5)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可见多个囊状、葡萄状隆起,表面略显苍白而透明囊性病变,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通常是软的多发黏膜下病变突入肠腔,颜色可以发白或发蓝,触之软弱而具弹性,活检钳或穿刺针刺破时可以因气流从气囊流出产生尖锐的“嘶”的声音,而后气囊塌陷。伴随感染时囊肿表面及周围黏膜可以出现炎性反应,表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等。

诊断

1.根据病史及症状,有腹痛及腹部包块为主要依据;
2.结合X线钡餐发现肠管受压,B超确定囊性及实性,CT或者MR确定位置。

治疗

本身无特殊治疗方法,如无明显症状,可进行临床观察,无需特殊治疗,有时囊肿可自行消失。如有明显的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临床症状时,可行氧吸入治疗,有报告用高压氧吸入以2.5个大气压,每日1次,每次2h,2~3次后即可取得气囊肿消失和症状缓解的效果。气囊内气体主要为非氧成分,血中高浓度氧通过梯度弥散将囊内气体消除,氧进入囊肿后很快被组织代谢利用而消失。当气囊肿本身引起肠梗阻的治疗。在需手术治疗时,如病变只限于一般肠袢,可作肠部分切除及吻合术,如病变广泛则应以缓解梗阻为主。 如肠气囊肿伴随其他疾病如幽门梗阻、炎症性肠道疾病,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则应针对这些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暴发性肠气囊肿症应在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及胃肠减压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这类病人预后不佳,手术死亡率高。

预后

如能全部切除则预后良好,如未全部切除或切除不彻底,有复发可能。
继发性气囊肿症主要是针对原发性疾病进行治疗,原发性疾病治愈,则气囊肿随之消失。手术治疗,囊肿切除后预后良好,复发率低。

预防

先天性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囊肿无好的预防方法,对于囊肿较小,注意复查,增大产生腹痛及肿物症状,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健康问答

  • 肠气囊肿怎么办?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小的无须治疗,增大后,易并发急腹症,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1.囊肿剜出 为最理想的手术方式,在不影响肠管血供的情况下,应力争施行本手...术。2.囊肿、肠管切除加肠管端端吻合 由于多数与肠管甚为靠近,单纯剜出常不可能,而必须将囊肿与相连的肠管一并切除,然后再做肠管端端吻合。在囊肿引起肠梗阻或肠坏死时,整块切除尤为必要。3.囊肿与肠腔吻合或袋形缝合 若囊肿巨大,或因囊肿位于肠系膜根部,切除时有伤及大血管的可能,则可考虑囊肿与肠腔吻合或做袋形缝合。但因有复发、感染及癌变的危险,一般不宜采用。4.囊肿部分切除 当囊肿分布范围广泛或有多囊时,如行囊肿全切,会引起大段肠管血运障碍,此时可行囊肿部分切除,剩余部分囊壁完全裸露在腹腔,或采用3%碘酊涂拭残囊内膜,减少其分泌。有人发现残囊内膜的分泌液,可经腹膜完全吸收从而达到吸收与分泌平衡。5.腹腔镜手术 利用腹腔镜行腹腔内某些疾病的手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具有损伤小、愈合快等诸多优点,可用腹腔镜切除囊肿。对淋巴管瘤引起的难治性腹水,有报道在淋巴管造影明确诊断的同时,注入碘化油,可通过栓塞淋巴管而获得治愈。一般经过治疗,预后都比较好。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肠系膜囊肿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751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02日 13:3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