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二型呼吸衰竭

二型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别名: 急慢性呼吸衰竭   呼衰   呼吸功能衰竭  
英文名: respiratoryfailure
发病部位: 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症状: 消化道出血   神经异常症状   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  
多发人群: 小儿   老年人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高压氧治疗 康复治疗 对症治疗
并发疾病: 呼吸道感染   肺不张   酸中毒   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   消化道出血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以引起多器官损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呼吸、血液、消化等系统,所以呼吸衰竭时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各个脏器的损害。一般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频率加快、幅度变浅,严重时出现节律的改变;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鼻翼扇动,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常常出现紫绀。呼吸衰竭早期,患者头痛、烦躁,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如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患者则表现为淡漠、嗜睡、昏睡,乃至昏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然而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时则会引起各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此外严重呼吸衰竭还会引 起消化 道出血 、肝肾功 能损 害以及 弥漫 性 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后果。

病因

1.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传导系统病变。镇静剂和麻醉药中毒,脑外伤,出血,肿瘤,脑炎,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等。 
2.胸廓病变 。胸廓外伤、手术创伤、胸廓畸形、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膜肥厚粘连等 
3.气道阻塞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4.肺组织病变。重症肺炎、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等。 上述病因引起呼吸衰竭的机理主要是肺通气功能下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及弥散功能降低。

检查

1.血液检查 呼吸系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加,有时还伴有中毒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提示过敏性因素、曲霉或寄生虫感染;其他血清学抗体试验,如荧光抗体、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对于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感染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 
2.抗原皮肤试验 哮喘的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有助于变应体质的确定和相应抗原的脱敏治疗。对结核或真菌呈阳性的皮肤反应仅说明已受感染,并不能肯定患病。 
3.痰液检查 痰涂片在低倍镜视野里上皮细胞<1O个,白细胞>25个为相对污染少的痰标本,定量培养菌量≥1O7cfu/ml可判定为致病菌。若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吸引、或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防污染双套管毛刷采样,可防止咽喉部寄殖菌的污染,此时培养菌量≥103cfu/ml即有诊断意义。反复作痰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4.胸腔积液(胸液)检查和胸膜活检 常规胸液检查可明确渗出性或是漏出性胸液。检查胸液的溶菌酶、腺苷脱氨酶、癌胚抗原及进行染色体分析,有助于结核性与恶性胸液的鉴别。脱落细胞和胸膜病理活检对明确肿瘤或结核有诊断价值。 
5.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透视配合正侧位胸片,可发现被心、纵隔等掩盖的病变,并能观察膈、心血管活动情况。高电压体层摄片和CT能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性质以及有关气管、支气管通畅程度。磁共振显像(MRI)对纵隔疾病和肺血栓栓塞症有较大帮助。肺血管造影用于肺血栓栓塞症和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血管病变的诊断;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对咯血有较好的诊治价值。 
6.支气管镜和胸腔镜 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已被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所替代,前者仅必要时才用于作气管内肿瘤或异物的摘除手术。纤支镜能深人亚段支气管,直接窥视黏膜水肿、充血、溃疡、肉芽肿、新生物、异物等,作黏膜的刷检或钳检,进行组织学检查;并可经纤支镜作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的微生物、细胞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原和病理诊断;还可通过它取出异物、诊断咯血,经高频电刀、激光、微波及药物注射治疗良、恶性肿瘤。借助纤支镜的引导还可作气管插管。胸腔镜已广泛应用于胸膜活检、肺活检。 
7.放射性核素扫描 应用133氙或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雾化吸人。99m锝大颗粒人血清聚合清蛋白(99mTc-MAA)静脉注射对肺区域性通气/灌注情况、肺血栓栓塞症和血流缺损,以及占位病变的诊断有帮助。67镓对间质性肺纤维化的肺泡炎、结节病和肺癌等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近年发展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PET),采用18F二脱氧葡萄糖,11C乙酸、11C胆碱、11C蛋氨酸或13N氨水可以较准确地对<1cm的肺部阴影及肺癌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鉴别诊断。此外,尚有放射性核素免疫显像,肿瘤受体显像,基因显像及肿瘤报告基因显像等技术均可作为肺部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 
8.肺活体组织检查 经纤支镜作病灶活检,可反复取材,有利于诊断和随访疗效;近胸壁的肿块等病灶,可在胸透、B型超声或CT引导下定位作经胸穿刺肺活检,进行微生物和病理检查。对于肺部纵隔部位的肿物及肿大的淋巴结,亦可通过纤支镜,在CT引导下从气管或支气管腔内对肿物进行穿刺取材。以上几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为所取肺组织过小。故为明确诊治需要,必要时可作开胸肺活检。 
9.超声检查 作胸腔积液及肺外周肿物的定位,指导穿刺抽液及穿刺活检。 
10.呼吸功能测定 通过其测定可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对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及程度。对某些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诊断

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1.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①Ⅰ型呼吸衰竭 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
②Ⅱ型呼吸衰竭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纠正。 
2.按病程分类 
按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治疗

1.积极改善通气。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定时?痰 ,补充足够的水分,应用祛痰药降低痰的粘稠度,以利排出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β受体兴奋剂等)解除气道痉挛,既可改善通气,又利于排痰。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可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充血,可选用地塞米松或氢化考的松静脉点滴。经上述治疗仍无效或一开始就属于重症呼吸衰竭者可以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 
2.纠正低氧。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中枢对于二氧化碳的刺激已不敏感,其兴奋性主要靠低氧刺激来维持 。如果单纯给氧,尤其是高浓度吸氧,缺氧问题虽然暂时缓解,但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更趋严重 ,以至导致二氧化碳麻醉。所以主张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给氧途径可采用鼻导管、鼻塞法、面罩法等,同时注意吸入氧气应加温加湿。 
3.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合并症。如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DIC肝肾功能衰竭等。

预后

积极治疗可以减少死亡率,积极治疗尚可。

预防

1. 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基础疾病,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支气管分泌物,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能量消耗。 
2.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坚持力所能及的锻炼,每天作呼吸操,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功能。 
3.对于年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抵抗力差的患者,可以定期注射肺炎球菌等疫苗,预防感染发生。

健康问答

  • 请问1型呼吸衰竭与2型呼吸衰竭如何区分?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诊断: 病史及症状 (1)多有支气管、肺、胸膜、肺血管、心脏、神经肌肉或严重器质性疾病史。 (2)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还可有消化道出血。 查体发现:可有紫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静息状态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8.0Kpa(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7Kpa(50mmHg)为Ⅱ型呼衰,单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则为Ⅰ型呼衰。如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7kPa(50mmHg)。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8963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6月23日 13:4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