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胆道出血

胆道出血或称血胆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或肝外血管与胆道之间病理性沟通,血液经胆道流入十二指肠而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
别名: 血胆症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肝脏   胆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症状: 胃肠道出血   胆绞痛   黄疸  
多发人群: 有胆道疾病史者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未特指的黄疸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腹痛、黄疸和上消化道出血是胆道出血的三联征,间歇发作。
1.腹痛:肝内血肿增大牵拉Glisson包膜,引起右上腹或中上腹钝痛,并可向右肩部及背部放射。胆道大出血时,胆道内压力突然升高,或胆道内有凝血块,可引起胆管梗阻或括约肌痉挛而发生剧烈的胆绞痛。
2.上消化道出血:疼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继而发生胃肠道出血。出血量大时,既有呕血又有便血;有的病例呕血中带有胆管枝状血块。出血量较小者,可仅有便血。长期的大便隐性出血,可引起明显的贫血。胃肠出血时,由于胆道内压力下降,疼痛症状可以缓解。
3.黄疸:凝血块、坏死的肝组织或结石等阻塞胆总管,则发生黄疸。此外,胆道感染或胆道内血肿继发感染时,尚有寒战、发热及肝肿大等症状。

病因

1、医源性损伤:
1)胆道手术:由于手术操作或器械柱查胆管,通常可损伤胆管壁而发生小璧的胆道出血.
2)器械检查:用力不当的器械检查和取出结石可导致胆道大出血。肝动脉造影可以显示出血来源于器城检查所致的假性动脉瘤但这类胆道出血,在损伤与出血之间可以有较长的时问间隔,易误诊而导致不恰当的治疗同样,猛力的器械操作也可导致胆道一动脉瘘的形成,立即发生胆道大出血。
3)诊断性肝脏穿刺:诊断性肝穿后胆道出血的发生率为3%——7%。由于小管径穿刺针的使用,所致的大出血已不多见,然而,每年仍有数倒报道更多的病例因出血自止而被遗漏,
4)胆管内置管:梗阻性黄疸,特别是无法切际的胆道恶性肿瘤,常用胆道内置支撑引流管而得到暂时的减压。但久置的支撑管可逐渐压迫、侵蚀胆管壁的滋养血管以至其毗邻的动脉而形成假性动脉瘤或胆管一动脉瘘而发生胆管出血。久置的T管也可侵及粘膜滋养血管而发生胆道出血。
5)肝动脉插管:履行肝灌注化疗的肝动脉插管,导致胆道出血的可能性小。
2.胆管结石与胆道感染:
胆管结石和胆道感染是引起起胆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造成出血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蛔虫和(或)胆石梗阻,引起一个或几个肝段、肝叶的胆管及胆管周围炎症出血。可能来自三种类型的病理变化:
1)广泛性感染:弥散性胆管周围蜂窝状小脓肿形成,进而腐蚀胆管周围的血管形成胆管一血管痿,虽出血属于小血管性或毛细血管性,但脓肿多发,出血灶广泛,可以形成太量出血。
2)局限性大脓肿:蛔虫和(或)结石引起肝胆管严重感染性炎症,管壁组织破坏、形成太脓肿,腐蚀周围的肝动脉或门静脉分支,引起出血。血液,蛔虫(卵)和泥沙石可进入脓腔,其壁可有异物肉芽肿及蛔虫卵沉着,大脓肿周围可有散在的小脓肿。
3)肝胆管囊状扩张:蛔虫或结石所致复发性脓性胆管炎,引起肝胆管节段性狭窄,其梗阻远端的胆计潴留及炎症导致胆管扩张。扩张的肝胆管、炎症波击汇管区的肝动脉或门静脉分支,形成感枝性动脉瘤或门静脉扩张,然后突入肝胆管,破裂形成太出血。左侧肝胆管似易于发生囊状扩张。也有胆囊牯膜溃疡引起胆道出血的报道。
3.肿瘤:肿癌引起胆道出血所占比倒甚小,与泌尿系肿瘤是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不同,常见的肝肿瘤极少引起胆道出血。
4.血管性疾病:太约有l0%的肉眼胆道出血继发于血管疾病,但近年来由于医源性胆道出血的增加,血管疾病性胆道出血的比例已下降。引起胆道出血常见的血管病变是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本病多发生于右肝动脉和肝总动脉,也发生于左肝动脉、胆囊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胆管瘘的常见部位是胆总管和肝胆管。
5.凝血病:凝血机制障碍导致胆道出血可以是自发的。血管畸形伴有凝血异常时更要警惕胆道出血的发生。

检查

1.病史及查体:患者胆道出血前常有肝、胆手术,肝穿刺,肝外伤病史,或者有胆石病、胆道蛔虫、肝胆或胰腺肿瘤病史,且有腹痛、黄疸和消化道症状。
2.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中性多核白细胞增高。
3.肝功能检查:可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部分病人血清胆红素增高,1min胆红素显著升高,提示阻塞性黄疸。
4.B超检查:可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发现胆囊及肝胆管结石,肝、胰的占位性病变。
5.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可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肝动脉的瘤样病变、肝动脉胆管瘘、肝动脉门静脉瘘及肝动脉的异常病变。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的阳性结果为胆道出血提供治疗依据。
6.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 :均显示占位性病变。
7.核素显像:肝胆显像可显示肝胆系肿瘤、外伤、血肿、炎症等。

诊断

1.病史与症状
有胆道感染、肝胆手术(外伤)和出血性疾病史。
1)发热寒战、黄疸和上腹绞痛后出现呕血、黑便,伴肩背部放射痛。
2)出血可自行停止,出血后上述症状即可缓解。
3)出血一周左右发作一次,反复出现,具有周期性。
4)出血时可有失血性休克的一系列征象。
2.体征
有休克征。贫血貌和皮肤巩膜黄染。上腹压痛、肌紧张。肝脏、胆囊肿大有触痛。肠鸣活跃。
3.辅助检查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大便潜血阳性。有梗阻性黄疸的表现。
2)B型超声示肝内有血肿液性暗区。
3)核素198金扫描示肝内占位性病变。
4)纤维内窥镜有时可见胆道出血,结合钡餐检查可排除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可发现出血部位;CT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有时可协助诊断。

治疗

1.保守治疗:如胆管内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溶液、双氧水等。
2.手术治疗
1)肝叶切除术:它切除了肝脏本身的病变及出血的血管,是一种根治性措施,效果理想。其指征是当病变局限于一叶或一侧,尤其是左外叶,而余肝又正常者,如
①可以切除的肝肿瘤引起的胆道出血;
②局限性的肝内感染灶或肝外伤引起的胆道出血
③已肯定出血来自一侧肝内,不能明确出血灶的性质及具体部位。但在严重胆道感染、肝胆手术后或肝外伤后等病情重笃时的胆道出血,行肝切除有一定的风险,且切除量太多易致肝衰、死亡,故此措施宜恰当运用。
2)肝动脉结扎术:其关键在于应选择性地结扎左或右肝动脉,效果较确切,病员也能耐受。非选择性地结扎肝总动脉,病员不易耐受,且因侧支循环的迅速建立而易致再出血。右肝动脉或左肝动脉结扎失败的原因还有
①副肝动脉分支出血;
②代替肝动脉分支出血;
③肝周韧带入肝的动脉侧支的出血;
④门静脉后动脉分支出血。
3.介入放射治疗:
介入放射治疗的基本方法包括选择性动脉栓塞、高选择性动脉内灌注血管活性药物及动脉内膜剥脱。
1)桂塞用物质主要是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粒颗内混入其它物质如钢圈或小气囊等;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血管加压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个方法通过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性地插管并注入栓塞物质,可望达到选择性地阻断血流的目的,效果确实、可靠。虽然也与动脉结扎一样,会产生相应区域的细胞坏死、溶解,但范围较小,而且门静脉继续供血及侧支循环的迅速建立会使血供很快恢复。
2)在高选择插管未成功时,还可行选择性动脉结扎或选用非区片桂塞物质如钢圈或小气囊,设法直接桂塞出血血管的末端。失败的病例可能再行桂塞而成功,也可改用肝动脉结扎或肝切除治疗。肝动脉桂塞的主要并发症是肝功异常、发热、局部肝坏死、桂塞剂返流入其它脏器引起梗死,因此,在门脉高压及伴有区域门静脉阻塞的病例应慎重运用。

预后

胆道出血是很多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不良。

预防

1.预防胆道出血首先要注意消除其病因,应正确处理肝 外伤,肝穿刺活检应尽量用细针,避免反复多次穿刺,要及早治疗胆道结石及胆道蛔虫病。
2.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进行健康体检,避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做快跑、急走等剧烈的活动。
4.饮食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过饱。进食最好细嚼慢咽。食物以稀软易消化、富含营养及少渣为宜。患者还应禁辛辣、油煎食品,同时避免接触和进食对肝脏有损害的毒性物质,如酒、某些药物及化学品等。

健康问答

  • 胆道出血吃什么好?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新鲜水果、蔬菜,燕麦、大麦、红豆、绿豆,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豆芽、海带等)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358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7日 15:5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