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源性损伤:
1)胆道手术:由于手术操作或器械柱查胆管,通常可损伤胆管壁而发生小璧的胆道出血.
2)器械检查:用力不当的器械检查和取出结石可导致胆道大出血。肝动脉造影可以显示出血来源于器城检查所致的假性动脉瘤但这类胆道出血,在损伤与出血之间可以有较长的时问间隔,易误诊而导致不恰当的治疗同样,猛力的器械操作也可导致胆道一动脉瘘的形成,立即发生胆道大出血。
3)诊断性肝脏穿刺:诊断性肝穿后胆道出血的发生率为3%——7%。由于小管径穿刺针的使用,所致的大出血已不多见,然而,每年仍有数倒报道更多的病例因出血自止而被遗漏,
4)胆管内置管:梗阻性黄疸,特别是无法切际的胆道恶性肿瘤,常用胆道内置支撑引流管而得到暂时的减压。但久置的支撑管可逐渐压迫、侵蚀胆管壁的滋养血管以至其毗邻的动脉而形成假性动脉瘤或胆管一动脉瘘而发生胆管出血。久置的T管也可侵及粘膜滋养血管而发生胆道出血。
5)肝动脉插管:履行肝灌注化疗的肝动脉插管,导致胆道出血的可能性小。
2.胆管结石与胆道感染:
胆管结石和胆道感染是引起起胆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造成出血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蛔虫和(或)胆石梗阻,引起一个或几个肝段、肝叶的胆管及胆管周围炎症出血。可能来自三种类型的病理变化:
1)广泛性感染:弥散性胆管周围蜂窝状小脓肿形成,进而腐蚀胆管周围的血管形成胆管一血管痿,虽出血属于小血管性或毛细血管性,但脓肿多发,出血灶广泛,可以形成太量出血。
2)局限性大脓肿:蛔虫和(或)结石引起肝胆管严重感染性炎症,管壁组织破坏、形成太脓肿,腐蚀周围的肝动脉或门静脉分支,引起出血。血液,蛔虫(卵)和泥沙石可进入脓腔,其壁可有异物肉芽肿及蛔虫卵沉着,大脓肿周围可有散在的小脓肿。
3)肝胆管囊状扩张:蛔虫或结石所致复发性脓性胆管炎,引起肝胆管节段性狭窄,其梗阻远端的胆计潴留及炎症导致胆管扩张。扩张的肝胆管、炎症波击汇管区的肝动脉或门静脉分支,形成感枝性动脉瘤或门静脉扩张,然后突入肝胆管,破裂形成太出血。左侧肝胆管似易于发生囊状扩张。也有胆囊牯膜溃疡引起胆道出血的报道。
3.肿瘤:肿癌引起胆道出血所占比倒甚小,与泌尿系肿瘤是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不同,常见的肝肿瘤极少引起胆道出血。
4.血管性疾病:太约有l0%的肉眼胆道出血继发于血管疾病,但近年来由于医源性胆道出血的增加,血管疾病性胆道出血的比例已下降。引起胆道出血常见的血管病变是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本病多发生于右肝动脉和肝总动脉,也发生于左肝动脉、胆囊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胆管瘘的常见部位是胆总管和肝胆管。
5.凝血病:凝血机制障碍导致胆道出血可以是自发的。血管畸形伴有凝血异常时更要警惕胆道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