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胆结石应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即时治疗,一般有非手术及手术治疗两类治疗手段。
胆道系统主要是为了行使运送、贮存、浓缩以及排泄胆汁的作用,因此倘若胆道系统本身解剖生理构造或者胆汁成分有所变异,则会在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形成固体结晶的“胆结石”,甚至造成胆道阻塞,更进一步刺激胆道系统衍生癌症病变。虽然,胆结石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经过几千年的临床观察及研究,其真正导致结石的原因尚未很明确,但根据流行病学探讨,发现胆结石以及其它胆道结石在病因、临床症状、治疗、疾病预防以及治疗预后也不尽相同。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在20~25年龄段发病率高,胆结石还有一个特点:“重女轻男”。据有关资料统计,女性是男性的2到4倍,胆结石的形成与不良的习惯关系密切,常见的原因有:喜静少动、身体肥胖、饮食过量、不吃早餐等,多孕多产的妇女更容易患胆结石。
事实上,胆结石与肝功能及胆汁的新陈代谢有关,由于肝机能异常亦会使得胆汁成分有所改变;因此,在临床上慢性肝炎﹝尤其肝硬化﹞患者,有较高的胆结石罹患率。反之,其它胆道结石最常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由于胆管本身发生先天性狭窄,或者胆道受到肠管中潜进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的感染,而使得胆道内皮细胞损伤,再加上胆汁成分变异而形成结石。再者,胆结石成分还是以胆汁为主﹝其余包括胆固醇、胆色素、甚至钙离子﹞,而在正常的化学及物理环境下,大多数的人都不会产生胆结石,但假若个体本身饮食不当或胆道发生病菌感染,再加上排泄通路阻塞,则会使得其中过量的成分析出沉淀而形成结石。因此,在日常饮食习惯中,应该避免食用高醣类、高油脂类﹝甚至高胆固醇类﹞食物,以免使得胆汁中的三种脂类﹝胆固醇、卵磷脂以及胆汁酸﹞成分分配不均,而易析出结石结晶;假若个体摄取过多胆固醇类食物,则容易产生“胆固醇性结石”;此外,个体罹患习惯性便秘亦较易使得肠内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沿着胆道上行而使得胆道发生细菌感染,如此容易生成结石;再者,根据流行病学的探讨,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患者,亦较易得色素性结石。
胆结石的产生和发作是以胆郁气结,湿热蕴结肝胆为病理因素。在消石的同时不可忽视肝与清肝利胆,通泄郁结,并每须配通化瘀排石之法。治疗胆结石务必须“早”,祛邪注重“尽”,即早期应用清热利胆法,使湿热之毒祛尽,而胆为中清之腑,传化物而不藏,略有所积,皆为有形之失谐=邪,治应顺之降之,通之泻之,祛其实邪,利其气机,使“结着散之,留着去之”,即通法也。结石已成则要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溶石,促使结石从体内溶化、排出,即消法。
二、分类
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从我国80年代初全国调查结果看,胆囊结石发生率约为52.8%,肝内胆管结石为36.2%,胆总管结石为11%。 依据结石化学成分不同,结石通常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二者的混合物(混合型结石)。
胆道是胆汁生成、储存、排送入肠的通道,胆道是人体解剖结构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不仅胆道本身,而且与之邻近的血管也均有众多的变异。
胆囊是含有平滑肌及弹力纤维的囊性器官,它具有储存胆汁,分泌、吸收胆汁成分及通过收缩运动向肠内驱送胆汁的作用。胆囊形似梨状,宽约3~5cm,长约7~10cm,容量约为30~60ml,胆囊内部压力可达4kpa。
胆囊的收缩有三种形式:节律性收缩,每分钟出现2~6次;张力性收缩,由进食或其它排胆刺激引起;蠕动性收缩,发生于胆囊颈部及胆囊管,犹如括约肌样运动。三种形式交替作用,使胆囊内的胆汁间歇地排出。
胆囊可将肝胆汁浓缩5~10倍,浓缩时,90%的水及部分电解质被重吸收。
胆汁由肝脏及胆管持续生成。胆汁是机体的一种极重要的体液,每日的生理分泌量约800~1000ml,也即每小时约30~40 ml的生成量。胆汁不仅参与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还是体内许多代谢产物的内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排泄途径。通常肝胆汁色浅、稀薄、偏碱;胆囊胆汁色深、粘稠、相对偏酸。胆汁的主要成分为水,其主要溶质除了与血浆成分相似的电解质、蛋白质外,还有大量经肝脏生物转化等处理后的经胆排泄物,其中有些是被扬弃的代谢尾产物或有害物质。胆汁成分甚为复杂,临床上受到重视的溶质有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胆汁中的各种电解质和酶(如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转肽酶等)。
胆汁的流动取决于胆汁分泌率、胆囊和胆道括约肌以及十二指肠第二段的舒缩状态,其流向依存于管腔各处的压力梯度,其流速则与驱动压成正比,与阻力成反比。胆汁的分泌率受生活习性及肝脏功能状态影响,依不同的种属而异,如食草动物一般高于杂食动物。
三、常见症状
发热与寒颤:发热与胆囊炎症程度有关。坏疽性胆囊炎及化脓性胆囊炎可有寒战高烧。 胃肠道症状: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时,继腹痛后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急性发作后常有厌油腻食物、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黄疸: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可以出现一过性黄疸,多在剧烈腹痛之后,且黄疸较轻。胆囊结石伴胆管炎,肿大胆囊压迫胆总管,引起部分梗阻,或由于感染引起肝细胞一过性损害等,都可造成黄疸。表现为眼睛巩膜颜色变黄。
腹痛:腹痛是胆囊结石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胆囊结石发作时多有典型的胆绞痛。其特点为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肩背放射。腹痛原因为结石由胆囊腔内移动至胆囊管造成结石嵌阻所引起。由于胆囊管被结石梗阻,使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平滑肌收缩及痉挛,并企图将胆石排出而发生剧烈的胆绞痛。
90%以上胆绞痛为突然发作,常发生在饱餐、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后。平卧时结石容易坠入胆囊管,部分病人可以在夜间突然发病。除剧烈疼痛外,常有坐卧不安,甚至辗转反侧、心烦意乱、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表现。每次发作可持续10分钟至数小时,如此发作往往需经数日才能缓解。疼痛缓解或消失表明结石退入胆囊,此时其他症状随之消失。
四、成因及过程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五、胆色素结石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结石在亚洲十分常见,感染源可能归咎于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胆结石患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好发于女性。育龄妇女与同龄男性的患病比率超过3:1,而七十岁以后则下降到2:1。怀孕、肥胖、西化的饮食、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另外,人种因素亦与发病相关,如美国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过75%,是全球胆石最高发的人群。
1983~1985年对我国26个省市11342例胆石患者调查显示,胆石的分布、类型与地域、饮食、职业、感染相关。在饮食习惯中,凡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其中任何一类吃得多者,其胆囊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较高,而普通饮食或蔬菜吃的多得则胆管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增高。城市胆管结石:胆道结石约为3~5:1,农村为15:1。职业中职员胆囊结石接近70%,胆管为20%;工人中胆囊结石接近60%,胆管为30%;农民中胆囊结石仅25%,胆管占65%。胆固醇结石73%在胆囊,17%在肝内外胆管;胆色素结石62%在肝内外胆管,27%在胆囊。在美国,约有10%~20%的男子和20%~40%的女子患胆石症,后者每年造成约10000人死亡。因与胆石有关的疾病而每年都有50多万人的胆囊被切除,其费用超过60亿美元。
造成胆结石“重女轻男”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喜静少动
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淤滞,促发结石形成。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多。
2、体质肥胖
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嗜好的直接成果就是身体发福,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岁以上体胖女性,是胆结石最高发人群,此时,女性雌激素会使得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
3、不吃早餐
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4、多次妊娠
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则大大增加,而多产妇女发病率则更高。
5、餐后零食
现在我国很多家庭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家人吃完晚饭后,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聊天边看电视。这种餐后坐着吃零食的习惯可能是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6、硬化者
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则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7、遗传因素
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更经常产生。美国西南部的当地美国人患胆固醇胆石症的危险性很大(>80%),这一点似乎包含一种遗传因素。
六、中年妇女为何易得胆结石
胆石症是各种年龄的人都可能罹患的疾病,但以女性居多,调查显示,女性高出男性2~4倍以上,从年龄上看又中年女性居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内分泌改变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能直接影响肝脏酶的代谢,从而使肝细胞分泌胆汁的成分发生改变———胆酸含量减少,胆固醇含量增加。此外,雌性激素还能干扰胆囊收缩功能,使胆汁排出受阻,造成胆汁淤积,促使胆结石形成。
多次妊娠多胎生育的妇女发病较多。因为妊娠期间血液中胆固醇上升,胆汁中胆固醇亦随之增多,胆固醇与胆汁、卵磷脂比例改变后,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胆固醇易沉积形成结石。
缺乏锻炼中年妇女家务缠身,又喜静不爱运动,从而使胆囊收缩能力下降,排空延迟,导致胆汁淤积,浓缩过度,胆盐溶解胆固醇的能力下降,胆固醇易结晶析出,并逐渐层叠为结石。
不吃早餐有部分妇女为减肥而不食早餐也易患胆结石。不吃早餐的人,胆汁长时间储存在胆囊内,水分重吸收增加以致过度浓缩,其中胆盐成分的化学刺激可使胆囊粘膜发炎改变其功能。且胆汁滞留时,胆汁碱度增高,胆盐溶解胆固醇的能力降低,促使胆石形成。
七、爱吃甜食易患胆结石
美国科研人员研究发现[5],50岁左右的妇女吃甜食过多,会导致发生胆结石:过量的糖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三者比例关系严重失调。过量的糖还能自行转化为脂肪,导致人体肥胖。肥胖并不会使所有的人长结石,但对中年妇女来说,它却是招致胆结石的温床。长期食糖过量,还会加速细胞的老化。因为,糖属于酸性食物,大量吃糖可使体液变成中性或弱酸性,促使细胞衰老。大量吃糖,还会过多消耗体内的钙,造成骨骼脱钙,导致骨质疏松和易发生骨折。
八、胆结石不治疗的后果
胆结石不治疗结果--胆绞痛
每年大约2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在没有症状的间歇期内,结石在胆囊中漂浮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当油餐后或在夜间,胆囊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为排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与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常常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胆结石不治疗结果--胆囊癌
一位肝胆外科专家说,过去,人们熟悉的只是胆结石、胆囊炎,如今胆管癌也很常见了,而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这证明胆囊癌与胆结石是直接的联系,有资料表明约0.5%~1%的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这种情况导致时常误诊,有统计误诊率可达79.5%。往往在胆结石手术时才发现胆囊癌,多为晚期,疗效极差,绝大多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专家指出,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将没有转移的胆囊癌进行单纯胆囊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92%。 专家指出,任何癌症都应以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胆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年龄超过50岁,特别是女性,应考虑预防性胆囊切除。
胆结石不治疗结果--各类胆源性炎症
胆结石导致胆囊炎可能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一些小的结石落入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而每次落入胆总管后均可损伤胆总管末端肝胰壶腹括约肌,反复如此则造成胆总管末端狭窄,继发胆总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一些大的结石嵌顿、压迫胆囊及其邻近器官会形成胆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横结肠瘘、胆囊胆总管瘘等。
九、癌变
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胆管内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可沿着胆管树发生在任何部位。
十、胆结石-B超显示
0-65岁,主要表现为黄疸、偶尔伴有疼痛和体重丢失。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华枝睾吸虫、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与胆囊炎相似,常常在胆囊切除时偶然发现,90%胆囊癌是腺癌。一年生存率仅14%。80%~90%胆囊癌伴胆石,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大多与胆结石的相同。美洲土著的一些人群有遗传倾向,他们在较年轻时发生胆结石的频率就很高,胆囊癌在他们当中的发病率为普通人群的5-10倍。胆结石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有关。胆囊癌尤其与大结石(直径>3cm)或有慢性炎症的胆囊壁的钙化(瓷胆囊)有关,这些发现因此被许多专家认为是胆囊切除术的指征,即使是无症状的患者也可行胆囊切除术。然而、由于胆囊腺癌在胆结石病人中的发生率小于l/1000,因此目前对胆囊癌的预防在大多数患有无症状胆石的病人不被看作是胆囊切除的指征。
十一、预防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这也就从反方面提醒大家,虽然生活条件在不断的提高,亲朋好友间聚会也逐渐增多。不少人节日期间“吃大餐”机会多,吃大鱼大肉的频率也很高,暴饮与肥腻成了胆结石等结石病的主要诱因。一些经常忙应酬、过夜生活、长期出差的男性甚至会发生肾结石。专家认为,一般40岁左右的人体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结石,但小结石一般可通过自身的排泄机能逐步排出,只要注意合理饮食,大多可避免结石的疼痛及手术之苦。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健康饮食的脂肪来源,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坚果类。
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但胆汁中成分的改变,特别是胆盐与胆固醇在胆汁中含量的变化,是胆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这二者在胆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胆固醇是溶解状态,随胆汁排出。如果胆盐过少,或者胆固醇过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关系,胆固醇便处于过饱和状态,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便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如同时胆囊还有炎症、蛔虫卵、坏死组织及胆色素者,结石就更易形成。而糖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使胆固醇增加,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促使胆结石形成。
有人曾对267名胆石症病人及600名健康人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吃糖越多,胆结石发生率就越高。因此,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必须少食糖。
十二、胆结石生活规范
1、维持理想体重。
2、保持运动的习惯。
3、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定时定量。
4、绝对禁止暴饮暴食。
5、避免长时间以坐姿从事工作。
6、避免过于疲劳。
7、不可穿着束紧胸腹的紧身衣物。
8、若有便秘症状,须积极治疗。
十三、检查和诊断
1、超声检查
2、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
4、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5、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6、超声内镜(EUS)
7、核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
8、螺旋CT胆管成像
9、放射性核素扫描
十四、治疗
(一)胆结石的非手术疗法
1、溶石疗法(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形成胆囊结石的主要机理是胆汁理化成分的改变,胆汁酸池的缩小和胆固醇浓度的升高。通过实验发现予口服鹅去氧胆酸后,胆汁酸池便能扩大,肝脏分泌胆固醇减少,从而可使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转为非饱和状态,胆囊内胆固醇结石有可能得到溶解消失。1972年Danjinger首先应用鹅去氧胆酸成功地使4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溶解消失。但此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如谷丙转氨酶有升高等,并可刺激结肠引起腹泻。
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治疗适应证:①胆囊结石直径在2cm以下;②胆囊结石为含钙少的X线能透过的结石;③胆囊管通畅,即口服胆囊造影片上能显示有功能的胆囊;④病人的肝脏功能正常;⑤无明显的慢性腹泻史。治疗剂量为每日15mg/g,疗程为6~24个月。溶解结石的有效率一般为30~70%。治疗期间每半年作B超或口服胆囊造影1次,以了解结石的溶解情况。由于此种溶石治疗的药物价值昂贵,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又必须终生服药,如停药后3个月,胆汁中胆固醇又将重新变为过饱和状态,结石便将复发,据统计3年复发率可达25%,目前此种溶石治疗还有一定的限制。此外,一些新的药物,如Rowachol,甲硝唑(metronidazole)也有一定的溶石作用。苯巴比妥与鹅去氧胆酸联合应用常能增加溶石效果。1985年更有人报告应用经皮肝穿刺胆囊插管注入辛酸甘油单脂或甲基叔丁醚,直接在胆囊内溶石,取得一定的疗效。
2、中医药溶石碎石促排石(适于结石细沙样而且少 胆囊功能完好的患者)
3、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ESWL) : 1984年Lauerbwch首先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胆石症(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lithotripsy,简称ESWL)。常用的震波碎石机为EDAP LT-01型,该机由镶嵌在一个抛物面圆盘上的320枚压电晶体,同步发出震波,形成宽4mm、长75mm的聚集区,声压为9×107PZ。一般采用1.25~2.5次/sec的冲击频率,100%的治疗功率,历时60~75分钟,胆囊内结石便可粉碎。此外,还采用B型超声实时成象,对结石定位,并监控碎石的过程。用震波碎石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适应证为胆囊内胆固醇结石,口服胆囊造影显示为阴性结石,结石直径在12~15mm者不超过3枚,直径在15~20mm者仅1枚,并要求有一个正常的胆囊收缩功能。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1988年1月起已应用EDAP-LT 01型震波碎石机治疗687例胆囊结石病例,结石粉碎率为98%。一震波治疗后1、2、3、4和6个月胆囊结石的消失率分别为27%、33%、40%、45%和50%。治疗后的副作用轻微,如右上腹隐痛不适(45%)、胆绞痛(16%)和乏力等,未发现肝、胆、胰和胃肠道等脏器损害的并发症。为提高结石粉碎后的消失率,在震波前后服用熊去氧胆(UDCA)8mg/kg/d,以达到碎石和溶石的协同作用。结石消失后为巩固疗效,可继续服用半年。此法安全有效,仍有约11.2%结石复发率,治疗费用昂贵,治疗适应范围严格,均属不足之处。
(二)胆结石的手术疗法
1、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取石 ;2、开腹探查胆管取石 ;3、腹腔镜微小切口切除胆囊; 4、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 ;5、小切口保胆取石方法(适合于那些胆囊功能完好,年纪轻的患者,也是目前比较好的既可以把结石取出又可以保住胆囊的方法)。
十五、肝胆管结石有些什么临床特点
肝胆管结石是指肝内胆管系统产生结石,所以,又称肝内胆管结石。常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存在,但也有单纯的肝内胆管结石,又称真性肝内结石症。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越来越多,在国内报道的474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石病中,这种结石占15.4%。多数伴有胆总管结石。结石的分类多属胆红素结石。 肝胆管结石多有黄绿色块状或“泥沙样”结石的成分,多为胆红素钙。结石中心常可找到蛔虫卵,所以有的医师认为肝胆管结石系由胆道蛔虫、细菌感染致胆管阻塞所致。 肝胆管结石以左叶肝管居多,肝左外叶上、下段肝胆管汇合处的胆管略为膨大、结石多停留在该处,右侧肝胆管结石多见于右后叶胆管内。临床特点多表现为:(1)患者年龄较胆囊结石患者为轻,部分病人与肝内胆管先天的异常有关。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发冷、发热、黄疸反复发作的病史。(2)对肝功能有损害,而胆囊功能可能正常。反复发作期可出现多种肝功能异常,间歇期碱性磷酸酶上升;久病不愈可致肝叶分段发生萎缩和肝纤维化。 (3)腹痛、黄疸、发热是主症,但很少发生典型的剧烈的绞痛。(4)并发症多且较严重。较常见的有化脓性肝内胆管炎、肝脓肿、胆道出血等。 (5)胆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而无肝外胆管扩张,肝管内有小透亮区。
十六、胆结石的饮食疗法
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但胆汁中成分的改变,特别是胆盐与胆固醇在胆汁中含量的变化,是胆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这二者在胆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胆固醇是溶解状态,随胆汁排出。如果胆盐过少,或者胆固醇过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关系,胆固醇便处于过饱和状态,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便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如同时胆囊还有炎症、蛔虫卵、坏死组织及胆色素者,结石就更易形成。而糖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使胆固醇增加,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促使胆结石形成。 有人曾对267名胆石症病人及600名健康人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吃糖越多,胆结石发生率就越高。 因此,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必须少食糖。 1、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寄生虫感染;2、宜进食低脂肪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可食猪瘦肉、鸡肉、鸭肉、蛋清;3、忌食油炸食物、动物脂肪及内脏,慎食蛋黄、鱼、甲壳类动物;4、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达到抑制结石的生成和缓解结石梗阻引起的疼痛。
饮食治疗的原则是: 1、热量供给要满足生理需要,但要防止超量,一般为1500~2400千卡; 2、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胆囊收缩以缓解疼痛。手术前后饮食中的脂肪应限制在20克左右,随病情好转可略为增加,以改善菜肴色香味而刺激食欲。忌用油腻、煎、炸以及脂肪多的食物,如肥猪肉、羊肉、填鸭、肥鹅、黄油、油酥点心、奶油蛋糕等。
十七、哪些人容易患胆结石?
答: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我国人群中发病率在15%左右。医学研究发现下列人较易患胆结石。 1、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郁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2、 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3、 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4、蛔虫感染者不注意饮食卫生感染蛔虫病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就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5、 肝硬化者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身体中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十八、多发型胆结石常识
胆结石很大一部分患者是没有症状的,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隐性结石”、“无症状胆囊结石”,又称“胆囊安静结石”,这种情况常常在健康检查或诊治其他疾病被偶然发现,而这时常常已经转化为多发型胆结石。
胆囊多发结石的诊断:多发型胆结石的诊断一般都是根据病史,如常有右上腹部疼痛,并向右肩部放射、伴有发热等症状做出初步诊断,然后通过B超检查进行确诊,B超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高达95%以上;所以,对怀疑有胆囊结石的病人,一般选用B超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多发型胆结石预防:因为结石的缘故,固然要禁嘴很多,像酒及含酒精类饮料,而且要做到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结石,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多发型胆结石的治疗:多发型胆结石的碎石就是利用碎石仪器所产生的机械冲击波(震波),此震波以声波前进,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压力,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主要是由于胆道系统本身的解剖因素所致,胆囊内的碎结石首先要借助胆囊收缩功能和胆汁一起通过胆囊管排入胆总管,再在胆总管的压力及胆流作用下将碎石通过奥狄氏括约肌排入十二指肠。即使碎石很成功,如果在排石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一般来说,胆道不透光结石、巨大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胆囊功能不全及胆道狭窄或阻塞者不宜碎石,否则不仅达不到良好的碎石目的,反而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
十九、正确判断某些特殊检查结果
1、关于胆囊胆管联合造影通常认为,本检查对胆结石发现率较高,但有的患者虽确有胆结石,而检查结果却是胆囊胆管不显影或结石阴性。这是因为:(1)有严重肝功能障碍或高度阻塞性黄疸时,肝脏不能排泄造影剂到胆囊胆管;(2)患者过度肥胖时,造影剂如用量不足,则胆囊胆管显影较淡,结石不易看清;(3)在患幽门梗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时,如用口服造影剂,则造影剂不能被很好吸收,显影常不佳;(4)妊娠后期或哺乳期,造影剂易进入乳腺内,胆囊胆管内的造影剂可减少;(5)胆囊胆管因某种生理或病理原因,排空太快或充盈太慢,当摄像时造影剂已排空或尚未进入胆囊胆管;(6)奥狄括约肌松弛,致胆管内压力降低,胆汁及造影剂直接自胆管流入肠道,而不进入胆囊,胆管内造影剂所存无几;(7)长期素食者,胆汁蓄积在胆囊内不排出,新胆汁及造影剂不能进入胆囊;(8)患慢性胆囊炎时,因胆囊壁增厚可影响显影的清晰度。 鉴于以上情况,如胆囊胆管不显影或结石阴性时,倘未能排除系上述原因所致,不要轻易放弃胆结石诊断的可能。
2、关于B超检查此项检查对胆结石的发现率虽可高达90%以上,但并非100%,换言之,即少数病例仍有漏诊或假阴性。原因是:(1)结石较小或泥沙样结石,光团及声影不明显;(2)由于结石对胆囊壁的刺激可引起炎症,致使胆囊壁的回声亦较强,如当声束的投射角度恰处于炎症较重的胆囊壁之后胆结石标本时,结石回声与胆囊壁回声发生重叠,可被误认为是胆囊壁而漏诊;(3)胆囊隐蔽或位置异常,不易探到;(4)胆囊萎缩或结石充满胆囊,胆囊内胆汁与结石的明显差别消失,致胆囊轮廓模糊不清,结石不易辨认;(5)肥胖者的胆囊常显示不清;(6)仪器灵敏度过高,特别是远场增益太大时,胆囊附近组织的回声增强后,容易干扰结石回声;(7)操作者经验不足。故如B超检查结石阴性,应充分考虑是否为上述某种原因所致,只有在排除这些原因之后,才能对结石作出否定的诊断。
3、关于CT扫描检查本检查法胆结石发现率不如胆囊胆管联合造影和B超检查高,因胆囊胆管是中空器官,内含空气,可影响其检查效果。故不能根据CT扫描结果阴性,便否定结石的存在。
可见,上述3种特殊检查(也是目前对胆结石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均有某些局限性,不能过分依赖。对其局限性要有充分认识,方可避免或减少漏诊和误诊。
二十、警惕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
本病有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这是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的另一原因.这些病例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无症状和体征此种类型(又称静止型)的患者,主要是在健康体检时,作常规B超检查才被发现,平时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此种患者极易漏诊。
2、无发作诱因通常情况下,胆绞痛发作常因吃油腻食物诱发,但我们发现有些病例并无诱因而突然发病,这种情况常易误诊为胆道蛔虫症。
3、无右上腹疼痛症状胆石症右上腹绞痛是首发或主要症状,但有的患者发病时右上腹无疼痛,一开始即出现黄疸和高热。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可能与老年人的疼痛感觉阈生理性减退有关。
4、黄疸呈进行性加重胆结石发作时引起的黄疸,一般规律是时轻时重,呈波动性。但有些本病患者的黄疸呈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和波动现象,很易误诊是胆管系统肿瘤,这主要是结石阻塞了胆管并且嵌顿较紧所致。
5、既往无胆绞痛反复发作史诊断本病时,既往有胆绞痛反复发作史是重要诊断依据之一。但有的病例第一次胆绞痛发作即是本病,易误诊为其他急腹症。因为反复发作总有第一次。
对上述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必须充分认识,并提高警惕,临诊时如能想到本病也可能有这些不典型表现,医患配合并进一步深入检查,就可大大减少误诊或漏诊的发生。
二十一、要区分胆结石和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可出现右上腹撑胀疼痛,体位改变和呼吸时疼痛加剧,右肩或后背部放射性疼痛,高热,寒颤,并可有恶心,呕吐。慢性胆囊炎,常出现消化不良,上腹不适或钝疼,可有恶心,腹胀及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胆石症的表现很多与胆石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如果结石嵌入并阻塞胆囊管时,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但也有症状不典型,不感疼痛的,称"无疼性胆石"。胆囊炎并发胆石症者,结石嵌顿时,可引起穿孔,导致腹膜炎,疼痛加重,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或衰竭。胆囊炎胆石症可加重或诱发冠心病,引起心肌缺血性改变。专家认为:胆囊结石是诱发胆囊癌的重要因素之一。胆囊炎胆石症常可引起胰腺炎,由胆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约占50%。困此,胆囊炎要及时调治。胆结石体外碎石——要负责任的告诉广大病友 胆结石不能进行体外碎石。
二十二、胆结石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胆结石可能会癌变,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2、继发性胆管结石
3、继发性感染肝
二十三、胆管结石常用的手术方法
肝胆管结石病是特指始发于肝内胆管系统的结石,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方法。手术方法有:
(1)取尽结石、切除病灶时所用的手术方式包括:①经肝门肝内胆管切开探查取石术;②经肝实质肝内胆管切开取石术;③肝叶或肝段切除术。
(2)切开狭窄、解除梗阻、修复胆管缺损时常用的术式:①狭窄胆管切开整形,带蒂空肠瓣修复胆管缺损;②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胆囊瓣修复肝胆管缺损;③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肝圆韧带脐静脉内膜修复肝胆管缺损。
(3)使胆道引流通畅的术式(胆肠内引流术):①胆管空肠鲁氏Y吻合术;②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③间置空肠胆管空肠吻合术
二十四、胆结石的九大诱发因素
一个长有结石的胆囊,会失去它贮存、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保留一个有病的胆囊,就相当于保留一个病灶。切除胆囊后可诱发结肠癌和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的说法,并未取得医生的共识和确认。胆囊结石如长期内科保守治疗,可发生许多严重并发症。
传统手术“一切了之”虽可立竿见影,但风险大,治标不治本,复发率高,恢复慢。口服药物经胃肠吸收,多种酶解,血液循环,药物无法直达病灶,有效成分损失很大。
随着腔镜技术在外科的运用,胆结石治疗已告别开刀时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也是目前胆石症治疗的“金标准”。
腹腔镜技术将10多厘米长的刀口缩为只有1厘米左右的皮肤小创口,做手术从此不再大伤元气,也不会在身上留下难看的疤痕。大大降低了切口感染、刀口疝、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一般术后当天或观察1~3天即可出院,1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综合费用明显降低。
胆结石有以下九大诱发因素:(1)经常喜欢吃高糖、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2)患胆道寄生虫病者,如蛔虫、肝吸虫病等。(3)女性激素增高者。 (4)肥胖及体力活动减少者。(5)胆囊及胆道感染者。 (6)身患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溶血性疾病等。(7)长期服降血脂药物:如安妥明、烟酸。(8)情绪:长期精神紧张、抑郁。(9)遗传。
二十五、肝胆结石患者吃酸味食品病情会加重
一般情况下,肝胆结石患者都有上腹部胀满、右胁下不适、纳差、口苦或口中无味等症状,大都想进食一些有滋味的特别是像葡萄、橘子、山楂、苹果这类有着明显酸味的水果以消除上述不佳感觉。亲朋好友常是买这类水果来探视病人,以期抚慰病人。但事与愿违,肝胆结石患者进食这类水果后往往病情反而加重,腹部更加胀满,右胁下由不适转为疼痛,厌食甚至呕吐。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则会出现阻塞性黄疸以及由于胆管发炎而引起的发热现象。
究其原因,酸味水果正是由于其味酸,有着较强的收敛作用,它可使奥狄氏括约肌收缩,从而加重肝胆结石患者的胆汁郁积状态,因此使患者病情加重。中医认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它说明人体的津液、精血是由饮食五味所滋养而产生的,但人体的五脏也会由于饮食五味的偏嗜而被伤害,所以当食用过多的酸味食品时,就会造成肝阳偏亢,而使肝脾不和,从而损伤脾的运化功能。这里的脾气,实际上是指胆汁的消化功能。因此,肝胆结石患者要绝对禁食酸味水果,而当人们去探视他们时,也不要带这类水果,以防病人病情加重。
二十六、胆结石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
2、胃肠道疾病:如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位置高的阑尾炎及右侧结肠疾病等;
3、胆道疾病:如胆道功能失调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道寄生虫等;
4、其他:如右侧肾盂肾炎带状疱疹及神经根炎等。
二十七、胆结石术后饮食
一般来讲,术后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1、少吃刺激的辛香料、碳酸饮料、酒精等促进胃液分泌的食品,胃液会刺激胆囊收缩,增加结石的发生。 2、早中晚三餐要固定时间食用。胆汁排泄不规则时,胆囊中的胆汁很容易凝固成结石。 3、食物纤维具有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的功能。要摄取含丰富纤维的糙米、胚芽米、蔬菜、海藻等。4、限制脂肪饮食。胆固醇升高很容易产生胆结石,要限制含丰富动物性脂肪的蛋、奶油、牛油、肝、鱼卵类等食物。 胆结石病人术后第一天需禁食,因为肠胃尚处于麻醉状态,病人只能喝米汤,第二天可以进食。胆管结石手术后的病人则需要禁食三天,无论1天还是3天,对手术后的病人来说,都是需要忍受饥饿的,必须要给消化功能一点时间,让它恢复恢复。部分病人还会有术后腹泻、恶心、呕吐的症状,身体会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过了1天至3天,是不是就可以大饱口福了呢?可不行,因为您的胃肠经历这样术前术后的折磨,一时还承受不了那么重的负担。胆结石或胆结石术后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尽量少吃油腻食物。至于应该清淡到什么程度,确实没有明确的标准,我认为坚持普通饮食即可,尽量多吃蔬菜,少吃肥肉和动物油,规律饮食,戒烟酒,少吃零食,加强运动锻炼。如果不坚持清淡饮食,仍然吃大量油腻饮食,吸烟喝酒,容易导致结石复发。胆结石手术后,平时不需要服用药物预防。应定期检查,可6个月至1年上腹部B超复查一次,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二十八、胆结石患者的饮食注意
胆结石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或是手术治疗的同时,在饮食方面也要科学地巧安排,济南空军456医院胆道疾病专家介绍,应当做到“六要”和“五忌”。
“六要”是:
一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或凉开水冲一冲,以防吃入蛔虫及残留农药。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良好习惯。
二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
三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
四要常吃些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
五要多吃些能促进胆分泌和松弛胆道括约肌、有汁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查、乌梅、玉米须 (泡茶慢慢喝)。
六要吃旱餐,不可让空腹的时间太长。
此外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经常运动,防止便秘,二是肥胖者要计划减肥,因为肥胖会促使胆固醇大量分泌,加重病情。
“五忌”包括:
一忌吃含胆固醇较高的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二忌吃含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
三忌借节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
四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
五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汗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
二十九、胆结石常见的3种症状分型
1、无症状 这种结石也较安静结石,大部分胆结石患者都无任何症状。所谓的无症状是指平时没有绞痛等其他明显的症状,甚至终生都不会被发觉。这也正是很多胆结石患者忽视胆结石治疗的原因。这种情况就需要大家定期的做一些常规的检查,一旦发现及时治疗,一旦耽误了治疗,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不堪设想的。
2、非特异性症状 胆结石患者有时会有轻微上腹闷胀、隐痛、不适、嗳气等症状,特别是在进食油腻的食物后症状更明显,因此很容易被误诊,当做一般的成为疾病或肝脏疾病来治疗。因此患者在作此类检查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以免发生误诊。
3、常见症状 胆结石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最常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右边最下面一根肋骨周围痛,并会放射到肩和背部,常伴有恶心,呕吐,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还会出现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 胆结石的有并发症还会出现上低烧、寒战、大汗淋漓甚至伴有黄疸等症症状,这些胆结石的初期症状可以作为患者自己初步诊断的参考,一旦发现由以上症状的患者就要及时检查确诊以便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