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分类方法有多种,最广为接受的是根据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起源于右心室的特发性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RVT)和起源于左心室的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其中以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RV0T—VT)和起源于左心室中后问隔部的左室特发室速(ILVT)最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分别如下:
1.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0T—VT):
国外报道RVOT-VT占全部IVT的80%,国内尚缺乏类似流行病学资料。RVOT—VT根据临床表现分为2种:反复单形性室速(repetitive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RMVT)和阵发性(运动诱发性)持续性室速。其中多数为RMVT,两种类型 可有一定重叠。两者均对腺苷敏感,共占RV0T—VT的90% ,又称腺苷敏感性室速。
1)反复单形性室速(RMVT)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主要在20——50岁之间。男女均较多见,以女性略多。大约1/3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少数患者可有头晕和不典型胸痛,发生晕厥的比例大致为10%,心脏骤停罕见。ECG主要表现为频发右心室起源的室早,成对室早.频繁发作的短阵单形室速期间夹有1——3个窦性心搏,室速的形态与室早形态相同。典型RMVT通常有静息时发作,并有一段时间内短阵非持续性室速不断发作.但RMVT也可在运动后诱发,少数RMVT可发展成运动诱发的持续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持续性右心室流出道心动过速:多发生于3O——5O岁左右男性,室速发作可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运动或静脉内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易诱发,心内程序刺激可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2.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ILVT):
本病多见于年轻人,男性占绝大多数。因其多可被静注维拉帕米所终止.故亦称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心动过速。室速发作时症状与RV0T—VT相似,但ILVT症状出现率较RV0T—VT高与RV0T—VT不同。ILVT的发生与运动等关系不大。ILVT常不能自行终止,有无休止发作倾向,故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可能性较RV0T—VT大。ILVT的心电图绝大数表现为RBBB+电轴左偏。提示室速起源于左后分支分布区即左下后问隔,QRS波一般比较窄.多在1O0——140ms之间。少部分起源于左前分支部,心电图呈RBBB+电轴右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