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IVT)是指目前的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确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且无促心律失常因素存在的室性心动过速。
别名: 特发性室速  
英文名: 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
发病部位: 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 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多发人群: 各年龄组儿童和青少年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术
并发疾病: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分类方法有多种,最广为接受的是根据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起源于右心室的特发性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RVT)和起源于左心室的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其中以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RV0T—VT)和起源于左心室中后问隔部的左室特发室速(ILVT)最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分别如下:
1.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0T—VT):
国外报道RVOT-VT占全部IVT的80%,国内尚缺乏类似流行病学资料。RVOT—VT根据临床表现分为2种:反复单形性室速(repetitive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RMVT)和阵发性(运动诱发性)持续性室速。其中多数为RMVT,两种类型  可有一定重叠。两者均对腺苷敏感,共占RV0T—VT的90% ,又称腺苷敏感性室速。
1)反复单形性室速(RMVT)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主要在20——50岁之间。男女均较多见,以女性略多。大约1/3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少数患者可有头晕和不典型胸痛,发生晕厥的比例大致为10%,心脏骤停罕见。ECG主要表现为频发右心室起源的室早,成对室早.频繁发作的短阵单形室速期间夹有1——3个窦性心搏,室速的形态与室早形态相同。典型RMVT通常有静息时发作,并有一段时间内短阵非持续性室速不断发作.但RMVT也可在运动后诱发,少数RMVT可发展成运动诱发的持续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持续性右心室流出道心动过速:多发生于3O——5O岁左右男性,室速发作可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运动或静脉内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易诱发,心内程序刺激可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2.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ILVT):
本病多见于年轻人,男性占绝大多数。因其多可被静注维拉帕米所终止.故亦称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心动过速。室速发作时症状与RV0T—VT相似,但ILVT症状出现率较RV0T—VT高与RV0T—VT不同。ILVT的发生与运动等关系不大。ILVT常不能自行终止,有无休止发作倾向,故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可能性较RV0T—VT大。ILVT的心电图绝大数表现为RBBB+电轴左偏。提示室速起源于左后分支分布区即左下后问隔,QRS波一般比较窄.多在1O0——140ms之间。少部分起源于左前分支部,心电图呈RBBB+电轴右偏。

病因

引起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很多,可见于心血管系统本身的疾病,亦见于其他各种疾病引起的心脏损害,如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另有一部分原因不明的“正常人”。 
1.生理性: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部分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全身疾病,其多在运动时发作。 
2.心脏疾病:常见有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病术中和术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等。 
3.药物和毒物作用:如洋地黄、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其他药物中毒或过敏等均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 
4.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是致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 
5.全身性疾病:重度缺氧窒息、SLE、严重感染等均可致心肌损伤后引起室性心动过速。

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室速的心电图特征为:
1)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2)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3)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规则,但亦可略不规则;
4)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室房分离;偶尔个别或所有心室激动逆传夺获心房;
5)通常发作突然开始;
6)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室性融合波的QRS波群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其意义为部分夺获心室。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的存在对确立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按室速发作时QRS波群的形态,可将室速区分为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QRS波群方向呈交替变换者称双向性室速。
2.心电生理检查
心电生理检查对确立室速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若能在心动过速发作时记录到希氏束波(H),通过分析希氏束波开始至心室波(V)开始的间期(HV间期),有助于室上速与室速的鉴别。室上速的HV间期应大于或等于窦性心律时的HV间期,室速的HV间期小于窦性HV间期或为负值(因心室冲动通过希氏束-普肯耶系统逆传)。由于导管位置不当或希氏束波被心室波掩盖,则无法测定HV间期。心动过速发作期间,施行心房超速起搏,如果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QRS波群的频率相应增加,且形态变为正常,说明原有的心动过速为室速。 应用程序电刺激技术,大约95%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患者在发作问歇期能诱发出与临床相同的室速。程序电刺激或快速起搏可终止75%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发作,其余25%的室速发作则需直流电转复。由于电刺激技术能复制与终止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可用作射频消融治疗时标测和评价效果。

诊断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临床分型目前尚无统一意见。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内钙离子增加,诱发延迟后除极为其机制,亦有认为折返为其电生理基础,其为维拉帕米终止其发作的理论基础,同时其对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击除颤无效。
诊断标准:
1.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形态呈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室性心动过速可经心房或心室期外刺激诱发。
2.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
3.对维拉帕米敏感。有人称之为Beihassen室性心动过速。

治疗

1.药物治疗
对于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持续性室速和RMVT,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发作频度及有无症状,如若发作次数少,无症状或症状轻,可不治疗,否则应治疗。药物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有效率为25%——50%。无效时可选用普罗帕酮或索他洛尔。胺碘酮副作用较大,目此建议一般不选用。左心室特发性室速主要首选维拉帕米,包括即刻终止和预防复发。无效时可选用其他类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如I娄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等。
2.射频消融治疗
lVT的射频消融成功率高,根据2000年全国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注册的统计结果,特发性室速RFCA的成功率为92.7%。凡是临床确诊的IVT症状明显、反复发作、药物不能有效预防发作及出现明显循环干扰者均为RFCA的适应症。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确的心内膜标测,标测的方法有激动标测、起搏标测及近年来一些新的三维标测技术。

预后

 
特发性室速一般预后良好,多数仅有室速本身引起的症状;但也有发生猝死的报道。如室率过快、持续时间过久或处理不当,特发性室速发生晕厥和血压改变的亦不罕见。

预防

积极预防先心病;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如各种胃肠疾患、尿毒症、风湿热、川崎病、神经系统因素、低温、麻醉与药物中毒等等引起的心律失常。

健康问答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饮食注意些什么?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平时多吃点蔬菜,尽量少吃油脂食物, 多吃含植物大豆(或鱼虾类)蛋白的产品 最好不要吃热性事物,多吃些凉性水果。生活有规律,不要吸烟和...酗酒;放松心情最好常听听喜欢的轻(柔)音乐。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370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5月23日 16:1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