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肺部积水

肺部积水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病因甚为广泛涵盖心肺功能障碍、全身性感染到恶性疾病,若不治疗,随着积水越积越多,压迫着肺脏,令它凹陷,患者会无法呼吸,非常痛苦,而且也有生命危险。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肺部  
就诊科室: 胸外科  
多发人群: 无特殊人群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疾病知识

症状

1.急性肺积水初期的症状可能只是咳嗽,尤其以半夜咳嗽,无法平躺为特性,常被误为气管发炎或感冒而未予以重视。事实上若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必须坐着睡觉等等症状时切勿轻忽,这些都是急性肺积水的临床症状之一。  
2.急性肺积水也常好发于天气变冷的秋冬之际,主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疾病、全身系统性高血压、扩大型心肌病变、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炎、尿毒症等。若因为血压控制不好、心律不整、感染、体液负荷超载(fluidoverload)、贫血、压力或病人的顺应性(compliance)差时,则容易恶化心脏衰竭的情况而造成急性肺积水。

病因

引起肺部积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感染是肺积水病因中最值得注意的因素之一。病毒、细菌、支原体和结核杆菌等引发的肺炎和胸膜炎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2、肿瘤如转移性肿瘤、原发性肺肿瘤、胸膜间皮瘤等。 
3、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大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病变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疾病。 
4、肝病、肾功能不全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检查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有无肺部感染病史;有无原发性肺肿瘤、胸膜间皮瘤、肺部转移性肿瘤病史;有无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有无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大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病变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疾病病史等;有无咳嗽,无法平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端坐呼吸等
2、X光胸片,检查快捷方便,费用较低,是最基本的影像学手段。
3、胸部CT。CT对于诊断肺部积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比如敏感性高,少量的胸腔积液或者局限包裹的积液在CT上都可被发现,同时,CT还可以判断一些引起积液的病因,比如肿瘤、肺部炎症等表现,而有些积液在CT下的特征,还可以用于帮助判断积液性质。
4、胸部超声:直接获取肺部积水是争取明确性质最主要的办法,主要的手段即为穿刺抽液。

诊断

1、肺部积水病史;
2、临床症状体征:咳嗽,无法平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端坐呼吸等
3、根据积液的颜色、形状、气味来进行初步判断,还需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积液性质,在积液性质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症状、疾病历史、查体表现,还有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综合来明确导致肺部积水的病因。

治疗

1、对症治疗:通过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之后,即可做对症的治疗控制积水。目前,对于积水的治疗和消除,西医采用利尿治疗,主要采取腔内抽水的方法除祛积水。抽水是一种应急的措施,可以抽掉一部分病变的液体,但液体中存在的一些营养成分也被一并抽出;
并且在抽水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感染、疼痛等一些副作用,抽完积液后还应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及其他营养物质,增加病人治疗负担,而且病人痛苦大。此时,结合中医扶正调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巩固疗效。
2、中医扶正能调动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又能增强体质;祛邪主要针对病变采取理气、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
3、针对病因治疗

预后

肺部积水的预后关键取决病因,如是感染导致的积水无并发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由恶性肿瘤或肝病、肾功能不全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大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病变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疾病导致的肺部积水提示预后不佳。

预防

肺部积水的预防:
1、积极治疗肺部感染;
2、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大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病变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疾病,注意休息,低盐低脂肪、低糖饮食;
3、适当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肺功能锻炼;
4、定期体检排查肺部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问答

  • 肺部积水的危害?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肺积水主要损害人体肺部,导致患者出现胸部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多种症状,为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影响。肺积水发生早期,如果能有效控...制,肺积水是容易治疗的。若患者本身不注意,引起疾病加重至肺积水晚期,则心脏功能已开始衰竭,就较难根治。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咳嗽 呼吸困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930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6月05日 13:5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