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以双下肢进行性肌张力增高、肌无力和剪刀步态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缓慢进展痉挛性截瘫为主,症状多样,多数学者将其归于遗传性共济失调范畴,约占后者发病总数的1/4。
别名: 家族性痉挛性下身轻瘫   家族性痉挛性截瘫   Strimpell-Lorrain病   familial spastic paraplegia   小儿家族性痉挛性截瘫   小儿家族性痉挛性下身轻瘫   pediatric familial spastic paraplegia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躯干部   四肢   脑部   脊椎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神经外科  
症状: 走路不便   踝震挛阳性   腱反射亢进   双下肢剪刀步态   双下肢肌张力增高   双下肢痉挛性截瘫   双下肢僵硬  
多发人群: 儿童期发病   男多于女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智力低下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神经萎缩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单纯型HSP可于任何年龄发病,但多见于儿童期或青春期,男性较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缓慢起病,逐渐进展的双下肢痉挛性截瘫。病人出现双下肢僵硬,多有足趾抬起困难,以致走路不便、跑步易跌,上下楼梯尤其困难,以后双下肢可出现动作笨拙。双下肢僵硬在情绪激动、焦虑、寒冷等情况下加重。体检发现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行走时呈剪刀步态、痉挛步态或拖步,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可出现踝阵挛。肌力通常正常,仅部分病人有轻度肌力减退。部分病人有弓形足、空凹足或平底足,并有锤状趾和(或)爪形趾;也可出现双下肢轻度感觉障碍,以深感觉障碍为主;远端肌肉轻度萎缩,上肢轻度共济失调,约50%患者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尿失禁。常有阳性家族史。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均有很大差别,症状轻者可终生保持行走能力,重者须坐轮椅或卧床不起,一般不影响正常寿命。
各种AD遗传的HSP临床症状非常相似,但发病年龄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在不同的基因或同一基因的不同家系甚或同一家系中的不同个体均可有不同。总的来讲, SPG3、SPG10和SPG12发病年龄早于SPG4、SPG6、SPG8和SPG13,前者平均发病年龄是11岁,后者为20岁以后,但两者间有交叉。SPG4是目前西方国家发现最多的HSP,约占40%,发病年龄从儿童到老年,但平均发病年龄是26~35岁,临床症状与其他单纯型HSP难区分,个别报道有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症状,但未知是独特的症状还是合并症状。国内已报道5个家系33例SPG4患者,发病年龄2~50岁,除了典型的痉挛性截瘫症状外,约半数患者有下肢振动觉或关节位置觉减退、弓形足,约1/3患者有膀胱功能障碍,个别有认知功能障碍、共济失调和下肢肌肉萎缩。国内报道2个SPG6家系,发病年龄13~35岁,除典型的HSP症状外,多伴有发作性夜间下肢肌肉痉挛,个别伴有癫癎(部分性发作),症状轻重、进展速度的差异可很大。部分HSP病例可有下一代发病年龄比上一代提早现象(anticipation)。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已发现20 个基因位点,按发现的顺序依次命名为SPG1~SPG20,其中5 个基因已被克隆。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染色体2p、8q、14q 和15q 有关,SPG4 致病基因位于2p2l-24,是CAG 重复动态突变,蛋白产物spastin 蛋白与转染细胞微管相连引起长轴微管细胞骨架调控受损,最为常见,且与痴呆有关,2p 常见变异临床表现差异显着。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与8p、15q 和16q 有关,15q 最常见,SPG5、SPG7 和Sjgren-Larsson 综合征分别定位于8p12-13,16q24.3 和17p11.2;SPG5 和Sj?gren-Larsson 综合征的基因产物分别为paraplegin 和FAIDH,SPG5 基因突变形式有缺失和插入,paraplegin 蛋白是线粒体内膜的金属蛋白酶,与16q 变异有关。已证实患者存在氧化磷酸化缺陷。 3.X 连锁隐性遗传少见,SPG1 致病基因定位于Xq28,基因产物为细胞黏附分子L1(CAM-L1),已发现致病性突变包括点突变(Ile179Ser,Gly370Arg)和3、26、28 号外显子小缺失;SPG2 致病基因Xq21-22,基因产物为含脂质蛋白(PLP),已发现5 种致病性点突变(His139Tyr,Trp144Term,Ser169Phe,Ile186Thr,Phe236Ser)。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有人认为是基因遗传,与酶系统缺陷有关,病理特点为皮质脊髓束变性,有时在大脑中央前回的贝兹(Betz)细胞也可有变性。    
1、单纯型HSP病理特征 病理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轴索变性,退行性病变发生于脊髓的侧索和后索,尤其是脊髓胸段皮质脊髓束和薄束,而脊髓小脑束和脊髓丘脑束受损较轻。 
2、遗传学 自从1986年第1个HSP家族的致病基因被定位以来,近年已发现如下HSP的基因位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AD-HSP)4个基因位点,分别为14q11.2-24,2P21-24,15q11.1及8q23-2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AR-HSP)2个基因位点,分别为8p12-13及16q24..3,及X隐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XR-HSP)2个基因位点,分别为xq16及xq21-22,近来发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复杂型HSP的新基因位点在14q12-24。

检查

1.儿童期发病,有家族史;
2.缓慢进展的双侧锥体束征:痉挛性肢体瘫痪、剪刀样步态、病理征阳性。可伴有共济-协调运动障碍。
3.X光照片可见骨骼畸形、脊柱侧弯,部分病例可有心电图异常;
4.排除脑瘫和运动神经元疾病。

诊断

一、诊断的依据如下: 
①发病年龄多在10~35岁,可有家族史。 
②缓慢进行的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及无力。 
③可伴有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智力低下,肌萎缩等;
④脑CT和(或)MRI多属正常。 根据以上表现应与脑性瘫痪(痉挛型),脊髓压迫症,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脊髓肿瘤和脊髓蛛网膜炎相鉴别。 
二、小儿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鉴别诊断    
1、本病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鉴别。ALS症状发展相对较快,常有上肢受累及延髓症状,肌电图有失神经改变和巨大电位,肌活检有神经源性肌萎缩,多数无家族史。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儿童,也有步态异常和下肢肌张力高,但症状有晨轻暮重和少量多巴胺治疗有效可鉴别。原发性侧索硬化,双上肢也受累,除肌张力高外,尚有肌力减退,无阳性家族史。而本病为遗传性代谢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进行性痉挛和低身高,可治疗。    
2、本病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Ⅴ(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 Ⅴ,HMSN Ⅴ)鉴别。HMSN Ⅴ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肢体远端肌无力,萎缩和感觉减退;电生理检查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病理表现为周围神经的慢性节段性脱髓鞘。    
3、本病还与Arnold-Chiari综合征、脊髓空洞症、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脑白质营养不良、维生素B12缺乏、多发性硬化、热带痉挛性截瘫(HTLV1感染)、异染性白质脑病、Krabbe病、脊髓压迫症及某些中毒(铅中毒、山黎豆中毒)等鉴别。

治疗

小儿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西医治疗: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根据病情可对患者进行跟腱延长或内收肌松解术,虽然病情仍在进展,但手术治疗后可以延缓病程进展数年。       
小儿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中医治疗: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预后

本病预后与发病早晚和分型有关。早发病组(3~5岁发病)为单纯型HSP,病情进展缓慢,多在起病约30年后才不能行走,一般不危及生命。晚发病组(30岁后发病)病情进展较快。

预防

本病是一种遗传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将重点放在预防上。避免近亲结婚,做好婚前检查和产前诊断,减少疾病患儿出生的几率。

健康问答

  • 小儿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如何治疗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但对肢体痉挛状态的治疗是可行的.本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左旋多巴,巴氯芬可减轻症状,其他除药物治疗外,肌腱松解...术,按摩,理疗,针灸等方法可以减轻痉挛,改善行走困难.。 常规治疗:主要采取小针刀效果很好,针灸,牵引,按摩,中频,中药外敷.药物: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都可以.如:活血止痛胶囊,通滞舒润生活护理: 注意保暖!避免弯腰,负重,久坐,久走.睡眠选择卧硬板床,佩带腰围,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截瘫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521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1月24日 17:1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