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嗅觉障碍

嗅觉障碍又称嗅觉失灵,是指嗅觉功能部分或全部下降、丧失或异常。嗅觉障碍临床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嗅觉缺失、嗅觉倒错、幻嗅和嗅觉刺激敏感性增加。
别名: dysosphresis   嗅觉减退   smell disturbance   dysosphresia  
英文名: dysosmia、parosmia
发病部位: 鼻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科  
多发人群: 无特殊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嗅觉障碍主要表现:
(1)一般而言,嗅觉障碍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单侧的嗅觉缺失,但是临床上这种单侧的嗅觉丧失,在早期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定位意义。
(2)癔症引起的癔症性嗅觉障碍对于以上物质则不能正常鉴别。
(3)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的早期,由于鼻黏膜的充血与分泌物增加,出现暂时的嗅觉降低,导致呼吸性的嗅觉减退;病程进展若有嗅神经的损害,则产生神经性的嗅觉减退。但是对于刺激性的物质如稀氨溶液(氨水)、醋酸等的刺激能够感受。
(4)颅内的炎症,肿瘤,外伤等病变,累及到刺激嗅觉中枢(位于钩回,海马,杏仁核等附近)时,能导致嗅幻觉的产生(hallucinationofsmell),患者能发作性地嗅到一种难闻的气味。
(5)脑膜瘤、转移瘤、前颅凹动脉或额叶的浸润性肿瘤,可压迫嗅球和嗅束导致嗅觉损害,严重者嗅觉丧失。Foster-Kennedy综合征表现为患侧嗅觉丧失、同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盘水肿。
(6)嗅球和嗅束的炎症或神经性病变较少见,但这些结构可能受脑膜炎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的影响。如糖尿病病人可能会有嗅觉损伤,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患者,早期常见嗅觉减退或嗅觉缺失。
2.嗅觉障碍临床类型
临床尚无统一分类标准,常见类型有:
(1)嗅觉减退:嗅觉损害常表现为为嗅觉敏感度降低,对嗅气味刺激敏锐性的减退。
(2)部分嗅觉缺失:先天的嗅觉缺失,表现为对部分嗅气味刺激的无反应。
(3)嗅觉丧失:表现为对任何嗅气味刺激的反应丧失。
(4)嗅觉过敏:对某些嗅气味刺激敏感性增加。
(5)嗅觉倒错: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的错位反应,但不伴有嗅觉敏锐性损伤。
(6)嗅觉辨别不能:仅能感知气味,无法识别是哪种气味。
(7)幻嗅:不存在客观的嗅气味刺激,患者却嗅到了难以描述的通常为使人不愉快的气味。

病因

1、鼻腔疾病,如鼻甲肿大、鼻息肉、鼻炎引起鼻阻塞,使空气中带嗅微粒不能达到嗅黏膜处,无嗅刺激。萎缩性鼻炎合并黏膜萎缩丧失嗅觉。
2、病毒感染特别是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多数为暂时性嗅觉障碍。
3、颅脑外伤,头部外伤损伤筛板致嗅丝断裂,甚至嗅束受损,约有3%-5%的嗅觉障碍发生率,如系脑挫伤者可达15%-20%。有人指出头外伤后意识丧失超过24小时者,嗅觉恢复的可能性低于10%,若不到24小时则50%的病者嗅觉能恢复。
4、鼻黏膜长期受化学品气体刺激,包括环境工业污染、药物嗅觉障碍(四环素、链霉素、新霉素、麻醉剂等)、烟草等。有人对638名吸烟者进行调查测试,发现吸烟者嗅觉功能均受影响,影响程度与吸烟量有关,正在吸烟者其嗅功能受损机会较正常人增加一倍。有吸烟史者的嗅觉恢复的程度与戒烟时间的长短有关,认为吸烟可引起长期但又可恢复的嗅功能损害。
5、神经性疾病或先天异常,帕金森氏病人其嗅觉间值明显提高且与疾病进展速度相关,有人认为可能与嗅觉通路中多巴胺代谢异常有关。如筛骨鸡冠内筛气房扩大可压迫嗅球。
6、偶尔颞叶病变伴随暂时或阵发性幻嗅。嗅觉丧失常合并味觉损害,这取决于食物和饮料中易挥发的物质。
7、大脑皮层嗅区的老化,尸检发现大脑老化的最早迹象发生在嗅区,据统计65-80岁的人有1/4嗅觉丧失,80岁以上的老人有1/2闻不到气味。
8、特发性嗅觉障碍,约占嗅觉障碍者的19%,多见中年人,其原因不明,可突然发病。

检查

1.嗅觉检查包括主观嗅觉检查法和客观嗅觉检查法。
(1)主观嗅觉检查法:常用方法为T&T嗅觉计检查法、标准微囊嗅觉检查法、CCCRC嗅觉检查法、静脉嗅觉检查法等。
1)T&T嗅觉计检查法:是日本学者研发的一种以嗅物的稀释倍数作为定量分析依据的嗅觉检查方法。一般以每10倍的间隔对嗅物进行稀释,用无味滤纸浸沾试嗅剂,把记录结果以嗅物名称为横坐标,嗅物浓度为纵坐标,用曲线反应嗅觉状况。
2)标准微囊嗅觉检查法: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嗅觉与味觉中心开发的嗅觉检查方法(UPSIT)。将40种嗅物分置于微囊内,患者可用笔尖划破胶囊自行检查,闻后从4个备选项中选择答案,根据总分评价嗅觉。
3)CCCRC嗅觉检查法:通常以8种日常用品作为嗅物,测试嗅觉察觉阈值(detentionthreshold)和识别阈值(identificationthreshold)。
4)静脉嗅觉检查法:通过静脉注射新维生素B,经静脉到肺,在肺泡内气体交换,含有嗅物的气体(蒜味)经后鼻孔呼出,刺激嗅黏膜而产生嗅觉。检查方法为:新维生素B。注射液2ml(10mg)经左侧肘静脉缓慢、匀速注射(20秒),嘱患者经鼻平静呼吸,测定初次感到气味的时间(潜伏时间)和直至气味消失的时间(持续时间)。正常人的潜伏时间在10秒以内,持续时间在60秒以上,前者延长或后者缩短为异常。用该法与其他方法对比,有助于判断嗅觉障碍的类型。
(2)客观嗅觉检查法:主要是嗅觉诱发电位测定。近年来有很多有关嗅觉诱发电位的研究,对于同一浓度的同一气味,记录波形有很好的重复性,且每一种气味的应答波形都有其特定的波峰。该方法客观、可靠,有望成为嗅觉检查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2.影像学检查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例如,轴位和冠状位的脑及鼻部增强CT有助于排查新生物或阻塞性病变。MRI检查对于外伤性、先天性(如Kall-mann综合征)嗅觉障碍,以及某些以嗅觉障碍为先发症状的神经变性疾病时(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Kallmann综合征的MRI表现为嗅球和嗅束缺损或萎缩。
3.其他检查鼻通气功能检查用以评估单侧和双侧鼻腔阻塞程度。如疑有代谢性疾病,应进行血生化等检查。

诊断

首先要对嗅觉障碍进行分型鉴别,但有时并非易事。例如,慢性鼻一鼻窦炎引起的嗅觉障碍主要为呼吸性嗅觉障碍,但炎症迁延不愈侵及嗅黏膜,可导致神经性(嗅上皮性)嗅觉障碍,临床上难以鉴别,可统称为混合性嗅觉障碍。
颅脑外伤也多为混合性嗅觉障碍,特别是遭受的外力来自前后方向时,可导致嗅细胞轴索(嗅束)断裂,发生神经性合并中枢性嗅觉障碍。   

治疗

嗅觉障碍的治疗方法因病而异。
1.对于能够明确病因的嗅觉障碍,采用药物或者手术进行对因治疗。
2.对于发病原因不明以及中枢性嗅觉障碍(尤其是外伤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预后

呼吸性嗅觉障碍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有改善,但复发者并不少见。感冒后引起的神经性(嗅上皮性)嗅觉障碍的改善率在50%以上,但改善需要数月时间,总体预后较呼吸性嗅觉障碍差。慢性鼻一鼻窦炎患者如炎症侵及嗅上皮,出现混合性嗅觉障碍,则预后不佳。中枢性嗅觉障碍(特别是外伤性)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恢复率低。

预防

1、避免颅内炎症等的扩散,天气冷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2、出现鼻腔疾病及时治疗,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法获得鼻通气,使嗅微粒到达嗅黏膜引起嗅刺激。
3、积极治疗肿瘤或内分泌疾病。

健康问答

  • 哪些疾病导致嗅觉障碍?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1.嗅觉减退伴随鼻塞、双侧鼻黏膜发炎的,可能是某些病毒感染和慢性鼻炎造成的。   2.某些伴有老年痴呆等中枢神经疾病的老人,也可能...会嗅觉神经萎缩,进而嗅觉减退。国外有研究发现,进行简单的嗅觉测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是不是患有老年痴呆症。   3.一侧或两侧都闻不到味的同时,还会觉得有慢性头痛、精神障碍,这可能是颅底有肿瘤压迫嗅觉神经,需格外引起重视。   4.颅内的骨折、挫伤,以及血肿都会伤害嗅觉神经,可通过X光和CT等确诊。   此外,也有一些嗅觉减退不是疾病,而是缺乏营养造成的。比如,缺乏烟酸、维生素B12、铁、锌等也能引起感官受损,造成嗅觉下降。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嗅觉障碍  嗅觉减退  嗅觉丧失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454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5日 16:1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