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呼吸道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小儿感染科  
多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并发疾病: 呼吸衰竭 NOS   感染性休克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7d,多为1~3d。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新生儿和小婴儿流感样症状常不典型。可表现为低热、嗜睡、喂养困难、呼吸急促、呼吸暂停、紫绀和脱水。儿童病例易出现喘息,部分儿童病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妊娠中晚期妇女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较多表现为气促,易发生肺炎、呼吸衰竭等。妊娠期妇女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病因

1.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4.高危人群
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 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龄<5岁的儿童 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检查

1.外周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降低。部分儿童重症病例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升高。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3.病原学检查    
①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②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lNl流感病毒。③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4.胸部影像学检查    
甲型H1N1流感肺炎在X线胸片和CT的基本影像表现为肺内片状影.为肺实变或磨玻璃密度,可合并网、线状和小结节影。片状影为局限性或多发、弥漫性分布,较多为双侧病变。可合并胸腔积液。儿童病例肺内片状影出现较早,多发及散在分布多见,易出现过度充气,影像学表现变化快,病情进展时病灶扩大融合,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征象。孕妇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注意做好对胎儿的防护。

诊断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1.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①发病前7 d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lNl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
②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哑型。对上述2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lNl流感病原学检查。
2.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同一起甲型H1NI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甲型H1Nl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甲型HlNl流感疫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
3.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①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②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③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2、抗病毒治疗
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hamivir)、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也可考虑使用盐酸阿比朵尔、牛黄清感胶囊等其他抗病毒药物。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无需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荆。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开始给药时间应尽可能在发病48h以内(以36h内为最佳)。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孕妇在出现流感样症状之后,宜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对于就诊时病情严重、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病例,须及时用药,即使发病已超过48h,也应使用。奥司他韦:成人用量为75mg,2次/d。疗程为5d。对于危重或重症病例,奥司他韦剂量可酌情加至150mg.2次/d。对于病情迁延病例,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质量给药:体质量<15kg者.予30mg,2次/d;体质量15~23kg者,予45mg,2次/d;体质量23~40kg者,予60mg。2次/d;体质量>40kg者,予75mg,2次/d。扎那米韦: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成人用量为10mg吸入,2次/d,疗程为5d。7岁及以上儿童用法同成人。
3、其他治疗
①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②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③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④出现继发感染时,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
⑤18岁以下患者避免应用阿司匹林类药物退热。
⑥妊娠期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应结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情况、妊娠周数及患者和家属的意愿等因素,考虑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
⑦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例,也可以考虑使用甲型H1 N1流感近期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对发病1周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宜早期使用。推荐用法:成人100~200ml。儿童酌情减量.静脉输入。必要时町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中。注意过敏反应。

预后

轻度感染患者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婴幼儿、体弱老年人、或者延误治疗、有严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严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差。

预防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人用疫苗已开始生产,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人用疫苗已开始生产,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年版)——《国际呼吸杂志》2011年第2期.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552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9日 11:2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