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遭受噪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缓慢性、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英文名: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发病部位: 耳部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科  
症状: 耳鸣   听力减退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
1、渐进性听力减退:开始接触强噪声时,大多感到耳内不适、耳鸣、听觉稍呈迟钝、轻度听力减退,若离开噪声,数分钟后听力恢复,此种现象称之为听觉适应。若在持久、强烈噪声作用下,听觉明显迟钝,经数小时后听力才恢复,此时称之为听觉疲劳,所造成的听力丧失称为暂时性阈移。若进一步接受噪声刺激,易导致听力损伤,不易自行恢复。脱离噪声环境后听力仍不能恢复者称永久性阈移,临床上即称噪声性聋。早期显示4000Hz的听力损失,因此对普通说话声无明显影响,仅在听力计检查中发现。以后听力损害逐渐向高低频发展,听力曲线呈切迹下陷,以后切迹逐渐加深,2000Hz及8000Hz亦受影响,以至听力呈下降斜线,最终导致全频率段听力下降,此时可明显感到听力障碍,严重者可全聋。一般多为两耳对称性听力曲线,不对称者多为并有其他耳疾或个别特殊情况。 
2、耳鸣: 耳鸣与耳聋可同时发生,亦可单独发生,早于耳聋出现,常为高音性耳鸣,日夜烦扰不宁。
3、全身反应:可能出现头痛、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心情抑郁、心悸、血压升高、恶心、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 
4、长期暴露于强噪声环境,还可引起大脑皮层、交感神经系统、心脏、内分泌及消化系统等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 
5、耳部检查鼓膜多无异常。纯音测听呈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曲线为4000Hz“V”型下降;以后邻近频率受累,曲线呈“U”型;晚期曲线呈下降型。听力损害由高频向语频发展,逐渐加重,然罕有发展成全聋者。噪声性聋多为双侧对称性,若有差别可能与声源方向、体位及原患耳疾等有关。

病因

噪声性聋病因 噪声超过85~90dB(A)强度时,即对耳蜗可能造成损害,至于损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噪声强度: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随噪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2.噪声频谱特性:在强度相同的条件下,高频噪声对听力损害比低频重;窄频带噪声或纯音对听力的损害比宽频带噪声大。 
3.噪声类型: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 
4.接触时间和方式:持续接触比间歇接触损伤大;接触噪声期限越长听力损伤越重;距离噪声源越近,听力越易受损。 
5.个体易感性:年高体弱者、曾经患过感音性神经性耳聋者,易受噪声损伤;而对中耳疾病患者的影响如何,尚有分歧意见,有认为鼓膜穿孔听骨链中断者,噪声损害相对较轻。 噪声性聋的损伤机制可能有如下几种:听觉系统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微循环障碍、代谢性损伤或是以上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噪声性聋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故应以预防为主。如何预防噪声性聋的发生和降低听觉伤害的程度已成为各国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检查

1、WHO推荐的语声听力评估表具体如下:
正常(<26dB HL):可听到耳语声; 
轻度听损(26-40dB HL):在1m内可听到并重复对方用一般声音说的词; 
中度听损(41-60dB HL):在1m内可听到并重复对方大声说的词; 
重度听损(61-80dB HL):在耳边大声说可听到其中一些词; 
极重度听损(=>81dB HL):对大声叫喊也无法听到或不能理解
2、听力检查:通过观察声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以了解听觉功能状态和诊断听觉系疾病的检查。目的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及病变的部位。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长期接触噪声、有耳鸣、渐进性听力减退等)以及相关的临床检查,语言听力评估及听力检查即可诊断。

治疗

噪声性耳聋后的治疗,除迅速脱离噪声环境、使用保护耳朵药物减轻并发症外,为了恢复患者听觉言语交流能力,残余听力较好者可以验配助听器,如对助听器不能适应者,可以考虑中耳植入手术(如振动声桥植入)。如听力损失严重,验配助听器不能受益者,可以考虑人工耳蜗植入以解决患者听觉交流问题。

预后

一旦发现耳鸣、听力减退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残余听力较好者可以验配助听器,如对助听器不能适应者,可以考虑中耳植入手术(如振动声桥植入)、听力损失严重、预后差。验配助听器不能受益者,可以考虑人工耳蜗植入以解决患者听觉交流问题

预防

由于噪声性耳聋现在还没有根治的办法,最好的方法还是平时预防。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措施,加强防护,发现听力下降,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并脱离噪声源。 
第一,加强噪声性聋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噪声性聋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同时掌握控制噪声和预防噪声性聋的方法。 
第二,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噪声卫生标准。1989年9月26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为治理噪声,预防噪声性聋提供了法律和技术上的保证。条例规定:8小时工作噪声容许标准为85dB(A),如果暂不能达到的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dB(A)。噪声暴露时间不足8小时,即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可容许增加3dB,但不得超过115dB(A)。 
第三,最积极、最根本的预防噪声性聋的方法是噪声控制。要达到国家噪声卫生标准,使噪声缩减到安全限度内(85~90dB(A)),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各种隔音防震、吸声的措施,如中间种植树木、安装隔音板、吸音棉等。 
第四,做好个人防护,平时尽量远离强噪声,如必须接触90dB SPL(声压级)以上的噪声时,应当使用护耳器、抗噪声头盔等专业防护用具。没有专业防护用具时即使外耳道内塞以棉花亦能起到一定的防声作用。减少噪声接触时间,每日在噪声环境持续工作时间中要有短暂休息,可以减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第五,应对噪声环境就业者进行就业前听力检查,并定期追踪,对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定期对在噪声环境中工作者做听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个人体质不同敏感性也不同,对噪声敏感者最好调整工作环境。 
第六,如果有噪声性耳聋发生的早期迹象或已经发生耳聋,为了挽救残存听力和防止听力损失进一步加重,可以采用药物防治。目前预防和治疗噪声性聋的药物种类主要有改善微循环药物、皮质类固醇、促进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等;另外,也可采用高压氧治疗,改善内耳供氧,有利于耳蜗功能的恢复。 
第七,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者筛选:近年来,国内外对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性的研究成为噪声防护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人群研究表明,噪声性听觉损伤主要和噪声暴露量成正比,强度越大、暴露时间越长、则听力损失越严重。很多研究还表明,噪声性听觉损伤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样的噪声暴露,一部分个体很快出现噪声性听觉损伤,甚至出现噪声性聋,而另外的一部分个体则具有相当的耐受性,筛选出这些易感个体,可作为特定职业人员参选时的一个标准,从而从根本上做到对这类人群的保护。 第八,生活中噪声性耳聋防治。戴着耳机听音乐或外语,既不影响他人,又可避免外界干扰,是一种潇洒、雅致、舒适的精神享受。殊不知,由此也会带来某些潜在危害性。经常使用“随身听”或耳机会损伤人的正常听力,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病症。有关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dB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音量高达110dB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病症。 目前,一些MP3的音量可高达115dB,即使音量未开到最大,收听摇滚乐时也达95dB,收听迪斯科音乐高达110dB以上。而且,由于很多耳机是入耳式设计的,使用不当或者是音量太大都可以对耳膜造成直接的伤害。因此,建议大家少用耳塞式耳机,平时使用“随身听”音量尽可能低些,一般不宜超过80dB,连续收听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同时,切不可长时间听,最好每次不超过1小时。另外,别在睡觉的时候听,否则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耳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听着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 总之,噪声性聋的预防重点在于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人们的认识,严格遵守国家噪声卫生标准,加强个人防护,以及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噪声性耳聋?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由于噪声性耳聋现在还没有根治的办法,最好的方法还是平时预防。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措施,加强防护,发现听力下降,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并脱离...噪声源。 第一,加强噪声性聋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噪声性聋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同时掌握控制噪声和预防噪声性聋的方法。 第二,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噪声卫生标准。1989年9月26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为治理噪声,预防噪声性聋提供了法律和技术上的保证。条例规定:8小时工作噪声容许标准为85dB(A),如果暂不能达到的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dB(A)。噪声暴露时间不足8小时,即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可容许增加3dB,但不得超过115dB(A)。 第三,最积极、最根本的预防噪声性聋的方法是噪声控制。要达到国家噪声卫生标准,使噪声缩减到安全限度内(85~90dB(A)),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各种隔音防震、吸声的措施,如中间种植树木、安装隔音板、吸音棉等。 第四,做好个人防护,平时尽量远离强噪声,如必须接触90dB SPL(声压级)以上的噪声时,应当使用护耳器、抗噪声头盔等专业防护用具。没有专业防护用具时即使外耳道内塞以棉花亦能起到一定的防声作用。减少噪声接触时间,每日在噪声环境持续工作时间中要有短暂休息,可以减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第五,应对噪声环境就业者进行就业前听力检查,并定期追踪,对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定期对在噪声环境中工作者做听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个人体质不同敏感性也不同,对噪声敏感者最好调整工作环境。 第六,如果有噪声性耳聋发生的早期迹象或已经发生耳聋,为了挽救残存听力和防止听力损失进一步加重,可以采用药物防治。目前预防和治疗噪声性聋的药物种类主要有改善微循环药物、皮质类固醇、促进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等;另外,也可采用高压氧治疗,改善内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424~426页.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耳鸣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818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7日 16:5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