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是外耳道皮肤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外耳道疖肿,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外耳道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科  
症状: 耳廓痛   耳闷  
多发人群: 无特殊人群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外耳道疖:早期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及耳闷。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可见皮肤疖肿。脓肿成熟破溃后,外耳道内有脓血或流出耳外,此时耳痛减轻。外耳道后壁疖肿可有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易误诊为乳突炎。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而有乳突部压痛;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X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

病因

病因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浸渍,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道疖肿。

检查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近期有无耳道进水、耳局部外伤、皮肤疾病等。有无糖尿病病史。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有无耳痒、耳闷,伴或不伴有听力下降或咀嚼时耳痛;有无耳屏压痛或(和)耳廓牵拉痛,伴或不伴有耳漏、局部淋巴结炎、鼓膜充血等。)
2、X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

1.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早期可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2.局部尚未化脓者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药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 
3.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 
4.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不宜涂太厚。 
5.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

预后

大多数患者积极治疗预后良好。糖尿病患者预后稍差。

预防

平时禁止掏挖耳朵。经常反复挖耳,使得耳道皮肤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可以手术切除,但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因此,为了预防发生癌肿,最好不要经常挖耳朵。正确的止痒方法是:用涂有75%医用酒精棉签,在耳道内擦试几下即可。患病后,如在冬季,可在外耳道口塞上疏松的棉花球,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样则易腐、易排毒而也易于愈合。 其次 外耳道要保持干燥洁净。擦去污秽时,切忌粗暴或反复重擦;在病起初期或疖肿未成熟之际,可于耳外部热敷,每天3-4次;睡眠时,病耳宜在下侧,但要注意不要让其受到压迫,疼痛较重难忍时,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穴以镇痛。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外耳道疖?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平时禁止掏挖耳朵。经常反复挖耳,使得耳道皮肤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可以手术切除,但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因此,为了预防发生癌肿,最好不要经常挖耳朵。正确的止痒方法是:用涂有75%医用酒精棉签,在耳道内擦试几下即可。患病后,如在冬季,可在外耳道口塞上疏松的棉花球,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样则易腐、易排毒而也易于愈合。 其次 外耳道要保持干燥洁净。擦去污秽时,切忌粗暴或反复重擦;在病起初期或疖肿未成熟之际,可于耳外部热敷,每天3-4次;睡眠时,病耳宜在下侧,但要注意不要让其受到压迫,疼痛较重难忍时,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穴以镇痛。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19页.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耳闷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540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3日 18:1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