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
1、紫外线的照射或是用紫外线灯晒皮肤;
2、刺青;
3、外伤;
4、遗传因素,除了这些因素以外,一些痣恶变后也会成为脉络膜黑色素瘤,主要是与我们不恰当的处理痣有关,例如:冷冻、激光或者用刀子割等都会加速痣的恶变。
1、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对判断肿瘤是否增大具有重要价值,可显示瘤体内脉络膜粗大的血管影,且晚期荧光不消退。
诊断要点
1. 肿瘤位于球后早期出现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等症状,后期可出现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位于黄斑处或视乳头附近者,早期即出现视力障碍。
2. 肿瘤增大或因新生血管破裂而致瘤体内或周围出血可出现眼压增高而引起眼痛、头痛等症状。
3. 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判断肿瘤是否增大具有重要价值,可显示瘤体内脉络膜粗大的血管影,且晚期荧光不消退。
4. 超声检查:B超可显示眼球内肿块,可见到脉络膜“挖空现象”与“凹陷征”,还可显示伴发的视网膜脱离及球外扩展情况。CDFI可显示瘤体与动脉血流相同的波形。
5. MRI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在T1WI像上呈高信号,在T2WI像上呈低信号,这是由于黑色素瘤细胞能分泌出一种稳定的游离基所致。
6.CT表现: 早期肿瘤较小时,多在眼球后极可见眼环局限性增厚,呈扁盘状,CT可发现厚度超过3mm的肿瘤,这是因为肿瘤受巩膜和玻璃膜的限制,仅能沿脉络膜平面扩张所致。 当肿瘤继续生长进入玻璃体时,进入部分生长迅速,而颈部仍受玻璃膜裂口影响而形成头圆、底大、颈部狭窄的蘑菇云状;晚期可以穿破眼环向眶内生长。 肿瘤平扫呈高密度,常合并有视网膜下积液。 增强扫描瘤体呈中度强化。 鉴别诊断:球内转移瘤多发而又两侧发病是其特点。原发癌病史(肺癌和乳腺癌多见)和其他部位转移灶有助于鉴别诊断。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