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蓝尿布综合征

小儿蓝尿布综合征以尿液呈现蓝色为典型的病理特征,主要有厌食恶心、面色苍白、消瘦易怒、视力减退症状,预后极差,患儿病死率极高,多为其他代谢异常并发症致死,目前临床上尚无本病患儿存活至成年的病例。
别名: 小儿伴肾结石及尿蓝母尿症的高钙血症   小儿单纯性肠道色氨酸吸收不良   pediatric isolated intestinal tryptophan malabsorption   小儿孤立性肠道色氨酸吸收不良   小儿Drummond综合征  
英文名: pediatric blue diaper syndrome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儿科  
症状: 尿色发蓝,厌食,呕吐,便秘,易激惹,消瘦,视觉减退  
多发人群: 儿童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消化不良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临床上本病患儿以尿液呈现蓝色为典型的病理特征,病情主要表现为尿色发蓝,通常在贴身的衣物、被褥、寝具等可见蓝染情况,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同时有全身性异常表现。主要有厌食恶心、面色苍白、消瘦易怒、眼球颤动、视神经萎缩以及视力减退症状,同时发育异常,较同龄儿童身高、智力明显迟缓,血清中钙含量明显升高,易出现肾结石、脑膜基底钙化并发症,尿液中磷含量明显升高,家族中亦有同种病症的亲属。

病因

本病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病,呈家族性的隐性遗传,系因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缺陷,表现为患儿代谢异常,其中主要以色氨酸的代谢异常为主,患者肠道对于色氨酸的吸收出现了严重障碍,导致色氨酸在肠道内蓄积,受到肠道细菌作用转化为吲哚,继而转变为尿蓝母,此物质随尿液排除后暴露于空气中氧化呈现为蓝色,故而患者常表现尿液蓝色的典型病理特征,同时血清钙含量明显升高故而导致肾脏产生钙沉积,易出现结石。

检查

(1)体格检查:临床上本病患儿以尿液呈现蓝色为典型的病理特征,病情主要表现为尿色发蓝,通常在贴身的衣物、被褥、寝具等可见蓝染情况,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同时有全身性异常表现。主要有厌食恶心、面色苍白、消瘦易怒、眼球颤动、视神经萎缩以及视力减退症状,同时发育异常,较同龄儿童身高、智力明显迟缓,血清中钙含量明显升高,易出现肾结石、脑膜基底钙化并发症,尿液中磷含量明显升高,家族中亦有同种病症的亲属。 
(2)实验室检查:在口服色氨酸负荷试验中可发现患者病情有加重表现,尿中的吲哚、尿蓝母含量明显增多。口服肠道抗生素抑菌试验可以发现病情有所减轻,系因抑制了肠道细菌作用导致吲哚物质减少。X线检查可发现肾脏有钙化病理变化,脑膜基底也有钙化表现,同时可发现肾结石出现。

诊断

根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做诊断。 
(1)在口服色氨酸负荷试验中可发现患者病情有加重表现,尿中的吲哚、尿蓝母含量明显增多。 
(2)口服肠道抗生素抑菌试验可以发现病情有所减轻,系因抑制了肠道细菌作用导致吲哚物质减少。 
(3)X线检查可发现肾脏有钙化病理变化,脑膜基底也有钙化表现,同时可发现肾结石出现。 
(4)以尿液呈现蓝色为典型的病理特征,病情主要表现为尿色发蓝,通常在贴身的衣物、被褥、寝具等可见蓝染情况,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同时有全身性异常表现。主要有厌食恶心、面色苍白、消瘦易怒、眼球颤动、视神经萎缩以及视力减退症状,同时发育异常,较同龄儿童身高、智力明显迟缓,血清中钙含量明显升高,易出现肾结石、脑膜基底钙化并发症,尿液中磷含量明显升高,家族中亦有同种病症的亲属。 
 同时本病需与其他具有类似症状的疾病相鉴别。主要与其他先天异常代谢性疾病相鉴别,但本病的蓝色尿液具有典型症状,可做鉴别。

治疗

(1)饮食上注意控制色氨酸的摄入,同时要避免钙物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可有效避免尿液中吲哚物质的生成,和控制血液中钙含量的升高,避免脑膜、肾脏钙化和肾结石的生成。 
(2)可选择肠道抗菌治疗,抑制肠道细菌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吲哚的生成,可选用磺胺类药物,剂量为每天3~4次磺胺嘧啶治疗,每次0.2~0.6g。 
(3)同时避免其他并发症,常见的有肾脏结石,可采取体外碎石治疗肾结石,若出现肾脏、脑膜基底钙化情况应及时控制体内钙含量,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

预后

本病的预后极差,患儿病死率极高,多为其他代谢异常并发症致死,目前临床上尚无本病患儿存活至成年的病例,采取饮食控制色氨酸、钙元素、维生素D的摄入可有效降低尿蓝症状发生,但是并为改善患者机体内分泌、代谢失常症状,肾结石体外碎石效果较好,但因血钙含量普遍较高易复发。

预防

本病为家族遗传性疾病,有相当的遗传倾向,所以需对有家族病史的怀孕妇女进行定期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季节变化,昼夜温度变化等应注意防护措施,维持机体正常免疫系统。排除易感疾病的各类因素,如饮食上忌辛辣,忌酗酒。同时,增强体质,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锻炼,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普通人群也要避免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可有效避免后天的病发。

健康问答

  • 得了这种病还有治愈的希望吗?
    医生头像
    曲双双 主治医师 北部战区总医院 - 儿科
    本病目前临床上没有有效地治疗方式,多为控制病情,增加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患儿成年前即因并发症而死亡。

参考资料

马晖 ,遗传变异与其他生命活动的联系,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 (2).

词条标签

儿科  新生儿遗传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曲双双

北部战区总医院 儿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901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20年09月25日 03:3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