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涎腺腺癌

涎腺腺癌 (adenocarcinoma)占涎腺上皮肿瘤的9%,好发部位以腮腺、颌下腺、腭、颞、口底及唇粘膜等部位。好发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别名: 非特异性涎腺腺癌   adenocarcinoma not other wise specified  
英文名: adenocarcinoma
发病部位: 涎腺  
就诊科室: 口腔科  
症状: 疼痛   麻木   面瘫  
多发人群: 男性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主要是以包块为主,
1、一般发生在耳垂下、耳屏前等部位;
2、有些涎腺腺癌会引起患者的疼痛;
3、累及一些器官、组织、神经等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症状,比如说累及腮腺的神经,就会出现面瘫的症状;
4、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话,就会出现破溃和开口困难等等一些症状。

病因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涎腺腺癌的发生多数会跟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免疫状态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如紫外线、X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等都有可能成为致癌因素。根据组织病理分出不同类型很困难,但可根据细胞分化及某些结构特点分级。
Ⅰ级(高分化型)肿瘤相对性的有清楚界限,但有局灶性的浸润。癌细胞较多形成腺腔或导管样结构,细胞分化较好。癌细胞无论从形态、大小以及染色特点、核仁等均无异形性而似良性表现,罕见有丝分裂相。腔隙衬里细胞呈立方状,腔内或含嗜酸性同形质物。有时细胞成巢成片,细胞核核仁显著,但无细胞和核异形性表现。低倍镜下可见其浸润生长入腺实质以及较大范围的侵入周围组织和肌肉
Ⅱ级(中分化型)主要形态变化是较Ⅰ级有较多的有丝分裂相。Ⅲ级(低分化型)主要呈实性生长,瘤细胞异形性显著,核仁增大,更多的有丝分裂相。有形成腺管样结构的倾向但极少。坏死和出血往往十分显著,有时可见瘤巨细胞。虽然所有细胞分级都可见到细胞间腔隙,但无大的囊样腔隙和乳头状成分。

检查

1、询问病史(有无疼痛、麻木、吞咽困难、肌肉无力等)、体格检查(颌部、颈部和喉部有无包块、面瘫、开口困难等)
2、影像学检查:磁共振( MRI检查:涎腺腺癌呈等信号。)、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可帮助确定涎腺腺癌的大小和部位。
3、采集组织样本(活检)用于实验室检测。抽取液体或细胞活检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疼痛、麻木、吞咽困难、肌肉无力。颌部、颈部包块、面瘫、开口困难等)以及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

非特异性涎腺腺癌,局部复发率高,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率高。因此,在原发灶处理,应按高度恶性涎腺癌处理原则。对腮腺区原发者,面神经处理除早期肿瘤距面神经有较大距离,考虑面神经保留外,一般情况应去除面神经。但是,可积极采用神经移植术或筋膜悬吊术或肌瓣转移术,患病侧外眼睑融合术,缩小睑裂,避免角膜暴露。如侵犯外耳道或乳突区者,应将下颌骨升支外耳及乳突一并切除,肿瘤粘连皮肤也应切除。腮腺区、外耳及乳突缺损,可应用带蒂或游离肌皮瓣,修复腮腺区缺损。外耳道区应放置橡皮管,以便不造成外耳道闭锁。据上海二医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验,大多数是采用胸大肌肌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部分病例采用游离前臂皮瓣进行缺损修复。部分老年人采用颈皮前额瓣或头颈皮瓣修复组织缺损。 由于淋巴结转移率高约54%,因此考虑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术后化疗是否可以预防远处转移,尚需进一步研究。

预后

影响涎腺腺癌的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关系密切。Spiro等研究结果表明: 分化程度:Ⅰ级5、10、15生存率分别为69%、54%及54%。Ⅱ级46%、40%及30%。Ⅱ级为8%、5%及3%。 临床分期:Ⅰ期5、10、15生存率为83%、75%及67%。Ⅱ期为56%、36%及35%。Ⅱ期为20%、11%及8%。

预防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没有好的预防方法。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问答

  • 涎腺腺癌预后?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影响涎腺腺癌的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关系密切。Spiro等研究结果表明: 分化程度:Ⅰ级5、10、15生存率分别为69%、5...4%及54%。Ⅱ级46%、40%及30%。Ⅱ级为8%、5%及3%。 临床分期:Ⅰ期5、10、15生存率为83%、75%及67%。Ⅱ期为56%、36%及35%。Ⅱ期为20%、11%及8%。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麻木 英信江 杨邵东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862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7日 16:42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