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松果体囊肿

松果体囊肿属于颅内正常变异囊肿,常见,外形光滑,球形,80% 小于 1 cm;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绝大部份没有临床意义,无需特殊处置,松果体囊肿很常见,常规尸体解剖约40%可见松果体囊肿
英文名: Pineal cyst
发病部位: 松果体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症状: 头痛   呕吐   脑积水  
多发人群: 无特殊人群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大多数松果体囊肿在影像学检查中意外发现。少数体积较大的扩展性松果体囊肿可表现为
1、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亦可出现 视力减退、外展神经麻痹等 
2.眼球上视不能、 听力障碍 
3.步态不稳、协调动作迟缓

病因

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松果体囊肿其形成可能是由于松果体变性、囊变所致,也可能为三脑室松果体憩室,后者衬有室管膜,囊肿内的上皮可具有分泌功能,使囊肿增大产生占位效应,

检查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有无脑积水或中脑功能异常等。
2、影像学检查:CT 囊壁呈等密度,囊内容物低密度;约 1/4 有结节状或环形钙化;MR轴位T1WI图像示松果体区见类圆形长T1信号,均质,隐约可见囊壁存在。矢状位T2WI序列示囊壁呈等信号,囊内信号强度高于脑脊液,信号均匀。FLAIR序列囊内信号高于脑脊液。DWI无弥散受限。T1增强扫描后、侧壁可见轻度强化,囊内未见强化。矢状T1增强囊壁可见轻度强化。

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病史、临床表现:松果体囊肿病史、可无临床症状,囊肿增大可有头痛、呕吐、脑积水、中脑功能异常
2、松果体囊肿通常呈卵圆形,边界清,呈长T1长T2信号影,若含有蛋白质,T1信号可高于脑脊液,囊肿壁在T1呈等或稍高信号,T2低信号,增强扫描囊肿本身不强化,但围绕在囊肿周围的正常松果体呈环形明显强化
二、鉴别诊断:松果体细胞瘤:实性;囊变时无法鉴别; 蛛网膜囊肿:蛛网膜下腔;压迫周围结构; 表皮样囊肿:弥散受限。

治疗

1、无症状性病人只需动态观察。大多不发生囊肿增大的情况。单纯表现为头痛而病变不大,也未引起脑积水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疗
2、松果体区囊肿的手术指征应为:有可以用病变解释的症状,如严重的头痛、呕吐和(或)已伴发脑积水,和(或)动态观察囊肿有增大表现。
3、手术原则是打通囊肿与周围的脑室和脑池.理论上造瘘即可。但考虑单纯造瘘时。囊肿缩小后造瘘口发生黏连闭塞导致囊肿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最好部分切除囊壁。国外也有报道采用分期手术.先采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缓解脑积水,再考虑切除囊肿,个别病人由于囊肿呈交通性,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囊肿自发缓解。避免了再次手术。此类病人导水管通常仅单纯受压。解除囊肿压迫后即可缓解脑积水。没有必要分期手术。当囊肿向后延伸较多时,其提供的自然通道对内镜手术较便利,否则选择显微手术。
术后继发性囊肿常与第三脑室相通。单纯行三脑室造瘘即可迅速缓解脑积水和囊肿。从预防角度看,在初次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中。充分打开松果体区脑池。形成良好的三脑室、脑池沟通,可减少术后蛛网膜黏连的发生;也有主张在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同时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可减少再次手术的可能性。

预后

无症状性病人只需动态观察。大多不发生囊肿增大的情况。单纯表现为头痛而病变不大,也未引起脑积水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伴有脑积水、中脑功能异常的患者预后稍差。

预防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没有好的预防方法。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的关键

健康问答

  • 松果体囊肿预后?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无症状性病人只需动态观察。大多不发生囊肿增大的情况。单纯表现为头痛而病变不大,也未引起脑积水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伴有脑积...水、中脑功能异常的患者预后稍差。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呕吐 头痛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6394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4月22日 17:2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