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畸形性骨炎

该病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的成人慢性进行性骨病,以骨重建增加,骨肥大,骨结构异常,并导致骨痛、骨畸形变和骨折,局部皮肤发热特征。
别名: Pepet disease   Paget病   变形性骨炎   scleromalacia   Paget骨病   deformans osteitis  
英文名: Paget disease of bone,osteitis deformans
发病部位: 骨关节  
就诊科室: 关节外科   骨科   风湿免疫科   内分泌科  
症状: 钝痛   关节疼痛  
多发人群: 老年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 该病的个体差异很大,取决于病变的范围,部位以及骨转换的速度。它可累及一种骨组织,常见多个部位受累。最常见的部位有骨盆、腰椎和股骨。

95%以上的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X线证实为Paget骨病的病人有明显症状的仅约2%。除骨折外,该病的发作具有隐袭性,30%的患者有长达10年的骨病

症状,难以与其他骨关节疾病的骨病相区分。

2. 本病的常见主诉是骨痛,表现为局部病灶的固定性钝痛,呈烧灼感,常在夜晚发作或加重。偶尔出现锐痛或放射性疼痛。严重骨痛者在局部往往可发现

体温上升、骨内压增大、伴疲劳无力、甚至衰竭或嗜睡。

3. 早期的颅骨病变为额骨和枕骨的局部溶骨性病变,骨髓透过缺损的骨外板而使病变部呈紫红色,但无疼痛或其他症状。颅骨吸收阶段可持续多年,颅

逐渐增大,可伴有感觉神经型听觉障碍。后期导致相应的头痛、痴呆、脑干或小脑功能障碍。脊椎是病变累及的主要部位,主要发生在腰骶段,也可波及

颈椎。颈椎脱位引起神经症状,脊椎病变引起脊髓受压,少数患者甚至逐渐出现下肢麻木乃至痉挛性瘫痪。脊椎病变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约有12%

~24%的病人仅有背痛症状。背痛与局部的骨损害、脊髓压迫性损伤、OP及脊椎关节炎症、硬脊膜外脂肪钙化、脊椎局部软组织增生、局部出血、脊椎骨

折后的肉瘤样变性(sarcomatic degeneration)等有关。股骨和胫骨等下肢长骨可出现膝内翻、下肢外旋、胫骨向前向外弯曲、髋或膝关节活动明显受

限,肢体长短不对称,腰椎侧弯,关节变硬,张力增加,外伤后愈合困难,易形成骨折。骨盆骨病变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只是达硬化阶段才有耻骨加宽、

髋臼内陷和髋关节活动受限。 

 


病因

变形性骨炎的病因未明,中国的发病率较低。目前认为可能有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
一、遗传背景与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聚集现象明显。家族性Paget骨病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本病的易感基因可能存在于18号染色体的长臂上(18q21-22)。
二、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Paget骨病的骨病理学特点是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但原因未明。Demulder等发现培养液中的CFU-GM克隆生成明显增加。
三、病毒感染学说
支持病毒学说的基本依据是本病多在40岁以后发病,潜伏期长,发作呈单器官局部亚急性临床过程。本病发作时,骨吸收和骨形成伴有纤维变性,为慢性炎症反应,有些病例的发病还具有地区性和家族性特征
四、内分泌系统紊乱 
Gutteridge对30例变形性骨炎和甲旁亢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跟踪结果支持上述假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病人并无变形性骨炎的骨骼异常,相反,本病需要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疼痛。
五、自主神经紊乱 
病人血清中ET-1升高,其浓度与ALP呈正相关,但ET-1在本病中的意义未明。另一方面,如病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引起血运紊乱,心脑排血量增加,滋养骨的动脉血量增加导致骨质局部充血,进而促使成骨细胞代偿性增加和新生骨的异常增加,并可造成骨组织结构紊乱。骨小梁骨化不全,骨皮质为尚未骨化的类骨质替代,皮质和骨髓界限不清,OP,负重后易畸形,破骨停止,成骨继续急剧发生,骨质由疏松变脆变硬,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累及骨骼系统中的任何部位,常多处受累,且不对称。早期为溶骨期,X线片上可见界限分明,呈圆形局限性OP区;第二阶段为不匀称的骨溶解和硬化表现;第三阶段以骨质硬化表现为主,病灶区的皮质骨增厚和骨小梁增粗,骨病变部位常呈海绵状改变或为紊乱结构象,两种情况可单独或同时出现。CT检查对于观察脊椎和骨盆的病变有重要意义。MRI能较清楚显示脊椎和颅骨病变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受累范围。骨放射核素扫描(锝标记磷酸盐)显示Paget病变局部对核素的摄取量增加。
2、生化检查 
血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和尿羟脯氨酸增加。血钙、磷、镁和PTH一般正常。 
(一)血碱性磷酸酶(ALP) 血ALP水平与病变范围和病变的活动程度有关。体积小的骨骼病变(约为10%左右)ALP正常。颅骨病变时ALP升高。如并发骨肉瘤,ALP可急剧增高,酸性磷酸酶和5-核苷酸酶也可升高。 
(二)尿羟脯氨酸(HOP) 正常人在低明胶饮食时的尿羟脯氨酸的排泄量低于50mg/d,而变形性骨炎患者因其骨重建旺盛,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可高达2000mg/d。此外,尿羟赖氨酸也能反映骨重建活动的水平和本病的病变程度。 
(三)血钙、磷、镁和PTH 一般正常。约15%~20%的患者因骨重建对钙的需求增加,血钙廓清加速导致血PTH上升。骨受累部位广泛的患者或合并原发性甲旁亢时有高血钙症和高尿钙症。

诊断

1. 多数变形性骨炎患者无临床症状,在疾病的中、早期诊断较困难。

2. 诊断依赖于X线平片的特征性改变,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对本病诊断的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差,有利于了解病变范围,实验室检查可见到骨转换指标的升高,其升高水平与病变范围及活动程度相关,临床最常应用的指标是血碱性磷酸酶(AKP)。鉴别诊断上要注意与骨肿瘤、肿瘤骨转移、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治疗

一、药物治疗 
大部分变形性骨炎病人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无需治疗。病人多因疼痛、畸形、活动困难或因并发症(如骨折、肉瘤样变及其他器官继发性病变等)而就诊。用于本病治疗的药物有两类:抗骨吸收药,镇痛药物。
抗骨吸收药:二膦酸盐类可抑制骨和软组织钙化,同时阻滞骨吸收和破骨细胞增殖。 降钙素 其主要作用是延缓骨吸收,迅速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并减少其数量。
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以缓解因骨畸形、关节炎或神经并发症引起的疼痛。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基本条件是:①多发性骨折;②需要长期固定者;③脊椎或神经根受压;④严重畸形;⑤预防或处置肉瘤;⑥一些其他难以解释的症状,如衰弱及疲倦等。手术治疗时,必须应用相应的药物加以配合。
三、普卡霉素(光辉霉素, mithramycine) 为细胞毒性抗生素,仅用于严重难治性变形性骨炎。该药能抑制RNA和蛋白质合成,同时也抑制前破骨细胞的活性,缓解疼痛持久。有效剂量为每d15~25µg/kg体重,一般静脉使用10d。主要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和骨髓抑制等,常和地塞米松合用。

预后

伴发肉瘤的患者有骨痛、肿胀和病理性骨折,预后很差,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药物,化疗和手术仅能控制症状,而对病变本身无明显疗效。术后五年的存活率为5%~8%。

预防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暂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健康问答

  • 儿童会得畸形性骨炎吗?
    医生头像
    陈添 副主任医师 乐清市人民医院 - 内分泌内科
    目前尚未见有18岁以下的病例报道。畸形性骨炎存在种族差异,欧洲裔人群发病率显著高于亚洲裔人群,美国人群的发病率为 2%-3%。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会增加。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骨畸形  骨折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陈添

乐清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关节疼痛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16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1月29日 16:5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