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疣状血管瘤

疣状血管瘤为少见的血管畸形,出生时或儿童期发病。皮损为单侧,成群,散在或融合性角化性血管性丘疹,早期损害呈淡蓝色,界限清楚,性质柔软,并逐渐扩大,好发部位为下肢,特别是下肢远端。
别名: 单侧疣状血管瘤 限界性血管角皮瘤、痣样限界性血管角皮瘤 角化性血管瘤  
英文名: verrucoushemangioma
发病部位: 下肢 足 股部  
就诊科室: 小儿普外科  
症状: 单侧成群、散在或融合性角化性血管性丘疹  
多发人群: 儿童好发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其他特指部位血管瘤 (M91200/0)  

疾病知识

症状

本病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开始为柔软而有弹性的暗红色丘疹,随着身体的发育逐渐增多、增大,形成特征性的皮损,表现为圆形或近圆形结节、斑块,暗红或紫红色,表面粗糙呈疣状。好发于肢体末端,最多见于下肢。一般为单侧分布,呈线状或匐行性外观,排列密集的皮疹趋于融合。轻微外伤后容易继发出血和感染。

病因

疣状血管瘤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但从遗传因素、病毒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可找到一些线索。   遗传因素:本病具有一定的种族易感性和家庭聚集性,并与免疫遗传标记有关。   
环境因素:多种化学物质,如多环烃类、亚硝胺类及微量元素镍等,经研究各种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

检查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高度增生和角化,真皮内有大小不一的管腔,腔中充满红细胞,腔壁有一层内皮细胞,腔周有疏松结缔组织以及高度扩张的毛细血管,累及真皮全层和皮下组织。这种损害与血管角皮瘤有相似之处,但后者一般不累及真皮下部和皮下组织。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既可以显示血管本身的形态改变,如扩张、畸形、痉挛、狭窄、梗塞、出血等,又可根据血管位置的变化,确定病变范围,给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诊断

弥漫性血管角化:通常在下腹、臀部、脐周围或阴部多处皮肤出现血管扩张性丘疹、小型紫瘢或黑点,有些中心区逐渐角化。有些患儿伴有结膜血管扩张或角膜、晶体混浊。皮肤常少汗及皮脂分泌减少。   
血管痣: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瘤样增生而形成。 脉管瘤: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 疣状血管瘤是毛细血管瘤、海绵状或混合性血管瘤的一种变型,伴有继发性表皮角化过度。这种血管瘤可以由局限性血管角化瘤分化而来。两者在临床上可以混淆。

治疗

本病属于少见的血管畸形,其治疗主要是进行皮肤局部治疗,包括CO2激光疗法、冷冻疗法或手术切除,切除应较深,以免复发。其他治疗方法还可以使用血管硬化剂局部注射。

预后

预后良好。但有复发的可能。

预防

本病通常在胚胎期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疣状状血管瘤。疣状状血管瘤对放射线有相当的敏感性,故治疗时以利用放射线为主。肿瘤发生于不重要部位时,如尺骨下端、腓骨或肋骨等处,则可考虑手术切除。

健康问答

  • 疣状血管瘤病人的饮食如何护理?
    医生头像
    曲双双 主治医师 北部战区总医院 - 儿科
    宜吃食物①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②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③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④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忌吃食物①不能过度...饮酒;②不能进食过多肥腻之品,高胆固醇食物;③不吃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④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高天文,孙建方.现代皮肤组织病理学[M]..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曲双双

北部战区总医院 儿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851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1月18日 16:1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