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 (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是暴力作用头部弓引起脑组织挫伤及结构断裂的器质性损伤,是常见的原发性脑损伤,表现脑损伤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常伴外伤性蛛网
英文名: 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发病部位: 脑部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症状: 昏迷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 手术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昏迷一般持续数小时,严重病例可达数曰、 数周,甚至数月数年,直至死亡。少数对冲性严重脑 挫裂伤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恶化,出现颞叶钩回疝症 状,难与颅内血肿鉴别。 颅脑损伤当时可有短暂的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和呼吸缓慢等,多可迅速恢复正常,提示轻中度损伤,如不恢复常提示严重脑干损伤或合并其他损伤。伴头皮或其他部位创伤时,疼痛可使呼吸、心率加快,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期常有体温轻度升高。 精神症状多见于额颞叶广泛挫裂伤病例,多表现无目的喊叫、躁动、易怒、拒食,甚至打人毁物等,有的表现痴呆或欣快感。 癲痫发作在儿童最常见,多为全身性痫性发作,局限性发作有定位意义;皮层挫伤、水肿、出血或凹陷骨折压迫等可引起癲痫发作。 脑膜刺激征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伤后即出现头痛、畏光、颈项强直及Kemig征等, 腰穿脑脊液血性。 症状由脑组织损伤部位决定,位于非功能区时可仅有一般症状,位于功能区时出现瘫痪、感觉障碍、失语等。

病因

暴力作用于头部,冲击点及对冲部位均可出现脑组织挫裂伤,多见于脑表面皮质,呈点片状出血。脑皮质和脑膜保持完整为脑挫伤;脑实质破损断裂及软脑膜撕裂为脑挫裂伤。严重病例可伴深部结构损伤。

检查

应结合伤情选择适宜的检査方法,先行无痛苦或无创性检查,必要时再行创伤性检查,一旦出现脑疝体征,以直接手术探查为宜,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颅骨X线平片: 病情允许时常规检査,观察骨折形态、部位,应注意骨碎片和其他异物的深度与数量。可根据钙化松果体影的位置判断有无移位。常规拍头颅正侧位片,枕部或后颅窝损伤加照额枕位, 凹陷骨折加切线位。 CT检查: 为颅脑损伤首选检査方法,快速、安全,可迅速准确显示脑内、脑外损伤部位和程度, 连续多次检査可观察病变演变情况。对确定脑实质挫 裂伤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脑水肿、脑肿胀和脑积水等有诊断意义。脑挫裂伤CT表现高低密度混合影, 伴低密度水肿区;弥漫性脑水肿或脑肿胀可表现弥漫性低密度或弥漫性脑密度增高。脑室、脑池及中线结构的形态和移位情况可提示脑受压,如病人情况危急,颅内压增高进展较迅速并出现脑疝,则应先抢救伤员,不应为等待CT检查延误救治时机。 脑血管造影: 是幕上血肿较可靠的诊断方法。颅内血肿可见血管移位,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有特征性“无血管区”。脑血管造影是损伤性检查,不适用 于急性期重症病人,亚急性、慢性血肿症状较轻, CT提示等密度影时可选用。 颅脑超声波:不具备CT检查条件时可用,因超声波不能透过颅骨,故仅适于囟门未闭的婴儿。幕上血肿超声图示中线波向对侧移位,可做出定位。操作简便,无痛苦,可反复检查,但探查阴性不能除外颅内血肿,应连续观察。

诊断

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査初步确定:有无脑损伤,脑损伤性质及程度,有无脑受压或严重合并伤需要紧急处理,需进行CT以及其他影像辅助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病史主要包括: 受伤时间、原因、头部 着力部位

治疗

局灶性脑挫裂伤的伤员应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48小时内定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注意意识和瞳孔变化。 病情稳定后,清醒病人可及早进食。意识正常者,静脉输液总量限制在约2000ml。 伴颅内压增高可给予脱水药物或激素。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腰穿放脑脊液,每次5 ~ 10ml, 放液后注人等量生理盐水、过滤空气或氧气,有助于 血液吸收减少粘连。 广泛性脑挫裂伤的治疗同第一节非手术治疗原则中的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预后主要是根据挫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有无合并症,轻度的经过积极治疗,适当的休息预后良好,重度的挫伤可以导致昏迷,如不及时治疗看导致死亡的可能。

预防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外力伤害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健康问答

  • 脑挫裂伤病因?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暴力作用于头部,冲击点及对冲部位均可出现脑组织挫裂伤,多见于脑表面皮质,呈点片状出血。脑皮质和脑膜保持完整为脑挫伤;脑实质破损断裂及...软脑膜撕裂为脑挫裂伤。严重病例可伴深部结构损伤。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昏迷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282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1月21日 22:5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