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骨髓纤维的治疗缺少特效的措施。治疗应根据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的程度及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措施。
(一)纠正贫血:严重贫血可输注红细胞,要求血细胞比容保持在0.25以上。雄激素类药有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合并有溶血或血清中找到免疫复合物或自身抗体者,可给予泼尼松治疗。红细胞水平低者可用人重组EPO。
(二)细胞毒药物治疗:细胞毒药物除可以抑制骨髓造血组织的异常增殖,亦可以抑制免疫发病机制,从而防止骨髓纤维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一般用于脾大,骨髓处于增生阶段,周围血细胞稍多的病例。常用的药物有:苯丁酸氮芥联合泼尼松、羟基脲、白消安或6-巯基嘌呤。
(三)脾切除术:一般仅限于:巨脾有明显的压迫症状或出现脾梗死引起的持续性疼痛;由于脾功能亢进引起顽固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经药物治疗无效且需长期反复输血但造血功能尚未完全丧失者;伴有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对血小板数偏高者,术后容易发生静脉内血栓,一般视为手术禁忌证。晚期骨髓纤维化合并活动性肝病者,因手术后死亡率高达7.5%~25.7%,亦不应考虑脾切除术。
(四)脾区照射:对明显脾大者,照射后可使症状减轻,脾缩小,但疗效短暂,4~6个月后脾又肿大,且有使周围血象进一步降低的副作用。
(五)干扰素-α:有抑制正常粒系祖细胞和巨核细胞增殖作用,常用干扰素α-2b治疗,但仅少数病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取得一定程度的缓解。
(六)1,25二羟维生素D3:可以抑制巨核细胞的增殖并诱导髓细胞向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转化,从而促使胶原纤维形成减少及裂解增加,剂量0.25~1μg/d。个别病例服药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可有所增高,其确切疗效有待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本药可引起血钙增高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应定期随访测定血钙、血磷。
(七)造血干细胞移植:近来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希望的治疗。同基因或异基因移植均可以改变骨髓纤维化的进程,而且存在移植物抗纤维化的作用。个别病例移植成功后骨髓纤维组织消失,且疗效不受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的影响。因移植相关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基础情况差及年龄较大等而不能广泛开展。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放宽移植的适应证。
(八)新疗法:目前处于研发中JAK2抑制剂都用于伴有中危或高危因素的PMF,取得一定疗效。由于这些药物对JAK2突变没有特异性,虽然患者对这些药物有相当好耐受性,但缺乏远期非血液毒性资料。所以对JAK2抑制剂在PMF治疗中的地位尚难以确立。信号传导抑制剂如替匹法尼等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它具有更好的抗癌和调节细胞因子活性的作用。与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相比,其毒性作用更低。该药在治疗MF相关的贫血方面前景看好。依维莫司是一种mTOR抑制剂,它可以有效防止JAK2V617F突变细胞的体外增殖。在I期及II期的临床实验中证实有良好的疗效。
(九)其他:有报告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治疗,可使贫血改善、脾缩小。也有报道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硫唑嘌呤、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可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