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麻疹样红斑

麻疹样红斑是以急性全身红斑为表现的疾病, 全身可见散在的麻疹样红斑,部分皮损融合成斑片,皮疹压之退色。
英文名: erythema morbilliforme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突然发病、畏寒、发热、全身皮疹、相互融合、黏膜红斑、瘙痒、小出血点  
多发人群: 过敏体质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并发疾病: 感染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常于畏寒发热等症状后急性发病,皮疹起初表现为小不等的红色丘疹 ,类似麻疹,后演变成斑疹或斑丘疹,可融合成片。去除致敏因素后可于2-3周内逐渐恢复。

病因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多为解热止痛药,巴比妥、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等。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检查

可做抗麻疹病毒抗体试验,血常规以及过敏原测定检查

诊断

根据过敏原接触史以及临床表现可以诊断但应去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 麻疹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 之退色,初发时稀疏,色较淡,疹间皮肤正常。 
(2)猩红热 皮肤弥漫充血发红、粟粒疹。24h内遍及全身。特殊体征:贫血划痕征、环口苍白圈、帕氏线、杨梅舌。

治疗

由于在去除过敏原后皮损可自然消退故应先对因治疗,如停用致敏药物,抗感染治疗。同时可以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如选用炉甘石洗剂,3%硼酸溶液或硫酸铜溶液湿敷等措施

预后

经积极治疗去除过敏源后可于2-3月逐渐恢复,预后较好。

预防

本病和过敏因素有关,同时也和使用药物有关,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多为解热止痛药,巴比妥、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等。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故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避免使用过敏的药物。

健康问答

  • 麻疹样红斑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头像
    马蕾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 皮肤病与性病科门诊
    1、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和压抑。   2、适当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活动,如爬山、散步,跳舞等。   3、...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服用,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体质,不生病或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4.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刘莉, 冯志宏, 张晓琳. 联合疗法治疗麻疹样红斑和猩红热样红斑型药疹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 21(6):333-333..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马蕾

中日友好医院 皮肤病与性病科门诊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09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1月06日 20:02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