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表现为对社交或表现性活动明显而持久的恐惧。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人群中社交焦虑障碍终身患病率10%~13%,该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平均病程约为20年,自发缓解的可能性不大。
英文名: 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
发病部位: 神经系统  
就诊科室: 精神科  
症状: 社交恐惧  
多发人群: 好发于青春期  
治疗手段: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社交焦虑障碍的核心特征是显著和持久地害怕在社交活动或与人交往时被人关注或得到不良评价,害怕在公众面前出丑或遇到尴尬,伴有回避,或带着强烈的焦虑,同时可以出现躯体症状。这些情况包括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话、进食或写字,害怕与不熟悉的人谈话或被人注视、参加聚会或面试。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害怕、恐惧和焦虑。躯体症状包括心跳加快、出汗、发抖、口吃、脸红、肌肉紧张及恶心、腹泻等症状。

病因

(一)遗传因素:一般认为社交焦虑障碍有轻度到中度的遗传性,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神经生化因素:有学者认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枢5-羟色胺能反应性水平提高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研究还发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显著低于正常,存在多巴胺调节减少,NE能激活等异常现象。
(三)心理及环境因素:心理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在社交焦虑障碍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人格特征、羞耻感、自我评价及自尊心、防御方式及应对方式都与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有关。

检查

以临床症状的问诊检查为主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
2、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二)鉴别诊断
1、回避性人格障碍 回避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为回避社交,害怕被拒绝或否定,社交退缩,即使是与有亲密关系的人接触也表现为行为拘谨。社交焦虑障碍与回避性人格障碍有时难以鉴别,一般认为回避性人格障碍的发生发生更早,症状更弥散。害羞-社交焦虑障碍-回避性人格障碍是一个从正常到异常的连续行为谱系。
2、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惧症 这类患者也会出现恐惧感和回避行为,他们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出现惊恐发作导致难堪,一般来说,惊恐发作的诱发情境与社交焦虑障碍不同,惊恐障碍可在任何情境下发作,恐惧的内容也有所不同,社交焦虑障碍害怕别人给予不好的评价和遇到尴尬,而不是害怕会发疯或失去控制。
3、抑郁障碍 这类患者也可以出现社交退缩和不愿意与人相处,但他们的这些表现是由于兴趣和愉悦感的缺失,而不是怕别人的评价。

治疗

(一)心理治疗
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以及动力性心理治疗。其中证据最多的是CBT,常用的技术包括暴露、认知重建和社交技能训练。另外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而言,团体心理治疗效果往往较好,主要有认知行为团体治疗与社交效能训练两种正规治疗方法。
(二)药物治疗
适用于社交焦虑障碍治疗的药物有帕罗西汀等SSRIs类新型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也可辅助应用。不过,更提倡心理治疗与药物结合的治疗,即药物常常可以控制焦虑症状,起效较快,而心理治疗虽然起效较晚,但疗效持久,患者获得的新的认知方式和社交技能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两者的组合可能是目前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最佳选择。

预后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自发缓解的可能性不大,只有1/4的患者可以恢复正常,1/3患者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

预防

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及时疏导心理障碍。

健康问答

  • 社交焦虑障碍能自行缓解吗
    医生头像
    梅玉荣 住院医师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院 - 内科
    该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平均病程约为20年,自发缓解的可能性不大,只有1/4的患者可以恢复正常,1/3患者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目前更...提倡心理治疗与药物结合的治疗。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焦虑  神经系统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梅玉荣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480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1月04日 15:4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