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巴雷特食管

Barrett食管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指食管远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Barrett食管有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普遍认为Barrett食管是获得性,并与反流性食管炎密切相关。
别名: Barrett食管炎   Barrett's esophagus   食管下段粘膜柱状上皮化   Barrett食管   巴雷特氏食管  
英文名: Barrett's esophagus
发病部位: 食道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症状: 吞咽困难   反酸   烧心   上腹痛   胸骨后灼烧感  
多发人群: 成人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食管狭窄   食管溃疡   食管穿孔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为反酸、胃灼热,其次为胸骨后疼痛和上腹痛。当出现食管狭窄时,突出的症状为咽下困难。良性并发症包括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狭窄、溃疡、穿孔、出血和吸入性肺炎等。

病因

由于胃食管反流破坏了正常的鳞状上皮之后,导致对消化液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化生性柱状上皮替代形成的一种病理过程,在这一病变的基础上,经常发生消化性溃疡,食管狭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直至腺癌。

检查

1.食管测压及pH监测 Barrett食管的病人食管与酸、碱反流物接触时间长可见到胃食管反流的测压表现,其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较一般的反流病人为低。
2.内镜检查 内镜下较易确认Barrett黏膜,正常食管黏膜为粉红带灰白,而柱状上皮似胃黏膜为橘红色,两者有显著差异。内镜下BE可分为三型: 全周型:红色黏膜向食管延伸累及全周,与胃黏膜无明显界限,其游离缘距食管下括约肌3cm以上;岛型:齿状线1cm处以上出现斑片状红色黏膜;舌型:与齿状线相连,伸向食管呈半岛状。在Barrett上皮可以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反复不愈的溃疡可引起食管狭窄。

诊断

Barrett食管的临床诊断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食管测压、pH监测、内镜及活检,其中最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为内镜及活检。

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为内科治疗首选药物,剂量宜较大,如洛赛克20~40mg,每天2次口服,症状控制后以小剂量维持治疗,疗程半年以上。
2.促动力药(多潘立立酮,西沙必利等):此类药物能减少胃食管反流,控制症状,但疗程较长。如多潘立立酮10~20mg,每天3~4次,常与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应用,以增加疗效。
3.宜进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诱发症状的体位和食用有刺激性食物,超重者应减肥。
4.内镜治疗
5.手术治疗: BE伴严重的症状性反流,内科治疗无效者;食管狭窄经扩张治疗无效者;难治性溃疡;重度异型增生或癌变者。

预后

Barrett食管癌的预后较差,其主要原因是诊断时已属晚期,多数伴有淋巴结和局部转移。总体的5年生存率为21%~55%,淋巴结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为91%,明显高于其他组。Barrett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预防

巴雷特食管无特殊预防方式,生活上主要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应减少摄入刺激性饮食,抬高床头,戒烟戒酒,忌吃抑制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巧克力等食物,避免身体超重。

健康问答

  • 巴雷特食管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什么?
    医生头像
    宫雪 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 内科
    最常见的症状为反酸、胃灼热,其次为胸骨后疼痛和上腹痛。当出现食管狭窄时,突出的症状为咽下困难。

词条标签

食管炎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宫雪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791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3月09日 16:2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