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交感性眼炎

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 ophthalmia)是穿通性眼外伤或眼内手术眼发生了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经过一段时间,另一眼也发生了同样性质的全葡萄膜炎。
英文名: sympathetic ophthalmia
发病部位: 眼  
就诊科室: 眼科  
症状: 诱发眼   交感眼  
多发人群: 男性   女性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青光眼   白内障 NOS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诱发眼:多数情况下,穿透伤口在角巩缘处,或伤口嵌有葡萄膜组织,伤口长期愈合不良,或眼内有异物存留,或炎症持续不退,或炎症反复发作。表现有顽固性充血,虹膜睫状体炎,眼球触痛,眼压降低,以及畏光流泪疼痛等症状。能窥见眼底时,可见视乳头充血,后极部视网膜水肿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等。

2.交感眼:从前部开始表现为前葡萄膜炎的症状。从后部开始表现为后葡萄膜炎的症状。不及时治疗,炎症加重,可发展成全葡萄膜炎。严重者,可并发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等而失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可见视网膜有多数细小荧光素渗漏点,以后逐渐扩大,后期呈多湖状或多囊视网膜下荧光素积存区。

病因

1.西医学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认为系一种迟缓型自身免疫性反应,抗原是色素组织。也有人认为是对视网膜S抗原的过敏反应。但确切病因不明。 
2.中医学认为,本病因眼球穿通伤后,邪毒乘虚而入,眼内血热壅盛,脉络瘀滞。由于病情迁延不愈,红赤反复不退,致脏腑经络失调,引起健眼出现肝胆热盛或阳明热炽的病机。

检查

1.病史
有无眼外伤和手术史?有无性病史?有无呼吸困难史? 
2.全面的眼科检查  包括散瞳查眼底。
3.全血细胞计数
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螺旋体抗体吸附荧光测定(FIA-ABS),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4.胸部x线检查 
 以排除肺结核或结节病。
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或眼科B超检查 以明确诊断。

诊断

1.有眼球穿通伤史及双眼炎症反应。
2.当交感眼出现角膜后沿着物前房和前部玻璃体有浮游物和闪 辉时,即可考虑交感性眼炎的发生。
3.把已经失明的刺激眼摘除后可作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治疗

1.在交感性反应发生前摘除外伤后视力丧失眼(通常在外伤后7~14日)。 
2.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中、重度患者首先采用下列方案,随着炎症的控制皮质激素逐渐减量。 
 1)局部糖皮质激素:1%泼尼松龙每1~2小时一次。地塞 米松4~5mg结膜下注射,每周2~3次。曲安奈德40mg,半球后注射。 
 2)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60~80mg口服,1次/天,抗酸剂、组胺H2阻滞剂(如雷尼替丁150mg口服,2次/天)。使用 全身皮质激素前,应检测血糖、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线片。 
3.睫状肌麻痹剂:1%阿托品,3次/天。
4.如果糖皮质激素无效或有使用禁忌,在内科医师指导 下试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或环孢素等。

预后

交感性眼炎严重危害视力。仅有 一半患者接受治疗后视力≥20/40, 25%的患者视力低于20/200。并发症包括白内障和青光眼。外伤、活动性不可控制的眼内炎症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都预示着预后不佳。脉络膜视网膜瘢痕、慢性黄斑水肿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导致长期视力低下。

预防

1.交感性眼炎是可以预防的。广大医务人员对眼球 穿透伤加强了治疗措施,从而大大减少了交感性眼炎的发生率。 其措施是伤口的妥善缝合;眼内异物及时取出;采用全身和局部措 施预防感染等。
2.关于眼球摘除问题,一般来讲,眼球摘除是预防交感性眼炎的有力措施。但交感性眼炎一旦发生,摘除伤眼并不能 治疗交感性眼炎。因此,凡有交感性眼炎的病人,伤眼还有部分视 力则应保留眼球,积极采用药物治疗。
3.如果伤眼的伤势严重,视功 能已丧失,则应行眼球摘除术。这对预防交感性眼炎确有好处。 总之,摘除眼球问题应慎重考虑。

健康问答

  • 该病如何与双眼晶状体源性葡萄膜炎鉴别?
    医生头像
    赵彦鹏 主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不孕症科
    双眼晶状体源性葡萄膜炎:多在一眼白内障术后,另一眼发生 炎症。主要鉴别要点是健眼有白内障,常伴有晶状体囊破裂或白内障 过熟,房水...中晶状体皮质呈点片状或絮状浮游,严重者可形成假性前房 积脓。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眼  眼外伤  眼科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赵彦鹏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不孕症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青光眼 白内障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86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2月15日 15:2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