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
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
膈下逐瘀汤加减。
若郁而化热,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数者,加栀子、黄柏、夏枯草以疏肝清热。小腹胀坠或二阴坠胀不适,加柴胡、川楝子、升麻行气升阳。肝气夹冲气犯胃,痛而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竹茹、法半夏、陈皮和胃降逆止呕。
2.寒凝血瘀证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月经推后,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
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 干姜 延胡索 没药 当归 川芎 官桂 赤芍 蒲黄 五灵脂
方中官桂、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养营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寒散血行,冲任、子宫血气调和流畅,自无疼痛之虞。
若经量过少,色黯,可加鸡血藤、桃仁活血通经。冷痛较甚,加艾叶、吴茱萸。痛甚而厥,四肢冰凉,冷汗淋沥,加炮附子、细辛、巴戟回阳散寒。痛而胀者,酌加乌药、香附、九香虫。若伴肢体酸重不适,苔白腻,或有冒雨、涉水、久居阴湿之地史,乃寒湿为患,宜加苍术、茯苓、苡仁、羌活以散寒除湿。
3.湿热瘀结证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拒按,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
清热调血汤
牡丹皮 黄连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红花 桃仁 延胡索 莪术 香附
若痛甚连及腰骶部加续断、狗脊、秦艽以清热除湿止痛;若经血量多或经期延长,酌加地榆、槐花、马齿苋、黄芩凉血止血;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者,加黄柏、土茯苓、椿根皮除湿止带。
4.气血虚弱证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
八珍汤
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炙甘草
若气虚兼寒,痛喜温热者,加艾叶、乌药、肉桂温经散寒止痛;血虚甚,加阿胶、鸡血藤、酸枣仁养血安神;若脾虚气弱者,加砂仁、佛手。亦可用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 肉桂 、川芎、 熟地 、茯苓 、甘草 、黄芪、当归、白芍、生姜、大枣。
5.肝肾不足证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淡黯,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
滋肾养肝,止痛。
方药
调肝汤
当归 白芍 山药 阿胶 山茱萸 巴戟天 甘草
方中当归、白芍、阿胶养血柔肝;山药、山萸肉填补肝肾之精血而养冲任;巴戟天温补肾元,水中补火;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重在补肾柔肝。
若腰骶痛甚者,加杜仲、桑寄生、川断;少腹痛兼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经血量少、色黯,加鹿角胶、山茱萸、淫羊藿。夜尿频数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补骨脂。
6.中成药
(1)田七痛经胶囊 每日3次,每次3~5粒,口服。用于各型痛经,尤其是因寒致痛者。
(2)元胡止痛片 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痛经属气滞血瘀证。
(3)八珍益母丸 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用于痛经属气血虚弱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