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原则
痛经的治疗,应根据证候在气、在血,寒热、虚实的不同,以止痛为核心,以调理胞宫、冲任气血为主,或补气、或活血,或散寒,或清热,或补虚、或泄实。具体治法分两步: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缓解、控制疼痛;平素辨证求因以治本。标本缓急,主次有序,分阶段治疗。
痛经在辨证治疗中,应适当选加相应的止痛药以加强止痛之功。如寒者选加艾叶、小茴香、肉桂、吴茱萸、桂枝;气滞者选加香附、枳壳、金铃子;血瘀者选加三七粉、血竭、莪术、失笑散;热者选加丹皮、黄芩等。
(二)分型论治
1.寒凝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周期后延,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证候分析:寒客胞宫,血为寒凝,瘀滞冲任,血行不畅,故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寒得热化,瘀滞暂通,故得热痛减;寒凝血瘀,冲任失畅,可见周期后延,经色黯而有块;寒邪内盛,阻遏阳气,故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均为寒凝血瘀之候。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官桂 小茴香 干姜 当归 川芎 赤芍 蒲黄 五灵脂 没药 延胡索
方中官桂、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养营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寒散血行,冲任、子宫血气调和流畅,自无疼痛之虞。
若小腹冷痛较甚,加艾叶、吴茱萸散寒止痛;若寒凝气闭,痛甚而厥,四肢冰凉,冷汗淋漓,加附子、细辛、巴戟天回阳散寒;若伴肢体酸重不适,苔白腻,或有冒雨、涉水、久居阴湿之地史,乃寒湿为患,应酌加苍术、茯苓、薏苡仁、羌活以健脾除湿。
2.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经行不畅,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胸胁、乳房胀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证候分析:肝失条达,冲任气血郁滞,经血不利,不通则通,故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冲任气滞血瘀,故经量少,经行不畅,色黯有块,块下气血暂通而疼痛减轻;肝郁气滞,经血不利,故胸胁、乳房胀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均是气滞血瘀之候。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香附 乌药 枳壳 当归 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延胡索 五灵脂 牡丹皮 甘草
方中香附、乌药、枳壳理气行滞,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延胡索、五灵脂化瘀定痛,牡丹皮凉血活血,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气顺血调则疼痛自止。
若肝气夹冲气犯胃,痛而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法半夏、陈皮和胃降逆;小腹坠胀不适或前后阴坠胀不适,加柴胡、升麻行气升阳;郁而化热,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数者,加栀子、郁金清热泻火。
3.湿热蕴结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经前加剧,月经量多或经期长,色黯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色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冲任,阻滞气血运行,经前或经期气血下注冲任,加重气血壅滞,故见小腹疼痛或胀痛,有灼热感,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经前加剧;湿热损伤冲任,迫血妄行,故见经量多,或经期长;血为热灼,故色黯红,质稠或有血块;湿热下注,伤于带脉,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湿热熏蒸,故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均为湿热蕴结之候。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车前子、败酱草、薏苡仁。
黄连 牡丹皮 生地黄 白芍 当归 川芎 红花 桃仁 延胡索 莪术 香附
方中黄连清热燥湿,牡丹皮、生地黄、白芍清热凉血,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延胡索、莪术、香附行气活血止痛。加车前子、败酱草、薏苡仁意在增强原方清热除湿之功。
若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者,酌加槐花、地榆、马齿苋以清热止血;带下量多者,酌加黄柏、樗根白皮以清热除湿。
4.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血不足,冲任亦虚,经行之后,血海更虚,胞宫、冲任失于濡养,故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气血两虚,血海未满而溢,故经量少,色淡质稀;气虚中阳不振,故神疲乏力;血虚则无以养心神,荣头面,故见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候。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圣愈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人参 黄芪 熟地黄 白芍 当归 川芎
方中人参、黄芪补脾益气,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养血和血。气充血沛,子宫、冲任复其濡养,自无疼痛之患。
若月经夹有血块者,酌加蒲黄、五灵脂以活血止痛;若伴有经行便溏,腹痛严重者,可去当归,加茯苓、炒白术以健脾止泻;失眠多梦,心脾虚者,酌加远志、合欢皮、夜交藤,以养心安神;若伴畏寒肢冷,腰腹冷痛,可加肉桂、小茴香、艾叶散寒止痛。
5.肝肾亏损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喜按,伴腰骶酸痛,月经量少,色淡黯,质稀;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失眠健忘,或伴潮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肾气虚损,精血本已不足,经期或经后,血海更虚,胞宫、冲任失养,故小腹隐隐作痛,喜按,腰骶酸痛;肾虚冲任不足,血海满溢不多,故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肾精亏虚,不能上荣头窍,故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失眠健忘;肾水亏于下,肝木失养,则肝阳亢于上,故可伴潮热;舌淡红、脉薄白,脉沉细均为肝肾亏损之象。
治法:补养肝肾,调经止痛。
方药: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益肾调经汤(《中医妇科治疗学》)
巴戟天 杜仲 续断 乌药 艾叶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益母草
方中巴戟天、杜仲、续断补肾壮腰、强筋止痛,乌药温肾散寒,艾叶温经暖宫,当归、熟地黄、白芍滋阴养血,益母草活血调经。肾气实、筋骨坚,阴血充沛,子宫、冲任得以濡煦则疼痛自止。
调肝汤(《傅青主女科》)
山茱萸 山药 巴戟天 甘草 白芍 当归 阿胶
方中山茱萸补益肝肾、山药补脾肺肾,巴戟天温补肾阳,当归、阿胶、白芍养血柔肝,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月经量少者,酌加鹿角胶、枸杞子以补肾填精;腰骶酸痛剧者,酌加桑寄生、杜仲、川断以补肾气,强腰膝;伴潮热者可酌加牡丹皮。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元胡止痛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滞血瘀证。
(2)少腹逐瘀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寒凝血瘀证。
(3)八珍益母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用于气血虚弱兼有瘀滞证。
(4)复方阿胶浆,每次2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血两虚证。
2.针灸治疗
(1)实证: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主穴:三阴交、中级。
配穴: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2)虚证:毫针补发,可加用灸法。主穴: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加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