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期高血压,又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多发于妊娠20周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多器官损害或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英文名: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妇产科  
症状: 孕妇小腿浮肿  
多发人群: 妊娠期女性  
治疗手段: 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并发疾病: 胎盘早期剥离   肾功能衰竭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妊娠高血压有三种主要症状: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还可能有其他出现的症状,例如头痛、视力模糊、呕吐、腹痛、过激反应和小便减少。 
1、轻度妊娠高血压 主要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可能伴有轻度水肿和微量蛋白尿。准妈妈无明显不适。此阶段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可逐渐发展或迅速恶化。 水肿可以是显性,也可以是隐性。显性水肿,根据其程度不同可分为Ⅰ°~Ⅲ°;如果是隐性水肿,仅表现在体重的异常增加(即准妈妈每周体重增加超过0.5千克)。 
2、中度妊高征 中度妊娠高血压是在轻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血压和尿蛋白及水肿的程度比轻度加重了,但这时准妈妈仍无异常感觉。 血压进一步升高,但不超过21.3/14.7KPa(160/110mmHg),尿蛋白增加,伴有水肿,可有头晕等轻度自觉症状。 
3、重度妊高征 重度妊娠高血压是最为严重的一个阶段,血压升高≥21.3/14.6千帕,尿蛋白++~++++,准妈妈水肿的程度可轻可重,严重者可有腹水,同时准妈妈感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右上腹痛、呼吸急促、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诊治;准妈妈可能出现抽搐,伴昏迷、神志丧失。抽搐可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口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这种情况在产前、产时、产后均可以发生。对母婴伤害甚大,重者可危及母婴生命。

病因

妊高征的病因目前尚未确定,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子宫胎盘缺血:子宫张力过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初产妇,子宫膨大过度,腹壁紧张等,都会使宫腔压力增大,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或减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痉挛而致血压升高。也有人认为,胎盘或蜕膜组织缺血缺氧后,可产生一种加压物质,引起血管痉挛,使血压升高。 
2、免疫与遗传:临床上经产妇妊高征较少见。妊高征之女患妊高征者较多。有人认为与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隐性基因或隐性免疫反应基因有关。 
3、前列腺素缺乏:前列腺素类物质能使血管扩张,一般体内加压物质和降压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使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血管扩张物质前列腺素减少了,血管壁对加压物质的反应性增高,于是血压升高。 
4、其他: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压高时,均可引发妊高症。

检查

妊高征的基本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而导致脑、肾、心、肝、子宫胎盘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随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的不同,其凝血功能也相应出现不同的变化,甚至可导致弥漫性毛细管内凝血(DIC)。 
1、基本检查:了解准妈妈有无头痛、胸闷、眼花、上腹部疼痛等自觉症状。检查血压、血尿常规、注意身体体重指数、尿量、胎动。 (1)高血压:血压>130/9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比,收缩压>30mmHg,舒张压>15mmHg。 
(2)浮肿:经临床休息6-8小时后,浮肿不消退; 
(3)体重:每周体重增加超过1公斤。 
(4)尿蛋白:尿常规有蛋白或尿蛋白尿定量>0.3g/24小时。 
2、准妈妈特殊检查:包括反射测试、眼底检查、凝血指标、心肝肾功能、血脂、血尿酸及电解质等检查。 3、胎儿特殊检查:包括胎儿发育情况、B超和胎心监护和脐动脉血流等。妊高征对胎儿会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生长受限等影响,因此需要检查胎儿发育情况。

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典型,诊断并不困难。为判断病情轻重,搞清分类,估计对母儿的影响,并与内科合并症相鉴别,应做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全面分析,作出正确诊断。 
(一)病史:注意询问家族史及高血压、糖尿病、肾炎史。注意了解自觉症状出现的时间及严重程度。 
(二)临床表现:根据血压、水肿及蛋白尿程度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正确估计病情及预后。 
(三)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测尿比重,≥1.020表示尿液浓缩,反映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重点查尿蛋白,定量≥5.0g/24h>++,表明病情严重。镜检注意有无红细胞及管型,如有则表明肾脏损害严重。 
2.血液检查:有条件单位,应对重症患者作必要的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血清电解质K+、Na+、Cl-、Ca++、CO2结合力、肝肾功及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试管法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FDP等),用硫酸镁治疗者查血Mg++浓度,有助于了解病情严重程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作为了解全身小动痉挛程度的窗口,是反映妊高症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估计病情和决定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重症患者均应常规急症检查。可发现小动脉痉挛,动静脉比例失常,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等改变。严重者视网膜剥离。 
4.心电图检查:重症患者应作常规检查,以了解心肌损害程度,有无低血钾或高血钾改变等。必要时作超声心动图测定,以了解心功能情况。 
5.B超检查:一是了解胎儿发育情况,二是了解胎盘功能情况,对妊高征患者的产科处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IUGR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妊高征B超检查的特征是胎盘提前成熟、老化,并发IUGR,羊水过多者多见。 
6.其它检查:如脑血流图、CT检查,对重症妊高征患者是否有颅内出血等亦有帮助,有条件者可酌情采用。通过胎动计数,胎心监护,胎儿成熟度及胎盘功能测定,了解对胎儿的影响和判断预后。

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目的是控制准妈妈的病情、尽可能地延长孕周、确保孕期母婴安全,使得胎儿出生后能够存活。该病的治疗基本原则采用休息、镇静、对症等处理后,病情可得到控制,若血压升高,可予以降压治疗。 
1、一般治疗 
(1)休息:对于轻度的妊娠高血压可住院也可在家治疗。 
(2)密切监护母婴状态:应询问准妈妈是否有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每日测体重及血压。定时复查尿蛋白、检测血压、胎儿发育情况和胎盘功能。 
(3)间断吸氧: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全身主要脏器和胎盘氧供。 
2、降压治疗 目的: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母胎并发症。降压过程要平稳,不可波动过大。 目标血压:准妈妈没有并发脏器功能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55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105mmHg。准妈妈并发脏器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39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89mmHg。为保证子宫胎盘血流灌注,血压不能低于130/80mmHg。
3、终止妊娠 妊娠高血压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产下胎儿。如果胎儿还没到预产期,医生会建议准妈妈卧床休息、健康饮食和服用降压药物。如果准妈妈已接受治疗但情况仍不断恶化,这就可能需要实施早产手术将胎儿娩出来。

预后

  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如能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多能治愈。
  2. 妊高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胎盘早剥、 妊高征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急性肾 功能衰竭、溶血酐酶升高和低血小板综合征(溶血酐酶升高、 血小板减少)、产后出血及产后血液循环衰竭等。而脑出血、 妊高征并发心力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碍为妊高征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预防

1、实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及头晕等自觉症状。 
2、加强孕期营养及休息。加强妊娠中、晚期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一定作用。因为母体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或严重贫血者,其妊高征发生率增高。   
3、重视诱发因素,治疗原发病。仔细想一想家族史,孕妇的外祖母、母亲或婶妹间是否曾经患妊高征,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考虑遗传因素了。孕妇如果孕前患过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等均易发生妊高症。妊娠如果发生在寒冷的冬天,更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处理。

健康问答

  • 妊娠高血压能顺产吗?
    医生头像
    梅泉 副主任医师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 妇产科
    妊娠高血压的患者顺产会有一定的风险。高血压产妇在怀孕后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一般怀孕后高血压分几种情况,一种是轻度的子痫,还有妊娠期高...血压;如果血压不是很高的可以做阴道试产,如果是重度的子痫的话需要选择剖腹产。如果本身血压很高一般160/110毫米汞柱,尿蛋白三个加号,分娩的时候可能发生子痫和其它并发症的可能性风险要大一些,所以应该选择剖腹产 妊娠高血压的产妇究竟能不能选择顺产,其实并不是绝对的,要看产妇的病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还要看胎儿的发育状况是不是良好。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妊娠高血压的产妇选择剖腹产,但如果产妇具备一定的顺产条件且妊娠高血压症状轻微,还是可以听取医生的建议,顺利生下健康的宝宝。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梅泉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妇产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肾功能衰竭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6479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4月27日 17:2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