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颅底肿瘤

肿瘤可通过颅底裂孔,或在破坏颅底骨质后,在颅内生长。专家介绍,颅底肿瘤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
别名: 前颅窝底肿瘤   中颅窝底及海绵窦区肿瘤  
英文名: skull base neoplasms
发病部位: 颅底   前颅窝底   后颅窝底   小脑桥脑角   岩斜区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症状: 嗅觉减退或丧失   颅内压增高症状   眼球突出   复视   视力减退或失明  
多发人群: 20-50 岁青壮年  
治疗手段: 手术 颅底肿瘤切除
并发疾病: 脑脊液鼻漏   嗅觉丧失   呼吸功能不全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颅高压症状   
肿瘤较大时可伴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呕吐等。
2.后颅底肿瘤症状   
肿瘤位于内听道内常引起耳鸣、眩晕、听力减退或丧失,少数颅底肿瘤可有面瘫。肿瘤位于内听道前方,三叉神经和外展神经功能障碍常为首发表现,如面痛或面部感觉减退、复视等。
3.中颅底肿瘤症状
可伴有眼球活动障碍(动眼神经、外展神经、滑车神经分别或联合受累)和复视、眼睑下垂等。肿瘤影响海绵窦旁结构,可引起癫癇(颞叶)、内分泌功能异常(垂体-下视丘)、偏瘫(脑干或预内动脉)。肿瘤位于蝶骨嵴,引起单眼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头痛、癫痫和精神症状(蝶骨嵴内侧型)或突眼、头痛、癫痫(蝶骨嵴外侧型)。肿瘤位于岩尖或岩斜区,可引起面部麻木、复视、头晕、听力减退、头痛等。

病因

颅底肿瘤的种类较多,肿瘤发生于颅底及其相邻近结构,有些肿瘤可由颅内向颅外或是由颅外向颅内发展。肿瘤可通过颅底裂孔,或在破坏颅底骨质后,在颅内生长。

检查

1依据颅底肿瘤部位,行视力视野、电测听以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2血管显影检查 
颅底肿瘤血供丰富或与颈内动脉等大动脉关联密切者,应行全脑dsa检查,亦可行cta检查,了解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注意肿瘤是否包裹了较大的血管.
3头颅ct和mri检查 明确肿瘤部位.

诊断

(1) 鼻内窥镜检查:它可以提供肿瘤在鼻和鼻旁区的信息;
(2) 血管造影它可以提供肿瘤血管的信息并判断颈动脉和/或 其他重要脉管结构是否被累及;
(3)  MRI的T1和T2加权图像:它可以提供有关软组织和肿瘤 边界范围的准确信息;
(4) CT扫描:它可提供骨是否被累及的信息。良性肿瘤常见骨 的移位。而恶性病变则表现为侵袭和组织溶解。

治疗

手术治疗颅底肿瘤是本病治疗的基本方法,对不同部位的颅底肿瘤应选用相应的手术入路,以取得最好手术效果。 
1)、前颅底肿瘤 
通常可选用一侧额底入路(处理中线偏一侧肿瘤),扩大前颅底硬膜内外入路(适用于前颅底颅内外沟通瘤、巨大垂体瘤、筛窦和蝶窦肿瘤及上斜坡肿瘤),经蝶入路(垂体瘤、蝶窦肿瘤)等。 
2)、中颅底肿瘤
常用的有翼点入路、改良翼点入路、扩大中颅底硬膜内外入路等,可良好显露中颅底,处理中颅底包括蝶骨嵴、海绵窦、岩骨前部的肿瘤。
3)、后颅底肿瘤
可选用经口人路、后外侧枕下入路、外侧入路(Fisch颞下窝入路)、经颈前外侧入路、枕下正中入路、旁正中入路和一侧枕下乳突后入路等,从外侧、腹倒和背侧及侧方暴露后颅底。

颅底肿瘤治疗手术方法因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各不相同,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   
2、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取得良好的显露。   
3、充分保护脑组织、颅神经及颅底重要血管。   
4、在保存重要神经功能的前题下力争全切肿瘤,同时必须恢复和重建颅底的正常生理密闭性。

预后

颅底肿瘤是颅脑外科的常见病,由于其位置较深,解剖结构非常复杂,且有很多血管和神经穿行,手术难度很高。手术中既要切除严重疾患,又要尽量保留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预防

调整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因素所导致胎儿先天的疾病;孩子应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可能造成肿瘤的因素.

健康问答

  • 颅底肿瘤患者饮食要注意哪些方面?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高营养食物为宜,少食多餐。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补充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51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4月20日 20:2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