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黏多糖贮积症是由于人体细胞的溶酶体内降解黏多糖的水解酶发生突变导致其活性丧失,黏多糖不能被降解代谢,最终贮积在体内而发生的疾病,为家族遗传性疾病。可分为Ⅰ,Ⅱ,Ⅲ,Ⅳ,Ⅵ,Ⅶ,Ⅸ型等7种型,其中以Ⅰ型
别名: 软骨-骨营养不良   粘多糖贮积病Ⅰ型   粘多糖病Ⅰ型   MPSI-H   Hurler综合征   黏多糖贮积症1型   承霤病   胡勒综合征   黏多糖贮积症一型   粘多糖增多症Ⅰ型  
英文名: mucopolysaccharidosis 1 type
发病部位: 面部、角膜、关节、骨骼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症状: 粗糙面容,角膜混浊,关节僵硬,身材矮小  
多发人群: 家族中有患者的后代  
治疗手段: 对症治疗,基因治疗
并发疾病: 心脏瓣膜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型粘多糖贮积症症状较经典,如下: 
1、粗糙面容
较典型 头大,舟型头,前额突出,眉毛浓密,眼睛突出,眼睑肿胀,鼻梁低平,鼻孔上翻。嘴唇大而厚;舌大,易突出口外。牙龈增生,牙齿细小且间距宽。皮肤厚,汗毛多,头发浓密粗糙,发际线低。 
2、角膜混浊 
角膜浑浊程度随着疾病进展而加重 
3、关节僵硬 
主要累及大关节,如肘关节,肩关节等,使这些关节的活动度受限,显示出“爪形手”的特征。 
4、身材矮小 
短脖,脊柱后凸,2~3岁生长几乎停止。 
5、肝脾增大 
腹部膨隆,易发脐疝和腹股沟疝。 
6、智力落后 
1岁左右可能就表现有智力落后,最佳的智力水平2~4岁 
7、心脏瓣膜病 
大部分患者的心脏累及在疾病的后期,表现为瓣膜病,可导致淤血性心衰。

病因

基因突变,溶酶体内降解粘多糖的水解酶发生结构功能变化,粘多糖贮积

检查

1.尿液黏多糖定量和电泳 标本最好用晨尿,可以发现黏多糖量增加,Ⅰ型伴有硫酸皮肤素和硫酸类肝素条带。
2.X线片 正位胸片可发现肋骨似“飘带样”;侧位脊柱片显示胸腰椎椎体发育不良,有“鸟嘴样”突起;左手正位片显示掌骨近端变尖,各指骨似“子弹头”样。 
3.头颅CT或者MRI脑室增大。 
4.外周血溶酶体酶活性测定 可以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血浆。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该酶活性明显降低。 
5.溶酶体酶相关基因的突变检测,绝大部分患者都能检出到突变。

诊断

本病特殊的临床表现+结合家族病史+X线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治疗

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因此治疗多采取对症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其他治疗方法如,酶替代和基因治疗法正在研究中。

预后

通常预后不良,多发性机体损害。

预防

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家庭一定要做产前诊断,来预防同一家庭再次出生该病患者。

健康问答

  • 粘多糖贮积症的突变基因是一个么?
    医生头像
    徐晓梅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校医院 - 内科
    粘多糖贮积症的突变基因不止一个,目前研究已发现了多个与之相关的基因。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基因疗法尚未能成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参考资料

王和. 粘多糖贮积症Ⅰ型的酶学诊断与产前诊断[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05, 1(2):131-131..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徐晓梅

浙江大学校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286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1月29日 17:0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