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耳后骨膜下脓肿

耳后骨膜下脓肿和耳后瘘管是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组织或血管内使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液积聚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英文名: Abscess of posterior periosteum of ear
发病部位: 耳后骨膜下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科  
症状: 头痛、发热、耳后肿胀,压痛明显  
多发人群: 儿童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骨膜炎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患侧头痛,发热 
2.乳突区软组织红肿疼痛压痛 ,耳后沟存在脓肿形成后 ,可扪及液动感 ,似橡皮样。 
3.耳廓向外前下方移位 
4.外耳道后上壁塌陷,耳道内有臭脓洗不净

病因

鼻窦炎是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筛窦及额窦的炎症。骨膜下脓肿有时与感冒有关,因感冒可引起鼻窦炎。 疾病发作时,乳突腔内蓄积的脓液经乳突外侧骨皮质破坏处流入耳后骨膜下,形成耳后骨膜下脓肿。脓肿穿破骨膜及耳后皮肤则形成耳后瘘管,可长期不愈。

检查

深部脓肿经B超检查可呈液性暗区;X线照片示乳突炎症或有骨质破坏阴影;脓肿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脓液。 
1.拔瓶塞声: 分别紧压耳屏后速放,双耳分别试验,患者自觉患耳有类似拔瓶塞时的声响。 
2.CT扫描: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3.体检:耳后红肿、压痛、有波动感,耳郭被推向前、外移位,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得脓液。 
4. 中耳炎:多为胆脂瘤型、骨疡型中耳炎急性发作或儿童急性中耳炎引起。

诊断

1.外耳道疖 外耳道内局部红肿,耳郭牵拉痛,乳突曲压痛不明显。 
2.第一鳃裂瘘管 虽然患者可能出现耳后瘘管及脓肿,但是没有中耳炎及耳内流脓病史。 
3.耳根痈:多见于西医所指耳周化脓性淋巴结炎。症见耳周近耳根处核红肿疼痛,位置浅表,触痛明显,继而红肿剧增,破溃流脓。病程较短,溃口容易愈合,一般不形成瘘管。

治疗

1抗菌素的应用:可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来抑制感染。注意要全身使用,足量有效 
2.手术:单纯乳突凿开术 。2至3周后再行第二次手术〔乳突根治术〕 
3.可以进行局部手术,切开使脓排放出来

预后

该病的治愈率为百分之89,属于较为轻松治愈的疾病,及时住院配合消炎或者进行手术,可较好的治愈和恢复。

预防

本病为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的颅外并发症,积极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预防关键。一旦患本病,须尽早住院行抗炎及手术治疗。

健康问答

  • 耳后骨膜下脓肿用什么抗生素 求药名 西药?
    医生头像
    王华磊 主治医师 南阳市中心医院 - 骨科
    脓肿---如果说不过敏,可以用头孢类的比如头孢美唑,头孢曲松等等。还有喹诺酮类的比如左氧氟沙星,甲磺酸帕珠沙星,还可以用氨曲南。很多...呀。早治早好。祝你早日康复。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第37卷7期 词条标签 医学 耳鼻喉科 脓肿.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华磊

南阳市中心医院 骨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919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1月30日 16:0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