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 过敏反应症状 可出现药物热、荨麻疹、皮疹和哮喘等,尤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少见过敏性休克。
- 消化系统症状 多见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偶见假膜性结肠炎等胃肠道反应。
- 血液系统症状 偶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 皮肤粘膜反应 偶见斑丘疹、渗出性多形性红斑、Lyell综合征、剥脱性皮炎。
- 肝、肾功能紊乱 少数患者用药后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急性间质性肾炎。
- 其它 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成分
本品为(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
主治功能
可作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喉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性胸膜炎、肝胆系统感染、败血症、伤寒、痢疾等。
用法用量
1、口服:
- 成人1次0.5g,每6~8小时1次,每日剂量不超过4g。
- 小儿每日20~40mg/kg,每8小时1次服用。治疗无并发症的急性尿路感染可予以单次口服本品3g即可,也可于10~12小时后再增加一次3g剂量。单次3g剂量也可用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治疗单纯性淋病,前者于口腔内手术(如拔牙)前1小时给予,后者常加用丙磺舒1g。
- 新生儿和早产儿一次口服50mg,12小时1次;感染严重者可每8小时1次。
- 晚期肾功能衰竭病人本品的半衰期可自正常的0.9~2.3小时延长至5~20小时;因此在肾小球滤过率为10~50ml/min和小于10ml/min时的病人,其给药间期应分别为8~12小时和16小时。血液透析可影响血药浓度,每次血液透析后应予以1g阿莫西林。
2、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0.5~1g,每日3~4次;小儿每日50~100mg/kg,分3~4次静脉滴注。
注意事项
- 用药前必须进行青霉素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 伴有单核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的患者,出现皮疹的机会多一些。
- 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之间存在交叉过敏性和交叉耐药性。
- 类似其它广谱抗生素,有可能发生由白念珠菌等非敏感微生物引起的二重感染。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自身免疫功能失调者。
药物相互作用
- 丙磺舒可延缓阿莫西林经肾排泄(竞争性的减少阿莫西林的肾小管分泌),延长其血清半衰期,因而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
- 阿莫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药合用时,在亚抑菌浓度时可增强阿莫西林对粪链球菌体外杀菌作用。
- 阿莫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合用时,抗菌作用明显增强。克拉维酸不仅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还可增强阿莫西林对某些非敏感菌株的作用,这些菌株包括拟杆菌、军团菌、诺卡菌和假鼻疽杆菌。
- 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璜胺类及四环素在体外可干扰本品的抗菌作用,但其临床意义不明。
- 阿莫西林与避孕药合用时,可干扰避孕药的肠肝循环,从而降低其药效。
- 别嘌呤类尿酸合成抑制剂可增加阿莫西林发生皮肤不良反应的危险性。
- 阿莫西林与氨甲蝶呤合用时,本品可使氨甲蝶呤肾廓清率降低,从而增加氨甲蝶呤毒性。
- 食物可延迟阿莫西林的吸收,但食物并不明显降低药物吸收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