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牙周炎

牙周炎是累及4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牙周炎是牙龈炎恶化、发展的结果。
英文名:
发病部位: 牙周  
就诊科室: 口腔科  
症状: 牙齿松动  
多发人群: 女性   男性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牙周脓肿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 临床可见牙龈肿胀、出血、有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牙龈退缩等症状。 
  2. 牙周袋的深度用牙周探针测量,正常龈沟深度在2mm以内,超过2mm为牙周袋。
  3. 以镊子夹持前牙,作颊舌向或近远中向摇动、检查松动度。
  4. 牙槽骨的吸收程度需依x线检查来判定。

病因

(1)局部因素
异物等局部刺激是形成牙周炎的重要因素,如牙齿根面得结石、长期食物嵌塞、局部义齿的卡环等。 
(2)全身因素
常因营养不良和代谢障碍、内分泌异常、重症系统性疾病等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引起。 
(3)细菌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一般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一般情况下牙周病从牙周边缘的牙龈开始,首先是异物对牙龈产生的机械性刺激,破坏了牙龈上皮的完整性,受细菌的感染,致使牙龈发生炎症性肿胀,与根剥离,龈沟加深形成假性牙周袋。炎症沿着根面向根端方向发展,延伸,造成牙周纤维溶解,牙龈嵴吸收、破坏, 牙骨质的形成中止,而产生牙周袋成为牙周炎。病理变化主要是牙周袋的形成和牙槽骨的吸收。

检查

(1)局部有刺激因素存在,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 
(2)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少数患者仅发生于一组牙(如前牙)或个别牙。 
(3)病程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
(4)牙龈颜色暗红或鲜红,质地松软.点彩消失.牙龈水肿。边缘圆钝。探诊袋内壁有 出血、溢脓。
(5)早期有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但因程度较轻.牙尚不松动。晚期深牙周袋形成 后,牙松动,咀嚼无力或疼痛。常可出现其他伴发症状,如:
①牙移位;
②食物嵌塞;
③继发 性袷创伤;
④牙根暴露.对温度敏感或发生根面龋;
⑤急性牙周脓肿;
⑥逆行性牙髓炎; 
⑦口臭。 
(6)X线片显示牙槽骨有吸收。

诊断

一般根据牙周袋超过2mm,袋内有脓液溢出,牙龈炎症波及牙周袋范围,X线摄片 显示牙槽嵴骨皮质失去完整性便可做出诊断。本病应与增生性牙龈炎、牙槽脓肿、急性牙周膜炎、坏死性龈缘炎及血液病在口腔的表现等病症进行鉴别。

治疗

成人牙周炎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疗,并针对各个患牙的具体情况,逐 个制定治疗计划。 
1.牙周基础治疗
彻底清除牙结石,平整根面,龈上洁治+龈下刮治。龈下刮治除了刮除龈下牙结石外,还需要将暴露在牙周袋内含有内毒素的病变牙骨质刮除,使牙周支持组织形成新附着,洁治和刮治术是牙周病的基础治疗,任何其他治疗手段只应作为基础治疗的补充手段。 
2.牙周袋及根面的药物处理 
多数患者在根面平整后,组织能顺利愈合,不需要药物处理。对一些炎症较重、肉芽组织增生的深牙周袋患者,可在刮治后,将有消炎收敛的药物置于牙周袋内起辅助治疗。如采用缓释剂型,使药物能长时间释放到牙周袋内,消灭或减少袋内的致病菌。但药物应在龈下刮治后应用,因为刮治可最大限度地消除致病菌,并搅乱龈下生物膜的微生态,使药物得以接触微生物并杀灭之。 
3.手术治疗 
基础治疗1个月后,对牙周状况进行评价,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牙周炎症消退,牙周袋变浅、变紧,出血、溢脓停止,对于牙周袋≥5 mm或仍有探诊出血的牙位可选用牙周翻瓣术。
4.建立平衡的颏关系 
可通过松动牙的结扎固定、各种夹板固定、调颏等治疗,使患牙消除创伤而减少动度,改善咀嚼功能。 
5.全身用药慢性牙周炎的局部治疗为主,不主张全身应用抗生素,当出现牙周急性炎症时,可给予口服抗生素。

预后

  1. 患者病史:患者是否有牙周炎的家族史,如有则预后较差。虽然牙周病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一些重症牙周炎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提示有遗传背景。 
  2. 年龄:总体而言,年龄越大,修复能力越弱,预后越差。但对于患有侵袭性牙周炎的年轻患 者,在少量的局部刺激因素作用下即产生广泛快速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腐蚀严重,预后较差。

预防

预防维护治疗定期进行龈上洁治,巩固治疗效果。做好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控制牙菌斑,教会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健康问答

  • 牙周炎与牙龈炎如何鉴别?
    医生头像
    赵彦鹏 主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不孕症科
    早期牙周炎与牙龈炎的区别不明 显,牙龈炎为假性牙周袋,一般不能探到釉牙骨质界,而早期牙周炎即形 成真性牙周袋,常能探及釉牙骨质界...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赵彦鹏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不孕症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2814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5月02日 16:3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