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痰液检查:如患者无痰可通过高渗生理盐水雾化吸人诱导咳痰的方法进行检查。涂片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粒细胞。
(二)呼吸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测:在哮喘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呼气流速指标显著下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均减少。肺容量指标见用力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加、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增加,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缓解期上述通气功能指标可逐渐恢复。
2、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常用激发剂为乙酰甲胆碱、磷酸组胺。吸入激发剂后其通气功能下降、气道阻力增加。运动亦可诱发气道痉挛,使通气功能下降。激发试验只适用于FEV1在正常预计值的70%以上的患者。在设定的激发剂量范围内,如FEV1下降>20%,可诊断激发试验阳性。通过剂量反应曲线使FEV1下降20%的吸入药物累积剂量(PD20)或累积浓度(PC20),可对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程度做出定量诊断。
3、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以测定气道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常用吸入型的支气管舒张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如FEV1较用药前增加>15%,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可诊断为舒张试验阳性。
4、PEF及其变异率测定 :PEF可反映气道通气功能的变化,哮喘发作时PEF下降。此外,由于哮喘有通气功能时间节律变化的特点,常于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其通气功能进一步下降。若昼夜(或凌晨与下午)PEF变异率≥20%,则符合气道气流受限可逆性改变的特点。
(三)动脉血气分析:哮喘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且通气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值失衡,可导致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严重发作时可有缺氧,PaO2降低。过度通气可使PaCO2下降,pH上升,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病情进一步发展,如重症哮喘,气道阻塞严重,缺氧加重并出现CO2潴留,Pa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四)胸部X线检查:哮喘发作早期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在缓解期多无异常。
(五)过敏原的环境调查: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特异性诱因绝大多数为吸人性过敏原,其种类极为复杂,与患者所处的环境关系非常密切,故在为变态反应性哮喘患者作特异性诊断时,配合必要的患者家庭调查或工作环境调查,对于明确致病诱因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六)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哮喘患者大多数为变应性体质,可查出对多种过敏原和刺激物敏感。查出过敏原应结合病史才有助于对患者的病因诊断,指导患者避免或减少对该致敏因素的接触。
1、体内试验
①皮肤点刺或皮内试验:用于指导避免过敏原接触和脱敏治疗,临床较为常用。需根据病史和当地生活环境进行选择,用可疑的过敏原浸出液对患者进行皮内点刺检查。皮试阳性提示患者对该种过敏原过敏。
②吸人过敏原激发试验:验证过敏原吸入引起的哮喘发作,因过敏原的制备未达到标准化,无明确的量化标准,同时该项检测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临床较少应用。体内试验应尽量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2、体外试验:体外检测特异性IgE(RAST和ELlSA),适用于以下情况:
①皮肤损害较广泛,无法完成皮肤试验的患者;
②因服用药物或其他原因影响皮肤试验结果的判断;
③皮肤试验曾出现过严重的过敏反应。皮肤试验和体外试验均为测定特异性IgE以确定病因的方法。皮肤试验对诊断I型变态反应相当有价值,且价格低廉,出结果快,应当作为首选。